第616章 春江水暖鸭先知!(求月票)(1/2)
此时的鼓楼修理厂,已经今非昔比。
以往,武爱国想要鼓捣什么东西,都需要想办法凑集合用的高级技工。
刘海中,就是这么被忽悠过来的。
当然了,此时的刘海中,在城外农场干得风生水起。
估计红星轧钢厂就是想调他回去,都不怎么乐意。
眼下,武爱国想要鼓捣摩托车,轻轻松松就凑集了足够的高级技工,甚至专业技术人员都有。
就算北摩那边不乐意,也得乖乖让出几位技术人员。
不到十一月,哈雷最经典的款式,就被弄出来了。
只是,这样的摩托外形太过张扬霸道,并不符合此时国内的审美,也就只能外销了。
武爱国本来打的主意就是外销,不然以国内糟糕的交通状况,这样的摩托上路只会是一场灾难。
很快,几辆样车就送上了火车。
武爱国和几位参与设计的技术员,一同乘坐火车前往南方,和港岛的霍大亨交流。
这是他今年,第三次南下了,心情又有不同。
带上了一丝丝急切!
春江水暖鸭先知!
武爱国身在京城,本身还能获取工业系统的重要信息,自然察觉到了不对劲的气息。
他之所以这么急切,搞摩托车增加外贸利润,主要还是在给亲爹增加筹码。
前文说过,以鼓楼修理厂此时的体量,更进一步成为副厅级企业,一点问题都没有。
事实上,京城工业部门也开会讨论过。
后来,还是觉得武志人才难得,而且修理厂的发展势头迅猛,不想因为领导层变化而出现大的波折。
再安心的发展一年,修理厂在六六年年初的时候,肯定能够更进一步,成为副厅级企业。
而那时,武志也能跟着水涨船高,成为副厅级厂长。
武爱国现在要做的,就是将事情定瓷实了。
他可是知道,内地官场波云诡谲,不到最后一刻都不能放松大意。
在京城,能摘桃子的存在,实在太多了。
而鼓楼修理厂,从一开始走的,就是惠民路线,而不是被高层无比重视的重工业。
在这种情况下,想要增加筹码和被重视度,那就只能通过走外贸的方式完成。
此时的国内,确实被欧美封锁。
可不代表,私下里没有贸易往来。
相反,随着老毛子翻脸,国内和欧美之间的经济联系,陡然多了不少。
不然,霍大亨凭什么能将山地自行车,顺利的卖到欧洲和漂亮国?
港岛从六十年代开启的经济腾飞,又是怎么来的?
后来,国内基本实现了粮食方面自给自足,可不仅仅只是杂交水稻的功劳。
从七十年代开始,国家就花重金从西方采购几套大化肥生产设备。等到它们能够正常生产运行之后,国内的粮食才出现了大幅度的增产。
至于国家花费的数十亿刀乐哪来的,这又是另一桩传奇了。
就这么说吧,国家对外汇的需求一直都不小。
要是鼓楼修理厂,能够成为外汇创收的重点企业,那地位和关注度就不可同日而语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