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南亚次大陆!(2/2)
很快,消息便传开。一个开小饭馆的老板娘带着伙计赶来,一下子订了二十斤粗茶,说要给客人当“特色饮品”。
几个渔民凑钱买了五斤,说要在出海时煮着喝,解乏。
甚至连负责守卫港口的士兵都悄悄跑来,用一小块象牙换了五斤。
……
到了傍晚,原本计划卖一个月的粗茶竟全部售罄。李三拿着账本去找陈武,笑得合不拢嘴:“管事,咱们这趟光是茶叶就赚了几千两银子,比卖铁器还多呢!”
陈武接过账本,看着上面的数字,也忍不住点头:“
锡兰人久没见大明货物,对茶叶的稀罕劲儿远超咱们预料。下次再来,得多带些粗茶,再弄些茶砖、茶饼,说不定更受欢迎。”
这时候,南亚次大陆,以及锡兰等地,还没有种植茶叶。
要知道,当印度开始种植茶叶时,已经到了18世纪末期。
但其茶叶产业的大规模发展和商业化,则主要发生在19世纪上半叶。
英殖民者引入中国茶种,后面也有本土野生茶树的发现与利用,这才有了着名的阿萨姆红茶。
当天晚上,科伦坡港的不少人家都飘着茶叶的香气。
当晚,马哈德老爷便进了王宫。
锡兰毕竟小国,礼仪制度没大明那么严格。而且这位老爷和王室也有点亲戚。
当他把龙井献给国王时,国王正和大臣们商议如何与大明深化贸易。
喝了一口龙井,国王连连赞叹:“大明真是物产丰饶,连一片叶子都能有这般味道!。”
“下次他们再来,一定要多换些茶叶、丝绸!”
而在码头的临时帐篷里,陈武正给朱祁镇写奏报,他在信里详细描述了粗茶在锡兰的热销情况,还建议后续商队多携带中低档茶叶、铁器农具等民生货物,既能赚更多利润,又能赢得当地百姓的好感。
写完信,他走到帐篷外,将早已携带好的信鸽放飞了出去。
这一趟锡兰之行,不仅装满了宝石、象牙和香料,更播下了贸易的种子。用不了多久,当大明的茶叶、丝绸再次抵达这里时,科伦坡港会比现在更热闹。
……
南亚次大陆,毗奢耶那伽罗帝国,果阿。
果阿的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3世纪,是孔雀王朝的一部分,一百多年前,这里还属于德里苏丹国,但后面又被割让给了毗奢耶那伽罗帝国。
十几年后,这里将被另一个苏丹国占领。
不过不论风水怎样轮流转,这里仍然是一个繁华的商贸港口。
后世,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便是占领了此处,作为殖民扩张和商业贸易的据点。
葡萄牙对果阿的占领,一直持续到数百年以后。
……
海风裹着印度洋特有的湿热气息,吹得盖伦舰的柔软风帆猎猎作响。
陈武立于船头,望着前方逐渐清晰的海岸线——那是毗奢耶那伽罗帝国的果阿港,此刻正沐浴在午后的阳光下。
港口内错落的棕榈树间,隐约可见悬挂着彩色风帆的本地商船,像散落的宝石般点缀在碧蓝海面。
“首领,果阿港到了!”了望手的喊声刚落,港口方向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铜铃声。
陈武眯眼望去,只见码头旁的了望塔上,一名身着棕色棉布长袍的哨兵正挥舞着红色旗帜,身旁的铜钟被敲得震天响,显然是在向城内通报大明船队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