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儒道狂书生 > 第778章 改朝换代

第778章 改朝换代(1/2)

目录

当很多人前来太平域证实元嗣存在的时候,新一期的思想期刊已经发布出去。

各国地方的人们见到有着元嗣署名的文章,又是引起了一阵不小的风波。

毕竟连一代帝王都公开认可推崇太平域的某些方面,这足够让世人为之震惊。

看了期刊的元焘不禁心中叹服,想不到自己的父皇去了太平域之后,思想转变得这么快,实在令人出乎意料。

连以前一些抨击太平域的人物都不知该如何评价了。

以前有人批判太平域,是为了维护权贵阶级,以皇权圣道至上。

结果现在有位天子认同太平域的一些理念,那他们还能说什么?

总不能连带元嗣也给批判一番吧?

对方怎么说也是魏国王朝退位下去的天子,在位之时又因为颁布一些政令而颇得民心,还被诸国不少知名人物称为一代明君。

如今再去评价元嗣的不是,多少有些打脸了。

好似臣等欲死战、陛下竟先降了的既视感。

于是乎,曾经一些高调反对太平域的声音都选择了沉默。

别说那些维护权贵的王公臣子们有些懵,诸国的帝王们都是心中惊诧。

有人还怀疑元嗣真是入了佛道,已经忘了曾经的身份,要当一个普度众生的活菩萨了。

当有关于太平域的各种事迹在天下传得沸沸扬扬的时候,太平域依旧在平稳快速地发展之中。

时间悄然流逝,一晃便是几个春秋过去。

魏国方面,元焘已经坐稳了天子位,在国内佛门和权贵势力的支持下,不少政令都得以顺利施行。

蜀国,与楚国的战事已经陷入了僵局。

蜀国的道门终究没能按照蜀帝的要求完成一部真经,被缩减了不少特权和福利。

而因此节省下来的资源都被用于处在战争中的蜀国大军。

本着以国之大事为重的原则,各大道门也都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以儒道立国的诸国也在整治国政,依托于儒道的世家大族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波及。

太平域,除了几大妖国,其它势力都并入了其中。

现在整个北域都因此改了称呼,所有人都习惯称为太平。

永定城内,元嗣站在一座高山之上,视野之内一片繁荣。

元嗣悠悠开口道:“我在洛阳城待了大半辈子,也不曾见洛阳有多少变化……”

但到了永定城,每隔一段时间,这片地区都会在快速发展中变一番模样。

还不只是永定地区,太平域的其它地区同样变化很大。

元嗣重返去到一个地方,都会有一种陌生和新奇感。

站在一旁的陆正轻声道:“这就是集体的力量,只要大家齐心协力,这世间就能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旧的时代就要过去了,这个世界正当年轻……”

元嗣幽幽道:“这个世界可是很大啊,可不止这里。”

陆正笑了笑,说道:“万事开头难,从无到有不容易,但只要有了,往后就简单了。”

这时,青婉飘然来到陆正的近前,眼神略显兴奋道:“能来的都过来了,可以举行会议了。”

陆正点了点头,朝着元嗣示意了一下。

三人便下山,来到一处宽阔的广场。

广场上已经坐了不少人,有太平域各区的代表人物,还有其它王朝势力的历练者,以及另外一些人员。

这些人都为太平域做过许多贡献,担任着一些重要职务,被召集过来开会。

太平域还是第一次召集这么多人物来商议事情,大家都还不知道所为何事。

元嗣随意找了个位置坐下,不动声色地打量其他人。

来参会的人员形形色色,人妖鬼怪,既有凡人,也有道行高深的各类修行者,可谓群英荟萃。

陆正见人都到齐了,缓缓开口道:“今天召集大家过来,是有一件无比重要的事情商议,这关乎到太平域乃至整个世间的未来……”

众人闻言皆是看向陆正,好奇是什么大事。

陆正不紧不慢,淡然说道:“我准备以太平域立国,建立一个没有特权阶级、以民为国之根本的国度。以此向世间证明,一个国家可以没有君王也能存在……”

“诸位不管是地区代表人员,还是其它势力的历练者,都为太平域做出过不小的贡献。今后,大家是见证者、更是创造者……”

“在座的诸位,都将因此而留名,在世间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为世人所铭记……”

众人听得这一番话,一个个神色各异,反应不一。

元嗣都不免皱了皱眉,心想陆正的想法还真是大,居然想着立国了。

青婉一挥手,一份份厚重的文件送到所有人面前。

青婉开口道:“这是立国的流程,和此后的一些规章制度,大家可以先看一看,有什么问题的话,可以提出来商议解决……”

见此,众人没有立即讨论,纷纷打开文件仔细看了起来。

元嗣看着文件内容,不由得眼神泛起异色。

太平域将以“新”为国号,有改朝换代、开启新时代的含义。

并且着重强调以民为本、万族共立、以法治国理政。

而此后的治国方式和现在也没多大区别,太平域以各地区为管理单位,选定一些代表人物共同执政。

选出来的代表每隔一段时间也会换人,通过选举考核的方式重新选定人员。

在拟定的第一批执政代表之中,元嗣居然还发现了自己的名字。

他又找了一番,在一堆人员名单中找到了陆正。

陆正担任的职务并不特别,是地区的执法和安全人员。

元嗣内心有些复杂,以陆正在太平域的影响力和地位,哪怕自称为帝,或者设立一个单独的领袖位置,也是能得到亿万民众的支持,但陆正并没有那么做。

元嗣想了想,觉得如果陆正那么做了,也不是陆正了。

过了片刻,有人忍不住举了个手。

陆正看向举手之人,不禁点头示意对方发言。

“那个,我是蜀国道门的人,以后还要回去,这也能当代表吗?”

发言的年轻人是蜀国一大道门的年轻人,他没想到自己还能上名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