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次元 > 三角洲行动之第三次世界大战 > 第100章 死神天降

第100章 死神天降(1/2)

目录

D时刻。

亚得里亚海东北部的天空,湛蓝依旧,却已被无形的高速数据链和凌厉的杀机彻底割裂。

来自萨拉热窝和地拉那方向的GTI联合空中打击编队,如同经过精密计算的致命蜂群,在云端之上悄然汇聚,进入各自的攻击发起位置。

高空,空警-500预警机巨大的旋转雷达罩下,战术协调官冷静的声音通过加密频道传遍整个攻击集群:

“巢穴呼叫所有单位,‘砸笼’行动,D时刻确认!执行!重复,执行!”

电子攻击,作为现代战争的先锋,率先发难。

两架歼-16D电子战飞机如同游弋在电磁深渊中的幽灵刺客,率先激活了机翼下和机身内集成的强大电子战吊舱。

瞬间,一股无形却狂暴无比、经过精密调制的电磁风暴被精准地投射向杜布罗夫尼克港区及其周边数十公里的空域。

致盲性压制达到了极致。

港区外围山丘上的哈夫克远程预警雷达屏幕首先被一片令人绝望的、瀑布般的雪花和诡异跳动的干扰回波完全覆盖,操作员徒劳地旋转频率旋钮,却发现所有常用甚至部分备用频段都被难以想象的强大噪声信号彻底堵塞,系统处理器过载报警凄厉鸣响。

港内锚地,两艘andanti级护卫舰——

“莫罗西尼”号和“比鲁托”号

——以及那艘FREMM护卫舰“阿尔皮诺”号上先进的“克罗诺斯”有源相控阵雷达系统刚刚紧急开机,硕大的天线阵面还未完成第一周扫描,巨大的显示屏就如同被泼上了浓稠的墨汁般瞬间黑屏,或者瞬间被成千上万个难以识别的假目标信号完全淹没,火控计算机因数据洪流冲击而陷入宕机或死循环。

整个港区的防空指挥系统,从岸基指挥中心到舰艇作战信息中心(CIC),仿佛在刹那间被集体剥夺了视觉和听觉,陷入了一片巨大的、令人窒息的“电磁迷雾”之中,指挥链路中断,各单元瞬间沦为信息孤岛。

防空压制(SEAD),紧随其后。

就在哈夫克雷达操作员陷入恐慌,试图手动切换至最后备份频率或启动终极抗干扰程序的短暂窗口期,早已在中空待命、机翼下挂载着Y-91反辐射导弹的两架歼-16战机,收到了空警-500通过数据链发来的、经过融合处理的精确辐射源坐标参数。

GTI飞行员冷静地完成锁定,果断按下发射按钮!

咻!咻!咻!

数枚Y-91反辐射导弹脱离挂架,一级助推火箭点火,拖着长长的、耀眼的白色尾焰,沿着敌方雷达波束这最后的“死亡引导”,以惊人的速度直扑辐射源头!

轰!轰隆隆!

港区附近的山丘上,一座“斯帕达”2000防空导弹的雷达站连同它的发射架,在冲天而起的火球和浓烟中瞬间被撕成碎片。

几乎同时,另一处哈夫克隐蔽阵地内,试图开机碰运气的备用雷达车也遭到了同样的毁灭性打击,爆炸的冲击波将残骸抛向空中!

制造混乱,扩大战果!

几乎在同一时间,另外两架挂载了“雷石-6”精确制导滑翔炸弹和KD-88空地导弹的歼-16战机,凭借预警机提供的实时目标更新数据,对港区已知的防空导弹发射阵地、港口中央指挥塔楼、以及疑似通讯中心和电力枢纽的关键基础设施,投下了致命的精确制导弹药!

轰!哐!隆隆隆!

巨大的爆炸声接连从港区不同方向响起,地动山摇!

浓密的黑烟柱滚滚升腾,迅速弥漫开来,进一步遮蔽了视野,有效地压制了那些残存的、只能依靠光学瞄准的高射炮和近程防空导弹火力点,并在守军中制造了巨大的混乱和恐慌。

就在电子压制达到顶峰、港区乱成一团、绝大多数防空“眼睛”被戳瞎的那一决定性刹那!

在距离港口约一百七十公里外的漆黑海面下,潜艇从深海中悄然苏醒,进入了最后的攻击程序。

“发射阵位确认!坐标锁定!”

“所有导弹数据装订完毕!目标参数二次复核无误!”

“发射管注水完成!液压正常!外盖开启!”

“空中电磁压制确认达到峰值效果!敌防空体系处于最脆弱期!就是现在!”

露娜的目光死死锁定了屏幕上代表发射程序的最终确认图标。

她深吸一口冰冷的、带着金属味的空气,用尽全力下达了最终命令:

“全导弹!顺序发射!间隔两秒!放!放!放!放!……”

深蓝用力按下了那枚红色的发射按钮!

砰!

——(间隔)

——砰!

——(间隔)

——砰!

——……

潜艇艏部巨大的533毫米鱼雷发射管传来一阵阵沉闷而极具力量感的液压喷射声和高压气体的剧烈爆鸣!

一枚接一枚修长的、闪烁着危险金属光泽的TeseoMk2/E(TeseoEVO)反舰导弹被巨大的压力依次推出发射管,挣脱了囚笼,无声地滑入冰冷的海水!

导弹入水后,尾部的稳定舵迅速展开,拖着长长的、涡旋状的气泡轨迹,迅速调整姿态,一级水下助推固体火箭发动机点火!

轰!!!!

巨大的橘红色火光瞬间撕裂了漆黑的海面,将周围的海水煮沸、气化!

八枚导弹,八条暴怒的火焰巨龙,破开波涛,带着震耳欲聋的、撕裂天空般的咆哮声,猛地冲向低空!

出水后,导弹迅速耗尽助推器,主涡喷发动机启动,弹体进一步降低高度,转入致命的、距离海面仅5-10米的掠海飞行模式!

它们最大限度地利用地球曲率,将自己隐藏在雷达的探测盲区之下,如同贴着死亡线飞行的幽灵。

弹载计算机严格遵循预设航路点,同时贪婪地接收着来自空警-500和中途数据链传来的微弱却至关重要的目标位置修正信号,以接近0.9马赫的高速,朝着各自预定的目标疾驰而去!

“所有导弹发射完毕!紧急下潜!最大深度!全速静默航行!”

露娜没有丝毫犹豫和留恋,立刻下达了最关键的撤退命令。

多待一秒,就多一分被发现的危险。

潜艇迅速排空压载水舱,艇首猛地向下扎去,螺旋桨转速提升,以最快速度潜向更深、更黑暗、更安全的深海,巧妙地利用亚得里亚海复杂的水文条件(温度跃层、盐度变化)和此刻港口方向巨大爆炸产生的混乱声学环境,掩盖自身的噪音,如同水滴融入大海,悄然遁走。

完成首轮电子压制、反辐射打击和精确轰炸任务的歼-16D和部分歼-16战机,毫不恋战,立刻投弃副油箱,打开加力燃烧室,发动机爆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以超低空突防的方式,紧贴海面,高速脱离战场,向着萨拉热窝和地拉那方向返航。

然而,哈夫克的反应并非全无。

尽管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沉重打击,但其残存的、分布式的指挥体系和训练有素的官兵依然在挣扎和部分恢复。

位于亚得里亚海中部的哈夫克“安德烈亚·多里亚”号驱逐舰,其强大的EMPAR有源相控阵雷达,凭借着更远的探测距离和部分抗干扰模式,终于在极端复杂的电磁环境中,隐约捕捉到了远距离低空突袭的GTI导弹群那微弱的尾焰红外特征和正在极速撤离的GTI战机的模糊雷达回波。

尽管无法为标准-2或“紫菀”导弹提供精确的火控级指引,但它立刻通过可能尚未完全瘫痪的超低频/甚低频通讯手段,向整个海域乃至亚平宁半岛发出了最高级别的防空警报和求援信号!

哈夫克空军的快速反应警报被凄厉地拉响。

从焦亚-德尔科莱(GioiadelColle)、特拉帕尼(Trapani)等空军基地,数架“台风”战斗机紧急升空,加力燃烧室爆发出耀眼的蓝色火焰,如同被激怒的猎鹰,以超音速扑向杜布罗夫尼克方向,试图拦截GTI的攻击机群和可能存在的后续打击力量。

它们给正在撤离的GTI歼-16机群造成了巨大的威胁,一场激烈而残酷的超视距空战在亚得里亚海上空爆发。

中距空空导弹的尾迹在空中纵横交错,战机进行着剧烈的规避机动,空中不时爆开拦截导弹或被击中的战机产生的火球。

而在杜布罗夫尼克港内,尽管雷达致盲,指挥中断,通讯不畅,但许多训练有素的哈夫克水兵和岸防部队官兵依然在巨大的爆炸和混乱中,凭借本能和训练做出了最后的反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