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空降汉东主持人,问政领导干部! > 第1207章 不对劲

第1207章 不对劲(2/2)

目录

第一次,王斌进入茶社半小时后,两个穿着定制西装、手拿雪茄的男人走了进去。第二次,是一个戴着金边眼镜、看起来文质彬彬的中年人。第三次、第四次……他每次见的人都不同,但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点:衣着考究,气质不凡,看起来都是事业有成的生意人。

更让刘秧感到心惊的是一个细节:在进入茶社前,这些人会习惯性地抬头看一眼门口的石灯笼,然后不约而同地将手伸进口袋,似乎在确认什么。有一次,一个男人在接电话时,被同伴立刻用眼神制止,他随即挂断电话,并做了一个关机的动作。

“他们在反侦察,”刘秧倒吸一口凉气,“不带手机,选择没有监控的包间,这绝对不是普通的商务会谈。他们在进行某种秘密的交易或信息传递。”

他立刻将这个发现汇报给了林纾。

就在刘秧的外勤组锁定“云水山庄”这个“黑色交易所”的同时,另一张针对退休干部张建国的无形之网,也终于开始收紧。

负责监控张建国住所的技术小组,由老冯亲自带领。他们并未采取传统的蹲守方式,因为张建国这样的老狐狸反侦察能力极强,任何陌生的车辆或人员都可能引起他的警觉。老冯采用了一种更为“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在征得张建国对门邻居的同意后,他们将一套微型、高灵敏度的音频和震动传感器,伪装成墙壁插座,安装在了两家共用的承重墙上。

这个决定起初遭到了组内一些年轻技术员的质疑,他们认为隔墙拾音效果太差,还不如冒险安装窃听器。

“你们不懂,”老冯一边调试着耳机里的杂音,一边对年轻人解释,“对付这种在纪律部门干过一辈子的人,任何可能留下痕迹的物理接触都是大忌。我们要的不是听清他说的每一句话,而是捕捉他的‘异常行为模式’。”

连续一个星期,从传感器传回的音频信号都单调得令人昏昏欲睡:清晨六点半的收音机新闻,上午的京剧唱段,午后打盹的轻微鼾声,以及晚上七点准时响起的电视新闻联播。一切都像钟表一样精准,规律得让人心烦。

林纾每天都会在案情分析会上听取老冯的汇报,他没有催促,只是平静地说:“继续听,狐狸总有露出尾巴的时候。”

转机出现在第八天的深夜。

凌晨一点四十七分,耳机里一直平稳的背景噪音突然被一阵细微而持续的“嗡嗡”声打破。声音很轻,像是某种小型电动马达在运转。

“这是什么声音?”值班的技术员小李揉了揉惺忪的睡眼,调高了音量。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