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抗战之振兴中华风云 > 第1073章 攻打乌兰察布

第1073章 攻打乌兰察布(1/2)

目录

“二营跟我走,”陈振华的手指移向中间的黄帐篷,“德王的指挥部就在这儿,周围有三层岗哨,外层是普通骑兵,中层是伪蒙军的护卫队,内层是他的亲信,都带短枪。我们从北边的狗洞进去,那是德勒黑挖的,平时给被困的牧民送吃的,德王的人不知道。”

他看向小石头:“你的任务是解决帐篷顶上的哨兵,用弩箭,别出声。”

小石头握紧背上的弩,点了点头。这弩是特战团特制的,箭头上抹了麻药,射程能到三十步,比枪声隐蔽多了。

“三营由营长张破虏带领,”陈振华最后指向西北角,“弹药库在这儿着,守兵不多,也就一个营的兵力,但都是小鬼子训练的伪蒙军,枪法准。“

“你们别硬闯,等马厩炸了,他们肯定会分兵去看,趁机摸进去,把所有的弹药都保护起来。”

张破虏是个二十多岁的老兵,脸上有道伤疤,是黎城战斗时留下的。他摸了摸腰间的手榴弹:“保证完成任务,让他们连个响都听不见就成了飞灰。”

部署完任务,陈振华看了眼马灯,灯芯上的火苗晃了晃,映出战士们年轻却坚毅的脸。他们有的在检查枪栓,有的在往靴子里塞匕首,还有的在嚼干硬的窝头——这是今晚的晚饭,得省着吃,打完仗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再吃到热的。

“德勒黑,”陈振华忽然看向门口,牧民向导正蹲在那里磨刀,刀是把锈迹斑斑的蒙古刀,却被他磨得发亮,“你跟其其格大嫂带着牧民们躲远些,别被误伤。”

德勒黑抬起头,眼里闪着光:“我不躲!我熟悉城里的路,能给你们带路!”他拍了拍胸脯,“我父亲就是被德王的人害死的,我要亲眼看着他倒台!”

帐篷外传来轻轻的脚步声,其其格大嫂掀开门帘走进来,怀里的孩子已经睡熟了,小脸蛋上还沾着饼干渣。她手里捧着个布包,打开一看,是些用油纸包着的羊肉干,还有几皮囊马奶酒。

“吃点吧,”她用生硬的汉语说,“有力气……才能打胜仗。”

陈振华没推辞,拿起一块羊肉干塞进嘴里。肉干又硬又咸,却带着股草原的韧劲,嚼着嚼着,心里忽然热乎乎的。

他想起出发前聂师长说的话:“打仗不光是靠枪靠炮,更要靠民心。民心向着你,就是在冰天雪地里,也能找到暖身子的火。”

亥时的梆子声从远处传来,“咚——咚——咚——”,敲得人心里发紧。

“时间到。”陈振华站起身,把马灯吹灭。帐篷里瞬间陷入黑暗,只有雪光从缝隙里钻进来,映出战士们模糊的身影。

“出发!”十五分钟后,内城的街巷里多了几道黑影。陈振华带着第二队,猫着腰贴着墙根走。

土街的路面坑坑洼洼,冻硬的泥块硌得脚生疼,雪被踩得“咯吱”响,好在风够大,把声音盖了过去。

“前面就是岗哨。”德勒黑低声说,指着前面三十步远的路口。两个伪蒙军正背对着他们烤火,马枪斜靠在石头上,嘴里哼着不成调的曲子,时不时往手里吐口唾沫。

陈振华做了个手势,小石头和另一个战士像狸猫似的蹿出去。他们的棉鞋在雪地上几乎没出声,靠近岗哨时,同时出手——一只手捂住嘴,另一只手用匕首划过喉咙。

两个伪蒙军连哼都没哼,就软倒在雪地里,血从脖子里涌出来,很快就冻成了暗红色。

“干净利落。”陈振华低声赞了句,带头穿过路口。前面的巷子更窄了,两侧的土坯房歪歪扭扭,像随时会塌下来。巷尾有个不起眼的狗洞,被干草盖着,正是德勒黑说的入口。

“我先进去探探。”陈振华趴在雪地上,扒开干草往里钻。洞口比想象中宽敞,能容一个人匍匐前进,里面黑漆漆的,能闻到股马粪和草料混合的气味。爬了约莫十步,眼前忽然亮了——是内院的火光。

他悄悄露出半个脑袋,看清了里面的情形:这是个不小的院子,中间是顶黄绸帐篷,比周围的蒙古包大出一倍,门口挂着伪蒙军的旗子,在风里猎猎作响。

帐篷周围站着十几个卫兵,都穿着黑色皮袍,腰里别着驳壳枪,正来回踱步,靴子踩在冻硬的地上,发出“咚咚”的响。帐篷顶上还蹲着两个哨兵,抱着步枪,缩着脖子看星星。

“上面两个交给我。”小石头从后面爬过来,手里的弩箭已经上弦。他选了个角度,瞄准左边的哨兵,轻轻扣动扳机。

弩箭“嗖”地飞出去,正中哨兵的后颈。那哨兵连哼都没哼,就从帐篷顶上滚了下来,“咚”地砸在雪地里。

右边的哨兵吓了一跳,刚要喊叫,小石头的第二支箭已经到了,正射中他的喉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