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红灯笼挂满街,全是桂花味(1/2)
老街的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发亮,缝隙里长着几株细小的青苔,沾着晨露,踩上去微微发滑。两旁的店铺早已挂起红灯笼,有的还在灯笼下系了小小的中国结和桂花枝,红得热烈又喜庆,桂花的甜香混着店铺里飘出的食物香气——烤红薯的焦香、糖画的甜香、豆腐脑的鲜香,让人垂涎欲滴。和宋烟雨窗外的灯笼遥遥相应,像是跨越了街巷的默契,都盛着中秋的暖意。
走到老街中段,捏面人的老艺人摊位前果然围了不少人,大多是带着孩子的家长,竹编的架子上摆着各式各样的面人,孙悟空扛着金箍棒、嫦娥抱着玉兔、小兔子竖着长耳朵,个个栩栩如生,连嫦娥裙摆的褶皱、玉兔的绒毛都捏得分明,色彩鲜艳却不俗气,用的都是可食用色素,家长们也放心让孩子拿着玩。
张晓雅挤开人群钻进去,拉着老艺人的袖子非要跟着学捏小兔子,老艺人被她的热情逗笑,递了一团白粉面团给她:“小姑娘慢慢来,捏面人要手心稳,先揉圆,再捏耳朵,最后点眼睛,别急,慢工出细活。”她笨拙地揪起面团,揉了半天也没捏出规整的圆形,一会儿把耳朵捏得太长耷拉下来,一会儿把脸捏得太圆像皮球,最后捏出来的东西圆滚滚的,分不清是兔子还是团子,惹得周围的人都笑弯了腰,一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指着面人说:“姐姐,你捏的是小汤圆吗?我妈妈昨天煮的汤圆就是这样的!”
张晓雅脸一红,又舍不得扔,把“四不像”揣进兜里,说要留作纪念,以后给自己的孩子看,让他们知道妈妈小时候的“杰作”。老艺人见状,笑着摇了摇头,拿起四种颜色的面团,红、黄、白、青,手指翻飞间,三揉两捏就复刻出四个小巧的面人,粉衣的张晓雅眉眼弯弯、嘴角还带着点俏皮的弧度,黄衣的陆雪带着温柔笑意、眼角有浅浅的梨涡,白衣的南书怜气质温婉、手里捏着一张小剪纸,青衣的童筱薇挂着相机、眼神专注,眉眼神态竟有七八分相似,连童筱薇相机上的挂绳、南书怜发间的碎发都捏得惟妙惟肖。
张晓雅抢着付了钱,把四个面人小心翼翼地放进陆雪的布包里,还不忘踮着脚叮嘱:“可别压着,这是咱们的‘姐妹限定款’,以后每年中秋都要拿出来看看,谁要是丢了,就得请大家吃一整年的桂花糕,还要陪我们逛三次市集!”老艺人看着她们打闹,笑着递来一小盒彩色面泥:“小姑娘们情谊好,这个送你们,闲了也能自己捏着玩,团圆日子就该热热闹闹的,和气生财嘛。”他还从抽屉里拿出四张小巧的面人贴纸,分给四人:“这个贴在笔记本上,留个念想,祝你们姐妹情深,岁岁团圆。”
隔壁的剪纸摊前,南书怜盯着一张“四喜团圆”的红纸挪不开眼,红纸上剪着四只喜鹊围着圆月,喜鹊的羽毛层次分明,翅膀张开像是要飞起来,圆月带着淡淡的光晕,周围点缀着细小的桂花,线条流畅又灵动,连喜鹊的眼睛都剪得圆溜溜的,透着灵气。
老艺人是个头发花白的老奶奶,脸上刻着岁月的痕迹,手上布满老茧,却灵活得很,指尖捏着细小的剪刀,行云流水般剪着图案,剪下来的纸屑像红色的雪花,落在身前的竹篮里。见南书怜看得专注,老奶奶递过一把小巧的剪刀和一张红纸,声音温和得像春风:“姑娘喜欢就试试,剪纸图个开心,不用拘着规矩,剪坏了也没关系,奶奶这儿还有好多纸,慢慢剪,剪纸讲究的是心静,心越静,剪出来的图案越灵动。”
南书怜接过剪刀,指尖微微有些发紧,冰凉的金属触感让她想起小时候奶奶教她剪纸的模样,奶奶也是这样握着她的手,一步步教她下剪、转弯、留白,还说“剪纸就像做人,要懂得取舍,该留的留,该剪的剪,才能剪出好看的图案。”
她屏住呼吸,目光紧紧盯着红纸,先用铅笔轻轻画了轮廓,再小心翼翼地剪下去,先剪轮廓,再修细节,虽然剪得不如老艺人利落,线条也有些歪歪扭扭,却也认认真真剪出了四只牵手的小姑娘,每个小姑娘手里都拿着一朵小小的桂花,花瓣虽然不规则,却透着一股拙朴的可爱。
童筱薇赶紧举起相机,调整好角度,用滤镜纸调出暖黄的色调,定格下她蹙眉专注的模样,长长的睫毛垂下来,遮住眼底的认真,还有剪纸边缘那点可爱的“小毛刺”,连落在红纸上的桂花花瓣也一并拍了进去,画面温馨又治愈。老奶奶看着成品,赞许地点点头,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来:“剪得有灵气,这是‘姐妹同心’的好寓意,奶奶再给你添两笔,让它更圆满。”说着拿起细剪,在每个小姑娘头顶添了个小小的月牙,“中秋赏月,团团圆圆,月牙配桂花,越看越顺心。”
说完又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小巧的红纸信封,把剪纸装进去:“好好收着,以后和姐妹聚会拿出来,也是个念想。”她还给南书怜推荐了一把锋利的剪纸剪刀,手柄是桃木做的,握着舒服,“这把剪刀剪红纸不费劲,你奶奶用着肯定顺手,算你便宜点,就当是奶奶的中秋礼物。”南书怜连忙道谢,小心翼翼地把剪刀收好,心里暖暖的。
往前走不远,一阵清脆的吹糖人哨声传来,金黄的麦芽糖在阳光下泛着琥珀色的光泽,像凝固的蜜糖,摊主握着糖稀棒轻轻一吹,再捏几下,就变成了蹦蹦跳跳的小兔子、翩翩起舞的小蝴蝶,引得孩子们围在摊位前叽叽喳喳,伸手想要,有的还拉着家长的衣角撒娇,非要买一个。张晓雅看得眼馋,拉着陆雪非要试试:“雪雪你胆子大,你先来!我看看怎么吹才能不吹坏,我要吹一个和咱们面人一样的造型,以后摆在书桌前!”
陆雪被她推到前面,拿起温热的糖稀棒,指尖能感觉到糖稀的软糯,还带着淡淡的麦芽香,深吸一口气,鼓起腮帮子吹了起来,结果用力过猛,糖人瞬间膨胀成了“大胖子”,耳朵都贴在了脸上,引得众人发笑。摊主笑着帮她补救,手指捏了捏、拉了拉,把“大胖子”改成了一只圆滚滚的小石榴,肚子鼓鼓的,还捏了几片绿叶点缀,和她衣服上的图案正好呼应:“姑娘家是爱热闹的性子,这石榴多子多福,和姐妹一起吃,福气翻倍,日子也红红火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