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次元 > 三角洲行动之第三次世界大战 > 第137章 普斯科夫

第137章 普斯科夫(1/2)

目录

月球静海基地边缘的环形山脚下,勘探车的灯光在永恒的昏暗中划出孤寂的光柱。

雅各布·哈夫克听完巴希尔关于LCMS技术那令人沮丧的瓶颈论述后,沉默地走了几步,宇航靴陷入细腻的月壤,发出轻微的“嘎吱”声。

面罩之下,他的脸色阴沉,那是对投入巨大却进展缓慢的本能不悦,也是对算力霸权可能受制于人的深层焦虑。

巴希尔·瓦拉比感受到这沉重的静默,他知道必须拿出点什么来扭转局面。

他深吸一口气,仿佛要汲取这月球真空中的所有稀薄勇气,再次开口,声音透过无线电,带着一种刻意压低的、分享惊天秘密的神秘感:

“董事长,请稍等。关于LCMS……那个‘坏消息’之后,其实还有一个……一个可能改变一切的‘好消息’,或者说,一个极其重要的线索。只是它牵扯太多,来源也……颇为敏感。”

哈夫克的脚步没有停,但微微侧过头,表示他在听。

“您知道,”巴希尔加快语速,跟上哈夫克的步伐,“并非只有我们在研究抑制磁场畸变的问题。事实上,早在冷战时期,前苏联,以及后来的俄罗斯联邦,在其最顶尖的军事研究机构——主要是格鲁乌(GRU)下属的深度科技应用部门——就一直在秘密进行类似的研究,他们称之为‘泽尼特-屏障’(Zenity-Barrier)计划。这项研究甚至一直持续到了普京的第一个总统任期结束。”

哈夫克的步伐似乎放缓了一丝。

巴希尔受到鼓励,继续说道:

“根据我们通过各种极其隐秘渠道获得的碎片化信息显示,格鲁乌的研究可能……可能走得比我们想象得更远。他们甚至可能已经……接触到了LCMSLevel3,融合级的理论甚至蓝图!”

“Level3?”

哈夫克终于完全停了下来,转过身,面罩后的目光锐利如刀,即使隔着厚厚的镜片,巴希尔也能感受到那其中的压迫感。

“是!”

巴希尔用力点头,尽管对方可能看不清这个动作,“融合级!目前理论上的完美状态!实现分子级贴合的完美磁场屏蔽!一旦成功,成千上万个曼德尔砖计算核心将不再是简单的堆叠,而是像乐高积木一样,真正无缝地融合成一个巨大的、统一的‘思维实体’(itity)!其算力……将不再是区域级或行星级,而是足以模拟和推演恒星系内的复杂事件,甚至……触及一些我们目前无法理解的物理规律!”

他描绘的景象堪称疯狂,却又无比诱人。

哈夫克的呼吸似乎都停滞了一瞬。

“但是,”巴希尔的语气急转直下,充满了戏剧性的转折,“就在他们可能即将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时刻,格鲁乌内部出事了。一名(或多名)核心研究员被策反,携带了大量最关键的研究数据和一部分核心人员……叛逃了。”

“策反?谁干的?”

哈夫克的声音低沉下来。

“CIA。”

巴希尔吐出这三个字母,“美国中央情报局几乎是拼死拼活,耗费了难以想象的代价,才成功策反并把人弄了出去,拿到了他们梦寐以求的数据。”

听到这里,哈夫克眼中闪过一丝疑惑。

CIA拿到了如此重要的技术,为何后来从未见美国在此领域有何建树?

巴希尔接下来的话解开了谜团,也带着一丝历史的讽刺:

“然而,讽刺的是,CIA千辛万苦拿到这些‘宝藏’后,美国政府和军方反而……没有过多重视。当时的评估报告认为,‘泽尼特-屏障’计划(即LCMS)的后续研发预算耗费将是一个无底洞,其应用前景在当时看来过于虚无缥缈,风险极高,不如将有限的资源投给那些更有‘钱景’的新兴大型私营企业,比如……专注于AI、太空探索和高精尖武器研发的哈夫克集团。”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有些微妙:

“所以,据说当时的国会老爷们,在听取了CIA的汇报和军方科研机构那份‘谨慎乐观’(实则是认为投入产出比太低)的评估报告后,果断选择将这些耗费巨大代价得来的数据……雪藏了。转而将大笔大笔的国防订单和科研基金,投到了……我们头上。这,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哈夫克集团能迅速崛起,最终成为世界产值第一的集团主权体的重要原因之一。”

历史的吊诡在此刻显现。

一项可能改变世界格局的技术,因为短视的“性价比”评估而被尘封,却阴差阳错地滋养了另一个巨头的诞生。

“那么,格鲁乌原来的研究呢?”

哈夫克立刻抓住了关键,“数据和人员都没了,他们的基地呢?”

“根据之前情报的只言片语,”巴希尔的声音压得更低,仿佛怕被月球上的真空偷听了去,“格鲁乌下属所有参与‘泽尼特-屏障’计划的研究基地,其位置都处于绝密状态。在计划因叛逃事件而彻底终止后,这些基地据信已被永久封存。所有研究资料的主本和副本,在移交给了FSB(俄罗斯联邦安全局)之后,据说已被……完全销毁。这条线,似乎彻底断了。”

希望仿佛刚刚燃起,又被瞬间扑灭。哈夫克的眉头再次紧锁。

“但是!”

巴希尔猛地提高了音量,带来了最终的转折,“就在不久前,GTI情报处位于车里雅宾斯克的技术中心发生了一起严重的泄密事件。在流失的大量信息碎片中,我们的人……捕捉到了一个名字和一个地址——2S19号绝密基地!位置就在:俄罗斯,普斯科夫州,一个名叫科尔松的小镇附近!”

“普斯科夫?科尔松?”

哈夫克重复着这个名字,记忆中的战略地图迅速展开。

他的眼神瞬间变得无比锐利,“那里……现在是在……”

“正是在GTI的列宁格勒防线与我们哈夫克北方集团军群激烈交火的前线地带!”

巴希尔肯定道,“一年半之前的那个冬天,GTI在那里拼死坚守,寒冷的天气加上他们顽强的抵抗,给我们造成了极为惨重的伤亡,我们夺取列宁格勒的战略企图也因此受挫。后来,虽然在后续的反击中我们费尽周折,付出了巨大代价才勉强包围并拿下了科尔松地区,但战线很快再次变化,我们在压力下……又被迫把这块啃下来的硬骨头给吐了出去。现在,科尔松小镇及其周边区域,仍在GTI的控制之下。”

短暂的沉默。

只有月球的风声(当然,并没有风,只是一种极致的寂静)在耳边回响。

哈夫克缓缓抬起头,望向远方那颗美丽的蓝色星球,他的目光仿佛穿透了三十八万公里的距离,精准地锁定了东欧平原上那个不起眼的小镇。

他的声音冷静得可怕,却蕴含着不容置疑的决心:

“我知道了。巴希尔,这个消息……非常重要。”

他顿了顿,“回到地球之后,我会立刻召开最高绝密会议,专门探讨这个问题。夺取科尔松,控制2S19号基地……这将是我们下一步的绝对优先目标。不惜一切代价,我也要进去看看,那些被俄国人亲手封存、又被美国人愚蠢忽略的东西,到底还剩下什么!”

他转过身,面向巴希尔,尽管隔着面罩,巴希尔似乎能感觉到董事长脸上露出一丝极淡的、近乎冷酷的笑意。

“虽然听起来不像是能立刻喝到庆功酒的好消息,”哈夫克的声音缓和了一些,“但为了这个……值得期待的可能性,巴希尔,我愿意提前和你喝一杯。”

他指了指不远处的勘探车:

“走,回车上。我记得保温箱里还有最后一点从‘门户’带来的、真正的咖啡豆磨的咖啡。虽然比不上地球上的,但在月球上,用它来为一个可能改变未来的线索干杯……足够了。”

两人转身,向着勘探车走去,身后两串并行的脚印,在荒凉的月面上延伸。

巨大的地球依旧悬停在黑色天鹅绒般的天幕上,宁静地注视着下方。

而在那宁静的蓝色表面之下,一场围绕着一个雪藏于战火前线小镇下的古老秘密、旨在突破算力终极瓶颈的的新风暴,已然在哈夫克的心中悄然酝酿。

……

经过十几天的漫长航行,“开拓者号”星舰如同一颗划过天际的银色流星,最终平稳地穿透地球大气层,沐浴在熟悉的阳光与云海之中。

相较于去程时遭遇的惊险拦截,返程显得异常平静,甚至可以说得上舒适。

星舰内部的重力模拟系统、空气循环和温度控制都维持在最佳状态,几乎让人忘却了正以骇人的速度在大气层外飞行。

然而,舰桥上的雅各布·哈夫克却比来时更加忙碌。

他大部分时间都待在自己的专属舱室内,面前多个加密屏幕同时亮着,不断与地球上的“方舟堡垒”、各个前线指挥部以及核心研发部门进行着高频次的通讯。

月球的见闻,尤其是关于LCMS技术瓶颈和普斯科夫那个可能的突破口,像一团火在他心中燃烧,驱使他争分夺秒地布局。

当星舰最终缓缓降落在“方舟堡垒”那庞大无比的专属降落平台上时,厚重的舱门嘶嘶开启,地球湿润而富含氧气的空气涌入,带着太平洋特有的咸腥味,与月球和太空站那经过精密调控的空气截然不同。

哈夫克与巴希尔·瓦拉比一同步出舱门。

巴希尔脸上带着完成长途旅行的疲惫,但更多的是对即将展开的新研发攻坚战的兴奋与焦虑。

“巴希尔,”哈夫克在踏上堡垒坚实的甲板时,停下脚步,拍了拍技术总监的肩膀,“月球上的事情,尤其是……普斯科夫的可能性,优先级提到最高。我需要你尽快拿出一个初步的技术评估和资源需求清单。”

“明白,董事长!我立刻就去办!”

巴希尔郑重点头,随即带着自己的助手和大量数据资料,匆匆走向通往实验室区域的内部交通枢纽。

哈夫克目送他离开,随即对身边如同影子般跟随的四名精锐卫队成员微微颔首。

他没有返回自己的私人住所休息,甚至没有换下那身略显风尘的旅行装束,而是直接走向位于堡垒指挥塔顶层的核心区域。

他的顶层办公室,与其说是办公场所,不如说是一座悬浮于云端的战略圣殿。

哈夫克在宽大的、由整块黑色合金打磨而成的办公桌后坐下,手指在光洁的桌面上轻轻一按。

“召开最高绝密会议。接入单位:北方集团军群,东欧派遣军。权限:仅限最高指挥官。”

桌面和前方的空气瞬间亮起,两个极其清晰的全息影像出现在他面前。

一位是身材魁梧、面容冷峻、穿着笔挺的哈夫克德军制服、肩章上缀有四颗将星的老者——

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卡尔-海因茨·冯·施特拉赫维茨大将。

另一位则相对精干瘦削,眼神锐利如鹰,穿着深色作战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