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6章 少年心气,是不可再生之物(1/2)
黎洛快速滑动手机屏幕,紧接着一个新的标题出现在天幕上。
标题名为:“少年心气,是不可再生之物”
看到标题瞬间,杜甫心头忽地涌出一股辛酸。
曾经,他也是意气风发的少年。
于泰山之巅写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现在,杜甫抚摸着自己两鬓微白的白发,看着同样苦中作乐的好友,苦笑一声。
“太白兄,少年心气,终将会淹没在历史尘埃中。”
“吾已垂垂老矣。”
李白举起酒杯,同样感慨万分。
“子美兄,我们何不诗酒趁年华。”
就在李白、杜甫对饮之时,旁白缓缓响了起来。
“少年心气是不可再生之物”
“苏轼赴汴京应试时,写下了宋朝最狂最嚣张的考前宣言”
画面一转,苏轼的考前宣言一字一句出现在天幕上。
“笔头千字,胸中万卷。”
“致君尧舜,此事何难。”
……
大唐位面。
李白看着苏轼狂傲的考前宣言,瞬间瞪大了眼睛。
“此人竟比我李太白还狂傲。”
“见过嚣张的,但没有见过这么嚣张的。”
杜甫握着酒杯,眼底浮现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太白兄,现在你见到了。”
“但,可惜了。”
李白当然知道,杜甫口中的可惜是指什么。
华夏有才之人,如过江之鲫。
怀才不遇的人还少吗?
……
“可不可一世的少年心性,在三次贬谪,四次左迁之后”
“汇成了一句“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无法想象,写出“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的苏轼”
“临终前的绝笔诗却是“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
大宋位面。
怀民看着眼前依旧保持乐观的苏轼,眼眶微微涌起了泪意。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苏东坡,原来你内心过得这么苦啊。”
苏轼:“……”
“我再也不计较“怀民亦未寝了”。”
苏轼:“……”
突然,怀民沉默了下来。
他好像没有资格同情苏东坡。
自己之所以与苏东坡在此处饮酒作乐,是因为自己也被贬了。
苏东坡被贬,自己亦被贬。
他有什么理由五十步笑百步?
而且,
苏东坡虽被贬谪、左迁,但他有一个疯狂捞他的弟弟。
我有什么?
宝宝才是心里苦啊。
“怀民,你怎么了?”
“怀民,你怎么不说话?”
“怀民,你说话呀。”
张怀民:“闭嘴!”
苏轼:“好的。”
……
“18岁的李贺写出“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但仅仅两年,他又写下“长安有男儿,二十心已朽”
“27岁的李贺因父亲名字犯了忌讳,科举受阻,病痛缠身”
“在生命的终点,李贺写下“吾不识青天高,黄地厚,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
此时刚满18岁的李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