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情绪(二)(1/2)
孩子做一件事会计较好坏,而球员看的是代价与回报。
犯规在球场上肯定是不算好事,要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人给犯规多的球员贴上“恶人”的标签。
皇马的拉莫斯和佩佩都是“卡牌大师”,犯规多了拿牌也就多了。上次对阵皇马,拉莫斯因为红牌停赛,杨明没有和对方交手,但是他和佩佩打过交道。尽管佩佩没有完全防住自己,但是在杨明心里还是给了对方顶级后卫的评价。
因为佩佩在绝大多数时候,在是否犯规的抉择中都选择了代价最小回报最高的那个选项。选择的权力来自于对方出色的防守能力以及清醒的头脑。
也就是说防守要想不犯错,一是头脑冷静,二是防守能力。
过往的经历让杨明很明确一件事:对手越针对你,你就要越冷静。
而杨明有的是冷静。
之所以挑衅纳尼,杨明是想过的。
有利的部分是纳尼作为一名边锋,防守意识和抢截能力比边后卫何塞·盖亚更差,更容易在防守的时候出错,而且跑动范围比盖亚更广,更有可能在杨明想要的地方犯规;不利的部分是对方作为一名老将,情绪控制能力大概率会比22岁的何塞·盖亚更好。
可是真的如此吗?
自从去年从费内巴切转会到瓦伦西亚后,截止到这场比赛前,纳尼一共代表瓦伦西亚出战了23场比赛,在1671分钟的时间里打进4球送出8次助攻。他的油箱里还有油,但是困扰他的依旧是伤病这个老问题。
小腿肌肉不适,腘绳肌损伤让他缺席了14场比赛。
日薄西山。
在首回合看到17岁不到的杨明在梅斯塔利亚球场力挽狂澜时,纳尼也无比怀念21岁顶着2550万转会费加盟曼联时那个意气风发的自己。
只比C罗小一岁的纳尼被称为C罗接班人,尽管两人关系不错,可纳尼并不想接受这样的称号。因为他的骄傲。
但是C罗是什么样的人物?那你拼尽全力也没办法超越,心态的问题影响了身体,伤病接踵而来几乎摧毁了纳尼。
伤病、身体、心态三者像恶性循环的旋涡,让纳尼深陷其中。
直到现在他还被困在这个旋涡里。
裁判的口头警告自然而然成了耳旁风。
杨明利用自己出色的预判逼迫何塞·盖亚出球失误,西班牙人后腰马克·罗卡倒地拦下了皮球。他和过往一样迅速抬头望向杨明所在的方向,就像无数次出现过的情景,杨明正站在一个适合接球的空位上。
马克·罗卡双手撑地,人还没有完全起身,就把球捅向了杨明。他的这个细节可以让球快半秒钟从他脚下离开。
杨明在逼迫何塞·盖亚后往后撤了两步和对方拉开距离,确保队友的传球能到他的脚下。他站在边线侧身接球,左脚外脚背像有磁铁吸住足球往前一领。
换做别人何塞·盖亚早就上去给对方上强度了,经历了上场比赛的教训,他现在面对杨明绝对不会第一时间去上抢,而是预留出距离好防止杨明直接靠速度突破。
替补席上的卡洛斯·索莱尔看到这一幕又回忆起了上场比赛被杨明支配的恐惧。当时他看到杨明拿球急匆匆上前,随后自己和何塞·盖亚一起被杨明过了个干净。他下意识觉得今天待在替补席上或许还不错。
面朝进攻方向的杨明迅速做出决断,斜着向左前方前一拨。
杨明接球后看似随意的一拨,方向却极其刁钻,正指向瓦伦西亚中后卫加拉伊与边卫何塞·盖亚之间那条微妙的缝隙。
加拉伊出身于纽维尔老男孩青训,梅西就是从这里走向巴塞罗那。而比梅西大一岁的加拉伊则是在08年和皇马签约。虽然皇马生涯不算成功,但加拉伊还是会关注皇马的比赛。佩佩防守杨明的细节他都看在眼里,经验丰富的加拉伊在杨明停球时立刻意识到危险,一边快速横向移动封堵路线,一边大声指挥盖亚内收协防。
盖亚这次学乖了,没有猛扑,而是侧着身子,保持着一步半的距离,眼睛死死盯住杨明的肩膀和脚踝,意图预判他的下一步动作。
杨明带球推进的移动速度并不算快,但步频却是极快,球仿佛黏在他脚上,每一次触球都精准而隐蔽,更可怕的是杨明并不是只用一只脚带球。这就让盖亚判断杨明何时会启动变向这件事上难上加难。
杨明突然一个沉肩,作势要向外线趟球突破。盖亚全身肌肉瞬间绷紧,重心下意识地就往左偏移。就在这电光火石之间,杨明的左脚脚腕却灵巧地一扣,足球听话地变向,从盖亚张开的双腿之间——穿裆而过!同时,杨明身体如游鱼般从盖亚右侧轻盈地抹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