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章 江湖风云:风起微服,剑指世家(1/2)
不过谁也没有想到的是,何玉凤和这些女侠的下场,不过是皇帝李承乾和他的女将和妃子女官团队在李承乾微服私访后设计的一个引蛇出洞的计划与诱饵,他(她)们通过和准备加入军旅的女侠合作,以何玉凤和这些女侠为诱饵,让各地的世家大族全部浮出水面。以前李承乾和他的女将团队忙于平叛和对边疆还有域外开疆拓土,却一直忽略了封建王朝的一个长久弊端,就是皇帝诏令只能在京城和附近州县,对于其他世家大族与门阀贵族实际控制的地方郡县,有一句话形容比较贴切,诏令出不了皇城,也就是说京城附近,皇帝说了算,地方上,世家大族说了算。世家与皇族共治天下的格局。但是李承乾的上位,这个穿越者改变了历史的轨迹和女性的地位,李承乾依靠一群女将军和女元帅攻城掠地,打下了万里江山,但是也引起了世家大族的不满。因为科举和武举的如火如荼,大量女性将领和境界高强的女兵的加入还有很多女性通过科举成为朝廷高官,这让朝廷的格局发生了变化,女性不但开始当家做主,而且已经占据军方和政坛绝大多数首脑席位,抓牢了军权和京师政权,而且由于很多女元帅都有治国理政的才能,比如艾娃就是在法兰西和欧洲治理有功,能力卓绝,但是被御史言官等势力以她私生活不检点为由弹劾她,甚至伙同一些世家大族的嫔妃一起谋害她,如果不是李承乾把林悦和林萱安排在艾娃身边暗中保护,艾娃很可能就被害死。这些女元帅女将军的超强能力让她们在她们管理的区域加强了农业和商业的发展逐渐弱化了世家大族和门阀贵族的生存空间,逐渐成为他们眼中钉,于是一场李承乾主导的清洗世家大族的计划悄然上演……
侠影初现,诱饵暗投
大夏帝国皇帝李承乾乾元四年初春,春寒料峭,一场看似寻常的江湖风波,正悄然在大夏的腹地酝酿。
以“玉罗刹”何玉凤为首的一群江湖女侠,行侠仗义,打击豪强,但是手段狠厉,随意杀戮有点以武犯禁的嫌疑。这在如今的大夏,本不算奇事。自当今陛下李承乾登基以来,一改前朝风气,大力提倡女子参政从军,科举之外,更设武举,女子亦可应试,一时间,巾帼英雄层出不穷,女将军、女元帅屡见不鲜,早已不是什么惊世骇俗之事。
何玉凤等人皆是成名已久的侠女,她们武艺高强,声望卓着,她们如此打击世家大族和门阀豪强,成了世家大族眼中钉。她们公开表示,反对世家大族把持地方政权,在州县欺男霸女,无恶不作。反复以武力同世家大族对抗。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这一切的始作俑者,正是金銮殿上那位看似温和,实则心思深沉如海的年轻天子——李承乾。
几个月前,李承乾以体察民情为由,悄然离开了繁华的长安,进行了一次不寻常的微服私访。随行的,并非文臣武将,而是他最为信任的几位女将和贴身女官。她们皆是跟随李承乾南征北战、智计过人的精英,也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核心力量。
一路行来,大夏的繁华景象之下,隐藏的沉疴痼疾,如同一根根毒刺,深深扎进了李承乾的心里。
他看到,在京城及京畿附近,由于他和女将们的铁腕治理,政令畅通,吏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然而,一旦离开这片核心区域,景象便截然不同。
地方官吏,大多对朝廷的新政阳奉阴违,甚至公然抵触。均田制在许多地方名存实亡,土地大量被兼并到少数人手中;新的税法难以推行,世家大族偷税漏税,财富却日益膨胀;科举取士,在地方上往往被世家子弟垄断,寒门才俊难有出头之日;甚至连他大力推广的新式农具和耕作技术,也因触及了某些人的利益而被束之高阁。
更让他愤怒的是,他亲眼目睹了几个世家门阀在地方上的威势。他们如同一个个国中之国,拥有自己的私人武装(所谓的“部曲”),操纵着地方的司法、税收、民生,甚至连当地的军政官员,也要看他们的脸色行事。皇帝的诏令,出了长安城,便如同强弩之末,往往在州府一级便被无形消解,到了县乡,更是沦为一纸空文。
“世家与皇族共治天下?”李承乾在回京的马车上,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景物,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朕的天下,何时轮到与他们‘共治’了?”
这便是封建王朝的长久弊端,一个他这个来自二十一世纪的灵魂,绝不能容忍的毒瘤。
穿越而来的李承乾,深知历史的走向。他凭借着超越时代的眼光和知识,以及一群被他彻底解放思想、赋予权力的杰出女性(她们组成了他最核心的女将和女官团队),硬生生扭转了初唐的历史轨迹。他平定了内部的叛乱,以惊人的速度整合了国力,然后将目光投向了广阔的边疆和域外。
在他的主导下,大夏的军队,尤其是由女将统领的新式军队,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战斗力。她们纪律严明,装备精良(得益于李承乾带来的初步工业理念和冶金技术改进),战术灵活,攻城掠地,开疆拓土,短短数年间,大夏的版图急剧扩张,国威远播。一些男性宿将虽然仍在,但其光芒,已被春兰(李承乾原二皇子府首席丫鬟,文武全才,现大夏右丞相,百官之首!)、林慧莲(武举冒头的女帅代表)、春桃(原皇子府丫鬟,现在的各路域外领军元帅)、叶灵儿(武林门派出身的女将军女元帅)、艾娃(征服的外域女将女帅)等一大批耀眼的女将所掩盖。
军权,牢牢地掌握在李承乾和他的女将团队手中。
不仅如此,这些女将们并非只有军事才能。许多人在战争的间隙,或是在治理被征服地区时,展现出了惊人的治国天赋。她们积极推广李承乾带来的新政策、新技术,鼓励农桑,发展商业,整顿吏治,打破了世家大族对知识和权力的垄断。大量平民女子通过学习、从军、入仕,开始在社会各个层面崭露头角,逐渐当家做主。
这一切,无疑极大地触动了以关陇集团为首的世家大族的根本利益。
科举和武举的兴盛,打破了他们对官场的垄断;女将和女兵的崛起,削弱了他们在军界的影响力(传统上,军权是世家维持地位的重要保障);新的经济政策,冲击了他们的经济基础;女性地位的提升,更是颠覆了他们根深蒂固的男权思想和社会结构。
在他们眼中,李承乾就是一个离经叛道的“妖孽”,而那些手握大权的女将,则是“牝鸡司晨”的祸水。她们的存在,她们的作为,正在逐渐压缩世家大族和门阀贵族的生存空间,是可忍孰不可忍!
于是,不满与日俱增,暗流在平静的水面下汹涌。世家大族们开始暗中勾结,互相串联,利用他们盘根错节的地方势力,阳奉阴违,阻挠新政,甚至开始试探性地与一些对李承乾不满的旧勋贵、旧将领接触。
李承乾敏锐地察觉到了这股潜藏的危机。他知道,边疆的战争可以依靠强大的武力迅速解决,但内部的顽疾,尤其是这些盘根错节的世家大族,却如同附骨之疽,必须用更精妙、更彻底的手段来清除。
他和他的核心女将、女官团队(包括他的几位妃子,她们不仅是伴侣,更是重要的政治助手)经过多次秘密商议,一个大胆而周密的计划,开始酝酿成形——引蛇出洞,一网打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