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年代:我在瑶岭山下当农民 > 第671章 重大突破,不服输

第671章 重大突破,不服输(2/2)

目录

冯小江滔滔不绝的介绍了耐盐碱冬油菜的情况,根据检测,这种冬油菜的耐盐临界值为0.8%,抗寒临界值约为-25度。

耐盐临界值还是很不错的,基本上可以在所有的中度盐碱地种植。

抗寒临界值虽然还比不上西北农科院搞出来的冬油菜,但也基本够用。除了大西北部份纬度偏高的地区之外,大部分地区都能种植。

“不错,非常不错,咱们不一定非要和人家抗寒临界值。其他诸如产量、含油率等指标都达到了先进水平,未来可期啊。”

方唯是行家,他一边听取汇报,一边查看了检测报告。

他对于目前的数据感到很满意,未来要是进行更新换代的话,可以再把耐盐临界值以及抗寒临界值再提高一些。

当务之急是产量问题。

“按照我们的估算,咱们的冬油菜亩产在400斤-450斤,绝对属于高产品种。”

稍后,冯小江对耐盐碱油菜的亩产做了估算,产量十分可观。

当然,这个产量仅仅是预估值,想要得到详细的数据,只能通过大面积种植才能得到。

“接下来可以尝试育种,目前的数据完全达到了目标值,争取早日定型。”

方唯并不是完美主义者,这个耐盐碱油菜的数据已经超出了期望值,没必要再继续精益求精。

先把这个品种搞出来,然后再进行技术迭代,这才是聪明的做法。

“好的,我们会继续努力的。”

冯小江回应了一句,脸上露出了笑容。

方唯扭头看向了方涛,问道:“涛涛,耐盐碱冬小麦的研究有什么进展”

“进展不大,无论是耐盐临界值亦或是抗寒临界值都不理想。我打算在开春之后重新更杂交育种的材料,看能不能另辟蹊径有所突破。”

方涛很恼火,冯小江负责的耐盐碱冬油菜项目已经临近成功,而自己的耐盐碱冬小麦项目却没有进展。

不过他还是强压下了心里的急躁,打算重头再来。

“你们不要灰心,想当初我带人研究高产杂交小麦,可是折腾了好些年才成功。涛涛,你就按照你的思路去做,不急,公司等得起。”

方唯没有埋怨侄子,而是让对方不要心急,这个项目成功与否没有时间期限。

涛涛顿时感觉身上的压力小了很多,不过他也不会松懈,不愿意就这样输给冯小江。

方唯在试验田转了一圈,便回到了办公室。

开春在即,有很多事情需要他亲自处理,特别是一些大额的支出。

他中午都没有回家,在食堂吃过饭便回到办公室继续处理文件,一直忙活到下午下班才算松了一口气。

“叶助理,把这些文件下发下去吧。”

方唯把剩下的事情交给了叶晨,自己便回家去了。

“三哥,今天很忙吧”

阿姐准备好了晚饭,三人坐下之后,盘莲笑着问了一句。

“是啊,几个月不在这边,还是积累了一堆事情。不过还好,今天都处理的差不多了,接下来就会这么忙乱了。”

方唯点点头,一边说话一边开始吃饭。

盘莲也不再言语,等吃完饭就和阿姐坐到一旁去看电视。

这边距离县城不是很远,有线电视、电话线、通讯基站等等都一应俱全。

方唯泡了一杯茶走进了书房坐下,开始查看培育耐盐碱小麦的记录。

技术人员根据他的方案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从技术上来说没什么问题,那就只能是育种材料的问题了。

这样看来,涛涛提出来更换育种材料是对的,培育新品种本来就是反复筛选的过程,一条道走到黑没有任何的意义。

“那就再试一试吧。”

方唯放下了手里的记录本,认为涛涛的想法是正确的。

第二天。

他派叶晨去火车站接人,接回来了十几个年轻人。

他们都是瑶寨的子弟,上过学,起码都有中专学历。这些人都愿意跟着方唯干,方唯也答应了,所以他们就不远万里来到了大西北。

晚上。

方唯在食堂请他们吃饭,这么远的路途坐火车真不容易,这两天就让他们好好休息休息,适应一下这边的环境,然后再开始工作。

叶晨已经帮他们安排了宿舍,接下来还会安排入职前的培训。

方唯深知耐盐碱作物属于小众产品,所以更应该加强研发,必须要把产品线丰富起来才行。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