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滑翔翼展(2/2)
飞行员的声音带着一丝紧绷。
机舱尾部红灯急促闪烁,绿灯亮起!
沉重的舱门在狂风的尖啸中缓缓开启!
冰冷稀薄的高空气流如同钢刀般灌入!
“起立!挂钩!检查装备!”
李凌风的吼声压过了风声。
红缨深吸一口冰冷的空气,压下翻腾的胃液,第一个站起身,将伞包挂钩扣在机舱顶部的滑轨上。
她最后看了一眼战术平板上闪烁的目标点,眼神坚定如磐石。
她走到舱门边缘,强劲的气流撕扯着她的作战服,甚至是外骨骼,脚下是仿佛无底深渊般的黑暗大地。
“A组!行动!”
红缨的声音通过面罩通讯器传出,清晰而冷静。
她没有任何犹豫,身体前倾,如同扑向猎物的夜鹰,纵身跃入无边的黑暗!
自由落体的失重感瞬间包裹全身!
耳畔是高速下坠撕裂空气的恐怖尖啸!
气压急剧变化,挤压着耳膜和肺部。
红缨努力保持身体稳定,展开四肢,呈流线型姿态。
几秒钟后,她果断拉动开伞环!
嘭!
一声沉闷的爆响!
翼装滑翔系统的特制翼膜在背后瞬间充气展开!
强大的升力瞬间将她下坠的势头狠狠拉住!
身体被一股巨大的力量向上托起!
她如同真正拥有了翅膀,从狂暴的自由落体,转为优雅而迅疾的滑翔!
她迅速调整姿态,头盔上的hUd(头盔显示器)瞬间点亮!
绿色的夜视画面与叠加的导航路径、高度、速度、风向数据清晰呈现。
她像一只精准的导航鸟,操控着翼膜的角度,无声地切入预定航道,朝着30公里外那座蛰伏在黑暗中的水泥厂滑翔而去。
身后,A组的其他成员如同幽灵般依次展开翼装,融入夜色。
与此同时,一架小巧的通信中继无人机从运输机腹部悄然释放,迅速爬升至万米高空,如同一颗沉默的星辰,为深入敌后的孤狼们撑起一道无形的信息天桥。
滑翔的过程漫长而寂静。
下方是索马里荒凉的大地,偶尔能看到零星的、如同鬼火般的村落灯火,更多是连绵的黑暗山丘和干涸的河床。
风声在翼膜边缘呼啸,带着沙漠夜晚特有的干冷。
红缨全神贯注地操控着方向,hUd上的距离数字不断减小。
终于,目标区域那庞大的、如同史前巨兽残骸般的“黎明”水泥厂轮廓,出现在夜视视野的尽头。
“A组,抵达预定着陆区,坐标确认。分散隐蔽,建立观察点。”
红缨低声下令。
她操控翼装,选择一个远离厂区、被风蚀岩柱包围的干涸河床作为着陆点。
翼膜收起,降落伞在最后百米悄然张开,缓冲下落。
她轻盈地落地,一个翻滚卸去冲击力,随即迅速解除伞具,隐蔽在一块巨大的岩石后。
其他A组成员也如同暗夜中的水滴,悄无声息地融入各自的位置。
红缨迅速架起便携式战场侦察雷达和长焦热成像仪,镜头对准了死寂的水泥厂。
厂区一片荒凉破败。
巨大的水泥窑炉如同废弃的巨人骨架,锈迹斑斑的传送带扭曲断裂,破碎的厂房窗户像空洞的眼窝。
然而,在热成像视野中,几个区域却闪烁着异常活跃的橘红色人形热源!
“铁石,A组就位。目标区域热源活动确认。”
红缨将观测信息实时共享,“主办公楼三层中部房间,热源高度集中,15人,疑似会议状态。楼顶东南角,固定热源2个,配属长管状物体,判定为dShK重机枪阵地。主办公楼西侧一层窗口,热源2个,持长管武器,疑似RpG-32射手。外围巡逻队3组,每组2人,路线固定。未发现地道出口热源异常。”
信息通过中继无人机,瞬间传回后方指挥部和正在外围隐蔽待命的李凌风b组。
“收到。b组已就位,等待突击指令。”
李凌风的声音带着压抑的兴奋。
红缨从取出四架仅有手掌大小的微型侦察无人机。轻巧的旋翼无声启动。
她操控着平板,四架无人机如同真正的昆虫,贴着地面,借助残垣断壁的阴影,悄无声息地飞向水泥厂主办公楼。
第一架无人机顺着破损的通风管道潜入大楼内部,狭小的摄像头将走廊和房间内部景象实时传回:墙壁上涂满标语,地上散落着弹壳和空罐头,几个武装分子抱着枪在楼梯口打盹。
第二架无人机贴着三楼会议室外墙的裂缝,将微型摄像头探入——
画面里,一个穿着传统长袍、头戴缠巾、留着浓密络腮胡的中年男子(正是哈桑·吉迪)正站在一张铺着地图的桌子前,激动地对着围坐的十几名武装分子说着什么。他身后站着两名魁梧的保镖,身着外骨骼系统,腰间挎着6.3奇美拉电磁-燃气混动步枪。
房间角落,赫然架着一挺GS-221.30口径轻机枪,还有两具RpG-32火箭筒靠在墙边!
第三架“蜻蜓”飞临屋顶,确认了重机枪阵地和射手的位置。
第四架则重点扫描主办公楼西侧外围地面,终于在一堆看似废弃的油桶后面,发现了一块被刻意掩盖、边缘有细微热源溢出的活动钢板——
地道入口!
“确认目标!‘导师’哈桑·吉迪在会议室!重武器位置确认!地道入口确认!”
红缨的声音带着一丝冰冷的杀意,“请求行动!”
后方指挥部,雷宇盯着实时传回的高清画面和热成像数据,与参谋迅速交换意见,随即斩钉截铁地下令:
“行动批准执行!b组,突入!A组,监控支援,封锁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