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年代:我在瑶岭山下当农民 > 第677章 冬油菜大获成功,建厂

第677章 冬油菜大获成功,建厂(1/2)

目录

虚拟股票只有分红的权利,没有投票权,也不允许买卖。

如果员工离开了公司,公司则会按照原价回购其手上的虚拟股票。

马教授和林教授都很支持方唯的做法,最终确定从公司总股本中拿出来20%的股票,投入进了虚拟股票池。

实施细则由杨峰等人负责制定,方唯只起到监督的作用。

有了虚拟股票,就等于拥有了分红的权力,这样一来大家的干劲就更足了。当然,股分的多少肯定要和贡献挂钩,混日子肯定是不行的。

接下来就是冬油菜的收获季节,王木齐安排全员采摘油菜籽,其他的茎叶留在地里,随著翻地之后可以充当绿肥。

时间匆匆。

终于到了春播的日子,公司上下已经做好了准备工作。

随著杨峰的一声令下,各种大型农机开进了农田,一年一度的春播正式开始。

除了10万亩【紫花盐002】苜蓿,今年主要以种植为【盐豆001】大豆为主,另外还有一部分的海水稻。

具体的方针就是实行「稻油轮作」,冬季种植冬油菜或者冬小麦。

这样一来,土地的利用率就会大大的提高,经济效益也会明显的增长。

「老板,这一季的油菜产量统计出来了,平均产量达到了503斤,总产量为25150万斤。」

这天上午,叶晨兴冲冲的拿著统计报表走进了方唯的办公室。

【西油023】冬油菜表现出良好的耐盐碱性,以及抗寒性,产量达到了国内顶尖的水平。

「嚯,这么大的产量啊,有搞头。」

方唯一听,赶紧拿起报表看了一遍,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来。

不过紧接著他又皱起了眉头,问道:「于经理那边怎么说?销售上有问题吗?」

尽管销售部门早就开始拓宽销售渠道,他还是不放心,毕竟这一次油菜成功越冬,比预想中的情况好的太多。

「于经理说销售没问题,主要在价格方面,因为咱们的运输线太长了。」

同样的价格,运输线越长成本越高,这是很浅显的道理。

现在就要看本地厂商能不能消化这部分新增产量,要是消化不了就只能卖到外地去。

「嗯,我晓得了。」

价格低一些问题不大,但方唯想的会更长远一些。

稍后,他给胡林伟和梁文辉分别打了电话,问他们需不需要更多的油菜籽。

两人都对这部分新增供应量感兴趣,但同样都有些犹豫,说来说去还是运输的问题。一方面是因为费用成本,另一方面是因为运输周期。

方唯也不是很著急,要是他们两边都不要,还可以让于浩去和其他厂家谈。

羊城。

胡林伟在得知聚力农业开始大批量产出油菜籽之后,随即召开了管理层会议。

大家都觉得支书创业不易,尽管运输线比较长,只要价格合适也是可以购买的。

卢志文显然想得更多一些,他最后说道:「我们是不是可以在当地建设一座榨油厂?只要和聚力农业签订长期供货合同,就不用担心原材料的问题。」

「卢总,你这个思路不错。要不这样,你先去支书那边考察一下,如果可行,咱们就可以以上马这个项目。」

胡林伟和林炳坤等人交换了意见,觉得卢志文的提议很不错。

之前公司的食用油在西北地区销售的很少,其中运输就是一个麻烦。如果在夏楚县及其周边建设一座榨油厂,生产出来的菜籽油就在大西北销售,能节约不少成本。

最终,大家达成了一致意见,决定让卢志文先去考察一下。

几天后。

方唯在夏楚县见到了卢志文。

「你们还挺有魄力啊,居然想在这边建设一座榨油厂。走,我先带你去到处转一转。」

他也觉得卢志文的这个主意挺好,不过他没有多说什么,随即开车带队对方在县城、镇上以及农田里看了看。

当晚,方唯在县城安排了酒席,请卢志文吃饭。

「支书,没想到你在这边只用了短短的时间,就建起了颇具规模的农业公司。耐盐碱作物的研究一向是个难题,你可真厉害!」

卢志文是有感而发,还真不是说漂亮话。

如果不是方唯换成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研究出好几种、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耐盐碱作物。

无论是【海稻012】、【盐豆001】还是【紫花盐002】和【西油023】,都非常了不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