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安息之所(1/2)
枢梦宗的庭院里,青云葫芦静静立在灵田旁,小鹿正低头啃食灵草。苏言摩挲着照天印,突然抬头看向旭东道人,语气严肃:“师父,您说‘道’是什么?是长生不老,还是斩妖除魔?”
旭东道人正往酒葫芦里添酒,闻言动作一顿,将酒葫芦放在石桌上,神色也沉了下来:“今日怎会问起这个?在我看来,道是随心而动——我好酒,便以酒悟道,在醉与醒之间观天地;你修护世,便以护世为道,在救人与除邪中寻本心。只是,你如今要拘魂入灵境,不怕落人口实,说你干涉魂灵轮回,偏离道心吗?”
“干涉轮回?”苏言摇头,指尖在照天印上轻轻划过,“我倒觉得,道是‘顺势而为’。这些先祖之魂滞留人间,不是不愿轮回,而是无依无靠——天地灵气稀薄,家人哀思渐淡,他们就像迷路的孩子,困在荒野里。我开辟灵境,不是强行拘押,而是给他们一盏灯、一条路,让他们能安稳等待轮回,或是以另一种方式守护后人。这算不得干涉,反倒是顺应魂灵存续的本心,这难道不是道?”
旭东道人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抚掌大笑:“好一个‘顺势而为’!我之前只当你拘魂是为了稳住宗族,却没料到你早已看透魂灵本心!没错,道从不是死板的规矩,而是顺应本心、契合天地——你以灵境为灯,引无依魂灵入安身之所,这便是你的护世之道!”
苏言心中豁然开朗,之前对“拘魂是否违道”的疑虑彻底消散:“既如此,咱们便出发吧。只是此次拘魂,需先让灵境空间与现实折叠交融,映射出先祖之魂,再以照天印为灯塔引导,这样既不会惊扰魂灵,也能让他们自愿入内。”
旭东道人点头,从储物袋中取出青铜葫芦:“好!我这就催动青云葫芦,咱们先去城西李家祖坟——那里的魂灵最多,正好试试你这法子!”
指尖灵力注入的瞬间,青铜葫芦“嗡”的一声暴涨,半人高的葫芦身萦绕着淡青色云雾,底部灵木支架稳稳落地。苏言抱着小鹿跃上葫芦,肩头的小鹿突然泛起灵光——他指尖凝出一缕灵力,顺着绒毛注入,小鹿身形迅速缩小,化作一顶雪白绒毛冠冕,冠冕边缘三颗灵珠内,隐约能看到小鹿灵动的眼波,稳稳扣在苏言头顶。
“走!”旭东道人一声低喝,青云葫芦底部云雾骤然扩散,托着两人缓缓升空,朝着城西飞去。
苏言立于葫芦之上,迎着风睁开双眼,头顶冠冕射出一道青芒——小鹿的“灵视”与《灵枢炼真录》望气术融合,双眼泛起淡金色光晕,下方扬州城景清晰可见:百姓家炊烟裹着平和白气,枢梦宗灵脉腾起浓郁青雾,而城西李家祖坟上空,却飘着一层若有若无的灰雾,像蒙在玻璃上的薄纱,隐约能看到里面模糊的影子,却抓不住实质。
“就是这里。”苏言指着下方竹林旁的坟茔,旭东道人操控葫芦缓缓落地。刚站稳,苏言便举起照天印,双丹灵力顺着手臂汹涌注入——黝黑的印章表面瞬间亮起金纹,云纹如活蛇般游走,随着灵力灌注,印章周身腾起半丈高的淡蓝色灵光,灵光渐渐扩散,与周围的空气交织在一起,形成一道扭曲的光膜。
“空间折叠,融!”苏言低喝一声,照天印猛地一颤,淡蓝色光膜突然向内收缩,再展开时,竟与周围的景象重叠——竹林的影子里多了层灵境空间的虚影,坟茔上空的灰雾像是被“洗”过一般,原本模糊的影子渐渐清晰:有的化作穿着儒衫的老者,正茫然地坐在石碑旁;有的化作布衣农夫,在坟茔间徘徊;还有一缕稀薄的灰气,凝出半个孩童的模样,紧紧跟着一位妇人的虚影。
“这就是灵境的映射之力?”旭东道人惊叹道,“竟能将原本藏在灰雾里的魂灵,清晰地显出来!”苏言点头,照天印上的金纹愈发明亮:“灵境空间灵气充裕,与现实折叠交融后,能像镜子一样,映出魂灵的真实形态——他们本就存在,只是被天地灵气稀薄的现实遮蔽,如今灵境为镜,才能让他们显形。”
说话间,那些显形的魂灵开始躁动起来——儒衫老者抬手摸了摸自己的身体,眼中满是茫然;布衣农夫朝着灵境虚影中的灵草伸出手,指尖穿过虚影,却抓不住实质;妇人虚影紧紧护着身边的孩童,眼神警惕地看着苏言两人,身体微微发抖。
“该亮灯塔了。”苏言深吸一口气,将照天印举过头顶,灵力再次注入——印章顶部突然裂开一道小口,一道柔和却明亮的白光从口中断断续续射出,在空中形成一道光柱,光柱顶端浮现出灵境空间的景象:安灵区的石台泛着灵光,灵草在风中摇曳,书院的窗户透出温暖的光,甚至能看到里面整齐摆放的桌椅。
“那是……安身之所?”儒衫老者抬起头,看着光柱中的景象,眼中闪过一丝光亮,茫然的神情渐渐褪去。
他试探着朝着光柱迈出一步,脚下的灰雾竟泛起涟漪,像是踩在水面上。其他魂灵也被光柱吸引——布衣农夫朝着光柱伸出手,感受着里面传来的灵气,原本透明的身体竟泛起一层淡青色;妇人抱着孩童,犹豫着靠近光柱,当感受到里面温和的气息时,警惕的眼神渐渐软化,轻轻拍了拍怀中孩童的后背,朝着光柱走去。
“引导,而非强迫。”苏言放缓灵力输出,照天印射出的光柱变得更加柔和,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朝着灵境空间的虚影延伸。魂灵们顺着光柱的方向走去,每走一步,身体就凝实一分——儒衫老者走在最前,走到光柱与灵境虚影的交界处时,回头看了一眼苏言,微微躬身,随后踏入虚影,消失在灵境空间中;布衣农夫紧随其后,踏入虚影前,还朝着自己的坟茔鞠了一躬;妇人抱着孩童,踏入虚影的瞬间,孩童的虚影竟发出一声微弱的“咿呀”声,随后一同消失。
当最后一缕魂灵踏入灵境虚影,苏言才缓缓收回灵力,照天印上的金纹渐渐黯淡,空间折叠的光膜也随之消散,周围的景象恢复原状,只有坟茔上空的灰雾彻底消失,留下清新的草木香。
“妙!太妙了!”旭东道人走上前,拍着苏言的肩膀,“先以灵境为镜,映出魂灵本貌;再以照天为灯,引他们入安身之所——这比强行拘魂温和百倍,也更契合你说的‘顺势而为’之道!”
苏言收起照天印,指尖还残留着空间折叠的灵力余温:“这些魂灵本就渴望安稳,只是没找到路。灵境为镜,让他们看到希望;照天为灯,给他们指引方向,他们自然会自愿前往。下一个,去城北赵家祖坟。”
两人再次登上青云葫芦,朝着城北飞去。赵家祖坟位于荒坡上,坟茔大多塌陷,只有中间一座新坟完好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