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待君琢玉 > 第129章 觐见

第129章 觐见(1/2)

目录

紫禁城的宫门在暮色中缓缓闭合,沉重的门轴发出“吱呀”的闷响,仿佛隔绝了两个世界。

就在最后一道门栓即将落下的刹那,一顶青呢小轿疾驰而至,轿夫气喘吁吁,轿帘猛地被掀开,露出了顾鼎臣焦急的面庞。

“且慢!本官有急事需即刻面圣!”顾鼎臣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急促,手中高举的牙牌在落日余晖下反射出微光。

守门的侍卫统领认得是当朝阁老,不敢怠慢,但又面露难色:“顾阁老,宫门已到下钥时辰,这……”

“一切干系,本官一力承担!再说了,你这钥不是还没落下嘛!”顾鼎臣语气斩钉截铁,目光灼灼。他知道,每拖延一刻,陆子冈在诏狱中就多一分危险。

侍卫统领犹豫片刻,终究不敢硬拦一位阁部大臣,尤其是面色如此凝重的顾鼎臣,只得挥手容顾鼎臣进入。

然而,就在顾鼎臣来到御书房外不远处却意外地发现,在御书房门外不远处的廊下,竟还有一个身影在静静等候。月光洒在那人身上,勾勒出窈窕端庄的轮廓,竟是端妃娘娘!她身边还跟着一个小小的人儿,正是小公主。

小公主眼尖,最先看到顾鼎臣,立刻扯了扯端妃的衣袖,小声又急切地说:“母妃,母妃!是顾大人!顾大人也来了!”

端妃闻声转过头,看到匆匆而来的顾鼎臣,眼中也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化为一种同病相怜的了然。

她微微颔首:“顾阁老。”

顾鼎臣连忙上前几步,躬身行礼:“老臣参见端妃娘娘,参见公主殿下。娘娘为何在此……?”他心中已然猜到了七八分,但还是需要确认。

端妃苦笑一下,笑容里满是忧虑,她看了一眼紧闭的御书房大门,压低声音道:“顾阁老此刻前来,想必……也是为了陆子冈陆师傅之事?”

顾鼎臣心中一凛,果然如此!他立刻点头,语气沉重:“正是!老臣刚刚得知,子冈他竟被锦衣卫拿下,投入了诏狱!听闻是……奉了皇后娘娘的懿旨?老臣惊骇莫名,陆子冈一向恪尽职守,谨言慎行,不知何以触怒中宫,竟至如此地步?娘娘可知其中缘由?”他的话语又快又急,透露出内心的焦灼。

端妃娘娘秀眉紧蹙,轻轻摇了摇头,她的担忧并不比顾鼎臣少:“本宫所知亦不详尽。只是听小公主说,她下午恰巧在御用监撞见锦衣卫拿人,那些锦衣卫亲口所言,是奉皇后姐姐之命,据说是……因玉镯之事。”

她将小公主告知她的信息,低声转述给顾鼎臣,“陆大师被带走前,曾让公主务必转告本宫,‘皇后娘娘因玉镯之事遣锦衣卫将他下狱’。具体是何玉镯,有何干系,本宫也是一头雾水,心中难安,故特来此,希望能向陛下陈情,至少……问明缘由。”

“玉镯?”顾鼎臣的眉头也紧紧锁住,这和他在宫外听到的零星消息对上了,但具体细节依旧迷雾重重,“陆大师技艺超群,从未出过纰漏,怎会因一件玉器惹来如此大祸?此事定然另有蹊跷!”

“本宫也是这般想的。”端妃颔首,语气中充满了无奈和担忧,“只是事关皇后娘娘,没有真凭实据,本宫也不敢妄加揣测,只能在此等候陛下,盼能觅得时机禀报。”

小公主在一旁听着两人的对话,虽然有些词句她听不太懂,但明白他们都在想办法救陆大哥,小手紧紧攥着端妃的衣角,仰着小脸,大眼睛眨也不眨地望着御书房那扇门,眼中充满了希冀和急切。

就在这时,御书房的门“吱呀”一声开了一条缝,嘉靖皇帝身边的心腹大太监吕芳从里面悄步走出。

他原本是想来看看门外是何人逗留,准备打发走的,一抬眼却看见端妃娘娘和当朝阁老顾鼎臣竟一同站在这里,神色皆是一片凝重焦急,心中顿时一惊。

他连忙上前,恭敬地行礼:“奴婢参见端妃娘娘,参见顾阁老。娘娘,阁老,天色已晚,陛下正在批阅奏章,不知二位在此是……”

顾鼎臣与端妃对视一眼,由顾鼎臣上前一步,沉声道:“吕公公,老臣与端妃娘娘确有要紧之事,需即刻面圣禀奏,劳烦公公通传一二!”

吕芳面露难色:“这……陛下正在处理政务,特意吩咐了不许打扰……不知是何等紧要之事?”

他的目光在端妃和顾鼎臣之间来回扫视,心中飞快衡量着。一位是圣宠正隆的妃嫔,一位是权重一时的阁老,二人同时如此急切地要求见驾,这绝非寻常。

端妃也开口了,声音温婉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吕公公,此事关乎一位臣工之性命,更牵涉后宫之事,确需陛下圣裁。还请公公破例通传一声吧。”说着,她轻轻推了推身边的小公主。

小公主立刻会意,上前两步,带着哭腔对吕芳道:“吕公公,求求您了,告诉父皇,救救陆大哥吧!他是冤枉的!”

吕芳一看这阵势,连小公主都如此,心知此事也不好再拦。他咬了咬牙,道:“既如此,奴婢拼着被陛下责骂,也这就去禀报!请娘娘和阁老稍候片刻。”

吕芳转身匆匆又进了御书房。

房内,嘉靖皇帝朱厚熜正坐在御案后,就着明亮的烛火翻阅着一份奏疏,眉头微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