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江月年年望相似 一(2/2)
回顾一下过往,记得淮南帮领袖桓典吧?当时曹操刚打完黎阳之战觉得河北很难拿下,结束屯田之前拿淮南帮敲打大家。淮南帮招谁惹谁了?谁没有小动作?就是看失去刘馥淮南帮没兵好欺负!结果桓典气不过自杀。
还有一个人,谯沛集团领袖之一,曹操的合伙人丁冲。河北刚拿下丁冲就喝酒喝死了,丁冲所作所为大家都看在眼里,真的是酒精中毒吗?早不死晚不死,平定河北用不上人家,嫌弃人家碍眼了你直接弄死。
最可惜的就是张绣,纵横天下十数载,一朝不慎被刘琰拿下单杀。他是当时曹操阵营唯二的军事领袖,尸首还没凉透军队就被曹操夺取。
荀彧和曹操是生死交情,共同创业的伙伴,不死一切都好糊弄。他自杀就是告诉天下,曹操是个过河拆桥的人,用你的时候怎么都行,用不上一脚踢开。
过去动别人咱们不吭声,今天能我明天就能动你们,我的亲戚们我的朋友们,桓典、丁冲、张绣和我荀彧,这些曹操昔日伙伴的下场,就是你们今后的下场。
都认为颍川倒台我不倒,曹操能善待我。不错,我荀彧也是这样认为。但是请大家回头看看桓阶混成什么样,丁仪的官位还在原地踏步,张泉空有侯爵名号待遇都不如典满。
没有派系支撑就没有壮大的希望,子孙家族都没有未来,善待我让我活着纯粹是榨取我最后一点价值,我要用行动告诉天下,我荀彧不稀罕施舍。
总结一句,荀彧不是负气自杀!这是他下的最后一盘大棋。这次我魏翱佩服他,总算不耍虚伪遵循真正的个性——自私自利的老损种。
曹操引领一个崭新的新时代,有家族成功就会有家族失败,董承种辑维护旧秩序反曹,郭嘉和寒门就要帮助曹操。权力更迭起起落落历来来就是如此,都知道都明白,士族疯狂壮大力量,就是为了用足够的势力避免沦为弃子。
社会的整体资源有限,你方成长我方就要退让。大家愿意掩盖事实,对真相视而不见有一个前提,新社会给予新贵发展同时不能抛弃旧势力。一点一滴慢慢打压是公认的合理手段,但是绝对不能公开摆在台面上。
因为公开等于打破动态平衡,会给社会舆论造成一种错误认知,新贵会借机加速打压过程,高门第一个失去的就是话语权,曹操还没有能力干预。
“曹操有干预能力。”赵甯摇着头否定,曹操是什么人?说他没有干预能力太扯了。
“曹操的出身决定永远是一个军阀,他只能做忠臣别无选择。”魏翱抬手指向前方冰龙,语气不无遗憾:“普天臣民就如冰封之水无声无力,其上真龙仅此一条。”
“不是,这跟曹操没能力干预有关系吗?”
这话问的好!魏翱打出一个响指,连带你下一个问题一同解答。
曹操是军阀,立身之本是军队。曹操野战军序列分外部和机动两部分,外部两夏侯兵团,曹仁兵团,淮南兵团四大野战军有几个将领出身高门?
机动兵团同样有四个,关中赵俨兵团,许昌留守兵团,邺城主力兵团,乃至防备幽州的张燕兵团,请找一找有没有出身高门的将领!
屯田兵也掌控在曹操手里,各地典农和屯田都尉请照地图一个一个扒拉,出身高门的一个都没有。有出身高门不稀罕去干的原因,但归根究底是曹操不信任高门。
郡国兵才是高门自己的军队,高门把持地方财税,庄园坞堡里的部曲成军很容易,所以曹操在默认郡国兵归高门。长久以来郡国兵不离本乡成为习惯,外人敢进来照死里打,出家乡战斗意志就很难保证。
关中之战算是高门第一次参与重大军事行动,战事刚结束曹操就下令各部回归本郡,就是不给高门军队转变成野战军的机会,哪怕名义上也不行。
动摇谁都可以,唯独不能动摇军队。寒门军队具有压倒性优势,无论做什么曹操都必须考虑寒门将领的立场。如果寒门错误领会曹操意愿以为这是清算的信号,大势就如洪水决堤,曹操有心无力,想要坐稳位子只能听之任之。
荀彧用自己一条命掀翻桌面,露出桌底所有人都在小心翼翼掩盖的事实,这一死等于不给曹操一点机会。要在造成危害之前破釜沉舟,能补救多少就补救多少,不能补救的人或事就干脆毁掉。
首先要做的就是赶紧转移目标,告诉寒门冷静一下,我曹操要打击的不是所有高门,保皇派正好撞到枪口上。我魏翱敢断言,荀彧一定求助过皇帝,皇帝不愿意出面保住颍川,所以荀彧破罐子破摔谁都别想留好。
方才说过荀彧是各方沟通的桥梁,荀彧自杀形势突然变得微妙,首先和荀氏有姻亲关系的司马氏就靠不住。设想一下,一个势力遍及中原,外部还有强力军阀盟友的庞大家族,你表忠诚没用,你有能力造反就该死。
这次贸易纠纷就是动手的前奏,曹操为这一步已经等了很多年。要以为只针对幽州就错的离谱,这是一连串计划的开始,要么不动幽州,既然动幽州就要一次性解决真正的目标——司马朗。
没有司马朗司马家就算彻底被压制,没有司马家,幽州随他去强,再强也没用。统一草原又如何,最多再来一个匈奴帝国。中国有信史纪年以来上千年,没有任何一个草原帝国能够入主中原,威胁程度比里应外合小太多。
赵秉忠,让我们回到此前话题,动摇司马氏幽州是第一步,失去外部助力,司马氏就是剥去壳的鸡蛋,不用落地就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