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大宋为王十三年,方知是天龙 > 第466章 大变化

第466章 大变化(1/2)

目录

第466章大变化

“继续衝锋,夺占甬道!”一名宋军都头浑身是血,对著前方大吼。

“拦住他们!”向后败退的辽將绝望呼喊。

但为时已晚,宋军此刻势如猛虎,所向披靡,快速突入了甬道之內,继续与辽军绞杀在一起,刀光斧影,血肉横飞。

没有过去多久,辽军已经败至城下,朝向城中一鬨而散,宋军占领甬道、马道、瓮城与南城门內各处。

“起千斤闸,拉上吊桥!”刘法两只眼睛血红,高声喊道。

接著军兵去闸楼之內,上百人一起奋力摇动绞索,城门的铁闸发出涩耳的“嘎吱”声响,缓缓朝上抬起。

一名宋军队长等不及大闸全部拉上,带著手下便猫腰钻了过去,来至城门后面手起刀落,几下便砍断了粗大的门栓。

隨后他卖力大叫:“来人,开城门!”

又几十名宋军涌上,共同合力,一起推动那沉重无比的包铁城门。

“嘎吱吱!”

伴隨著嘎嘎的巨响,燕京的南城门被缓缓推开,露出了城外早已等候多时的宋军。

宋军看到洞开的城门,顿时发出了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音震天,惊破层云,叫飞鸟都失了魂,一个飞行不稳,跌落了下来。

远处章案一直紧绷的脸上,终於露出如释重负神色,他拔出佩剑,抬臂向前指去,声音沉稳而有力:“全军入城!肃清残敌!”

后方待命的宋军,发出不停吶喊,如同决堤的洪水,朝城门冲走。

铁骑洪流,率先涌入,紧接著,是无边无沿的步卒大军。

南城失守的消息迅速蔓延,东、北、西部分辽军开始放弃城墙,退入城內,试图依託街巷进行最后的抵抗。

章带军马进城,立刻下令往各处城门楼区域绞杀、清理。

刘仲武率领一支精锐,沿著城墙环绕突击,与正在仓皇逃窜的辽军展开激战,辽军惨败,马道和城门洞附近,尸体层层堆积,鲜血流淌成溪。

“追击残敌,搜索街巷!”章再度下令。

这时街巷间不少辽军残兵依託民房巷战,契丹射手躲在房上射箭,被宋军发现后围攻斩杀。

而內城的街口,辽军几名守將率数百残兵结成圆阵,手中的长柄斧与狼牙棒交替挥舞,在做垂死挣扎。

种师中率人挺进,一马当先,长枪如灵蛇出洞,接连挑翻数名辽兵。

他身后的士兵组成盾墙,步步紧逼,將辽军的圆阵压缩得越来越小。

“降者不杀!”宋军士兵齐声吶喊,辽军阵中开始有人动摇,一名年轻契丹兵扔下兵器,却被守將一刀砍死。

“衝进去!”种师中长枪一挑,拨开一名守將的长斧,顺势刺中其胸膛,守將轰然倒地,辽军阵形瞬间溃散。

宋军士兵沿街推进,逐屋肃清藏身的契丹军丁,有的辽兵躲在水缸里面,被宋军士兵掀开缸盖,一刀斩杀,有的则钻进地窖,被烟燻出后束手就擒。

当最后一名辽军残兵放下兵器,燕京城內的廝杀声终於平息,这时阳光透过烟尘,照在满是血跡的街巷之上,宣告了这场註定在青史上刻画重重一笔的战役落幕。

此刻姚古、折可適將大宋旗帜插上燕京城头,断壁残垣间,宋军士兵全部欢呼雀跃,甲冑血跡与尘土,似都成了荣耀之勋章。

燕京城內的血腥杀气在微风中缓缓消散,赵倜身披紫袍,缓步走上城楼,望著脚下的燕京城,目光深邃。

西军诸將环立其后,鎧甲泛著冷硬光泽,他扶著残破的垛口,扫过脚下的城池:“传令各军,严守军纪,不得擅闯民宅,不得劫掠財物!”

“种师道,率部清点战果,登记俘虏与缴获。”

“刘法,带人接管粮仓、军械库,清点物资,妥善看管。”

“折可適,负责安抚百姓,张贴告示,言明我大宋军队秋毫无犯,凡归顺者,皆保其平安。”

诸將领命而去,半晌之后种师道將战报呈递了上来:“殿下,此战共斩杀辽军两万余人,俘虏三万余,缴获战马八千匹,军械无数,粮仓尚存许多粮食。”

赵倜点了点头,带领眾人走下城去,看向那些被俘的辽军,这些辽军残兵衣甲槛褸,脸上满是疲惫与惶恐,早没了往日的气焰。

他自光悠悠,这些军兵里不止是契丹人,还有汉人、渤海人、甚至草原韃靼人,微微沉吟之后下令:“善待俘虏,有伤的予以医治,愿意归乡者,日后发放盘缠,愿意投诚者,编入厢军,严加训练,按大宋正式军餉发放。”

刘法那边这时也传来消息,粮仓与军械库完好无损,器械数万件,粮食十余万石,足够支撑宋军后续驻守。

折可適则带著士兵,沿街张贴告示,並用契丹语与汉语双语喊话,安抚百姓。

起初,百姓们还心存戒备,直到看到宋军士兵秋毫无犯,不仅没有劫掠,反而打扫清理著街道,大声安民,才渐渐放下心来,有胆大的商户甚至打开了店门,小心翼翼继续做起生意来。

此刻大局已定,天色將暮,金色的余暉洒在燕京城的断壁残垣上,宋军开始修补起城墙。

城上大宋旗帜隨风猎猎作响,这座被中原王朝梦寐以求百多年的北方重镇,山前故地,终於在哲宗时代,由燕王赵倜,带领西军名帅章,及一眾当时名將,统帅著悍不畏死的大宋健儿,用血与火,强行攻克了。

百年故梦,悠悠宿愿,自此江山有补,金甌渐全!

夜色垂下,原辽国南京兵马都元帅府內,灯火通明,照如白昼。

此处乃辽国南京析津府最大的军事衙门,原本称为南京兵马都总管府,兴宗重熙四年改名为南京都元帅府。

南京兵马都元帅府的长官通常由南京留守兼领,统率本路军队,负责对大宋的战事,节制都统军司和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司等军事机构。

辽圣宗以后,辽帝通常任命有资格继承皇位者为南京留守,並加封天下兵马大元帅,进一步提升了该衙门的地位和权力。

这时的南京留守,兼都元帅是耶律和鲁斡。

耶律和鲁斡是辽兴宗之子,耶律洪基的同母弟,清寧年间便开始担任南京留守,寿隆元年之后也一直担任此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