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5章 民声揭伪语 谎网自纠缠(2/2)
这话,看似质问,实则为崔伯渊递话,可谓一箭双雕,问得相当有水平!
崔伯渊低垂的眉眼微微上挑,与主子交换了一个转瞬即逝的眼神,心领神会。他抖落肩头铁链,声线沉稳如昔,滴水不漏地答道:“殿下明鉴,卑职不过是依令行事。前些日子奉命传递消息刚回,不想被人误会,这才遭此横祸,实属冤枉。”
不错,上道!
武承涣心中稍定,却仍板着脸追问,进一步引导:“你替本殿传递过消息吗?”
“有过!”崔伯渊低头拱手,语气诚恳,看不出丝毫破绽,“只是些寻常文书往来,绝无逾矩之处,更谈不上什么阴谋诡计。”说罢,他偷偷瞥了眼海宝儿,见对方神色淡然,猜不透其心思,心中愈发笃定要按原计划行事。
武承涣猛地上前一步,提高音量,想要让所有人都听清:“诸位都听到了!崔伯渊不过是替本殿传些消息,劝诫顾家安分守己、明哲保身。既无人伤亡,又何来罪行?不过是有人小题大做,妄图构陷本皇子!”他环视四周,目光扫过李枫麟时满是轻蔑,“就算本皇子行事张扬了些,不过是‘怙势凌人’,与伤天害理、草菅人命又有何干?!”
群臣窃窃私语,议论纷纷,有人面露犹豫,似被这番说辞动摇,觉得此事或许真的是一场误会。李枫麟急得面红耳赤,浑身发烫,却不知如何辩驳,只能干着急。
太子武承煜眉头紧锁,面露思索,正要开口打破僵局,忽听一声冷笑传来,锐利如刀,划破了场上的凝滞。
二皇子武承铫慢悠悠起身,手中折扇轻敲掌心,带着几分闲适,却又暗藏锋芒:“三弟这番说辞,倒有趣得很。只是……”他故意停顿,目光扫过崔伯渊瞬间苍白的脸,捕捉到其细微的慌乱,“崔谋士,你当真只是劝诫顾家?那顾家满门为何突然举家消失,至今下落不明,活不见人、死不见尸?还有谭照轩的死,当真与你毫无干系?”
海宝儿不动声色,心中却乐开了花:嘿嘿,瞌睡送来了枕头,好一个及时的助攻!
崔伯渊心头一震,却仍强作镇定,试图掩饰:“二殿下说笑了,顾家搬迁乃自家私事,卑职人微言轻,如何得知?至于谭照轩,明明是顾苎儿所为,小的更是从未……”
“从未什么?从未听说,还是从未参与谋划?”武承铫突然打断,语气凌厉,折扇“唰”地展开,“崔伯渊,你莫要以为死无对证、可以瞒天过海!你亲笔所书的密信,此刻就在本皇子手中,铁证如山!”
武承涣脸色骤变,如同被泼了一盆冷水,不可置信地看向兄长,声音发颤:“二哥,你这话是什么意思?!你我兄弟一场,为何要帮外人对付我?”
武承铫不理会弟弟的质问,径直走向海宝儿,从怀中掏出一叠文书,掷地有声:“海少傅不妨细看——这些朱批银票与密信,皆是崔伯渊与‘玲珑雅集’罢官之人及江湖势力往来的铁证。上面清楚写着如何威逼顾家,又如何要挟顾苎儿设局陷害你,好借此除去你这眼中钉、肉中刺!”
“可惜三弟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武承铫忽而冷笑,折扇重重敲在掌心,带着几分嘲讽,“他买通杀手事成之后,又恐真相败露,竟派死士屠戮知情人灭口,手段狠辣至极。幸而本皇子意外救下一名重伤的人,这才顺藤摸瓜,牵出背后真相。”他目光扫向崔伯渊,眼中闪过一丝狠戾,“这些沾满鲜血的密信,便是你们杀人越货、构陷忠良的铁证,休想抵赖!”
海宝儿并没有接过密信,神色淡然,好似一切尽在掌握,嘴角冷笑盈面:“好一个一箭双雕之计!只是二皇子,你既有如此铁证,为何此刻才拿出?莫不是另有打算?”
二皇子仰头大笑,笑声中带着几分得意:“我岂会与这等小人为伍?三弟以为能瞒天过海,却不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我不过是在等一个合适的时机,让他无从抵赖!”他转向武承涣,字字如刀,直刺其心:“你勾结江湖势力,草菅人命,妄图扰乱朝纲,这等滔天大罪,岂是一句‘怙势凌人’便能了结?今日,便是你的死期!”
武承涣踉跄后退,一跤跌坐在椅上,额头上冷汗如雨,瞬间浸湿了衣衫。崔伯渊同样面如死灰,双腿一软瘫倒在地,再也无力狡辩,彻底放弃了挣扎。
李枫麟浑身颤抖,扑通一声再次跪地,声音哽咽却充满感激:“多谢二皇子仗义执言、为民做主!若不是您,苎儿的冤屈只怕永无昭雪之日,我李氏也难脱干系!”
武承煜神色冷峻,唤来台上的三位主审官,与海宝儿一同商议初判结果,欲尽快了结此事。然而,恰在此时,一声刺耳的尖啸骤然响起,划破了演武场的沉寂:“圣旨到——”
演武场上众人闻声,纷纷伏地叩首,不敢有丝毫怠慢。十二名金甲侍卫手持鎏金钺斧,阔步开道而至,气势威严。传旨太监从?尖细的嗓音,裹挟着滚烫的热浪扑面而来,打破了场上刚刚形成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