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我就赶个山,黑熊让我帮它看荔枝 > 第415章 应急预案启动

第415章 应急预案启动(1/2)

目录

国家级项目的获批,如同给整个保护区和农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原本局限于保护区范围内的努力,如今被纳入了更宏大的生态蓝图。

资金、政策、顶尖的科研力量开始向这里汇聚,沉寂的山林仿佛也感知到了这股涌动的活力,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机。

五月,山花烂漫,绿意盎然。保护区边缘,一场规模不大但意义非凡的动工仪式悄然举行,标志着“生态廊道建设”一期工程正式启动。没有喧天的锣鼓,只有工程师、工人和巡逻队员忙碌的身影。

他们将在保护区与北部一片长期封山育林的国有林场之间,依据山势地形,逐步清理人为障碍,补植本土树种,设置野生动物通道,小心翼翼地缝合起这片被道路和人类活动割裂的栖息地。

陆泽站在施工现场不远处的一个高坡上,看着下方有序的作业。

李国涛站在他身边,感慨道:“真没想到,我们这小地方,有一天能参与到这样的大项目中。”

“生态保护从来不是孤岛。”陆泽目光深远,“每一个局部的努力,都是整体网络中的一个节点。现在,我们这个节点,要开始发挥连接作用了。”

动工仪式后,陆泽的工作重心也随之调整。

他需要频繁地与项目专家组沟通,参与廊道设计的优化,协调保护区管理与工程施工的衔接,确保人类活动对核心区域的干扰降到最低。

同时,农场本身的运营、生态旅游的管理、以及保护区内的日常监测,一样都不能放松。

忙碌,但方向前所未有的清晰。

这天下午,陆泽刚从廊道规划会议上回来,还没来得及喝口水,王工程师的通讯就接了进来,语气带着一丝不同寻常的凝重。

“陆先生,母虎有情况。”王工程师顿了顿,“它最近活动范围明显缩小,捕猎频率降低,对那四只已经基本独立的亚成年虎崽也显得有些不耐烦,经常驱赶它们。

而且……它的食量似乎变大了,更喜欢卧在隐蔽、安静的地方休息。”

陆泽的心猛地一跳,一个强烈的预感涌上心头。

他立刻问道:“雄虎呢?它的行为有什么变化?”

“雄虎最近巡逻领地的频率增加了,尤其是在母虎经常休息的区域外围,驱逐其他动物的行为也更加强势。

它似乎……在担任警戒任务。”

听到这里,陆泽几乎可以确定了。

他强压住内心的激动,沉声道:“加强监控,尤其是对母虎常去的几个隐蔽点。我怀疑……它可能怀孕了,甚至临近生产。”

这个消息如同投入湖面的又一颗石子,在核心团队中激起了更大的涟漪。

如果母虎真的再次怀孕,那将是在新的雄虎加入后,华南虎种群自然繁衍的又一力证,其遗传意义非凡!

监控中心立刻调整了重点,数个高清、隐蔽的摄像头被调整角度,对准了母虎偏好的那几处位于岩石缝隙、茂密灌丛下的潜在产崽点。

所有人都屏息以待,等待着那个可能在任何时刻降临的奇迹。

与此同时,那四只即将成年的亚成年虎崽,似乎也感知到了家庭氛围的变化。

它们被母虎频繁驱离核心区域,与雄虎的接触也更加有限。

这种冷落反而加速了它们独立的进程。

它们开始更长时间地结伴在领地边缘活动,甚至偶尔会短暂地越过边界,探索那片正在建设生态廊道的陌生区域。

“这是好事。”陆泽观察着它们的动向,“它们需要开拓自己的领地。

生态廊道如果能及时连通,将为它们提供新的生存空间,避免与父母领地产生直接竞争,也降低了近亲繁殖的风险。”

五月下旬,一个细雨蒙蒙的清晨,监控中心的值班员在反复回放夜间录像时,发出了压抑的惊呼。

画面中,在一个极其隐蔽的、被藤蔓半遮掩的石洞里,母虎侧卧着,身边似乎多了几个极其微小、正在蠕动的小东西!由于角度和光线的限制,看得并不真切,但母虎那小心翼翼舔舐的动作,以及身体下方隐约传来的细微叫声,几乎证实了猜测!

“生了!很可能已经生了!”消息迅速传开。

为了不惊扰产后虚弱且高度敏感的母虎,陆泽下令,除非必要,否则不再调动靠近石洞的摄像头角度,所有观察必须保持最大限度的距离和安静。他们只能通过母虎出入洞穴的频率、捕猎行为以及远处捕捉到的极其微弱的幼崽叫声,来判断里面的情况。

雄虎的表现堪称“模范丈夫”。

它承担了大部分的捕猎和巡逻任务,将猎物带回放在洞穴附近,然后默默离开,由母虎自行取用。

它警惕地守卫着洞穴周边,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引起它的高度关注。

那四只亚成年虎崽似乎也明白发生了什么,它们远远地绕开那片区域,不再靠近。

几天后,趁着母虎短暂离开洞穴进食的机会,一个精心调整过角度的远程摄像头,终于捕捉到了稍显清晰的画面——母虎回到洞穴,小心翼翼地叼起一只毛茸茸、身上带着模糊条纹的小家伙,轻轻调整着位置。

虽然只是一闪而过,但足以确认,新生命确实降临了!

“目前观察到的,至少有一只。”王工程师汇报着,声音里充满了喜悦,“从母虎的体态和照顾行为来看,很可能不止一只,但具体数量还需要进一步确认。”

无论如何,华南虎家族添丁进口,已是铁一般的事实!整个团队都沉浸在巨大的喜悦之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