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封后大典(1/2)
改革推进到第三个月,各地传回的消息都不错。
土地清查进行得很顺利,隐瞒的土地被查出来后,分给了无地的百姓。
水利设施也在紧锣密鼓地修建,虽然进度不快,但总算是有了起色。
至于学堂,倒是遇到了些阻力。
不少地方的百姓不愿意送孩子去读书,尤其是女娃。
“读书有什么用?还不如在家干活。”
“女娃子读书?笑话!将来还不是要嫁人。”
这些话传到沈诗琪耳朵里,她也不生气。
“慢慢来,总有人愿意试试。”
她让礼部下了通告,凡是送孩子上学的,朝廷每月补贴米面。
这一招果然奏效。
不到半个月,各地学堂的学生就多了起来。
沈诗琪看着奏报,满意地点头。
“百姓不是不愿意,只是生活太苦,顾不上。”
“只要让他们看到好处,自然愿意配合。”
叶青在一旁附和:“陛下英明。”
沈诗琪放下奏折,忽然问:“青州那边怎么样了?”
叶青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
“回陛下,青州一切安好。太后娘娘和皇后娘娘都安好。”
“小公主也长得很快,如今已经会爬了。”
沈诗琪听到这话,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是么。”
她站起身,走到窗边。
“迁都的事,准备得怎么样了?”
苏令宜立刻禀报:“工部已经在着手准备。”
“依照陛下吩咐,青州那边正在原有行宫基础上扩建。”
“预计半年后便能完工。”
沈诗琪摇头:“太慢了。”
“加派人手,不必过于豪奢,三个月内必须完工。”
“是!臣这就去办!”
三个月后。
青州的宫殿如期完工。
沈诗琪当即下旨,迁都青州。
朝野震动。
那些本就在青州有根基的官员,迁都对他们来说是好事。
只可惜了那些在京城盘根错节的权贵,离开京城,意味着要舍弃很多东西。
可圣旨已下,谁也不敢公然反对。
只能暗地里嘀咕几句。
“好端端的,为何要迁都?”
“京城龙脉受损,青州才是真龙所在。这话都传了大半年了,你还不知道?”
“我看啊,陛下就是想要避开楚家,本就是另立炉灶,自然是选个自己合心意的处所。青州乃龙兴之地,自是顺理成章。”
“嘘!低声些!”
沈诗琪对这些议论充耳不闻。
她只想快点见到小媳妇和乖女儿。
距离上次见面,已经快半年了。
信是每隔几天就有一封,可哪里比得上真人?
更何况,昭昭现在都会爬会闹了。
她已经错过了太多昭昭成长的重要瞬间。
她不想再继续错过了。
迁都的队伍浩浩荡荡,从京城出发,一路向北。
...
...
半月后,青州城门口。
顾晗抱着昭昭,站在宁氏身边。
小家伙穿着新做的蓬蓬裙,粉嫩嫩的,可爱极了。
“娘啊,啊啊啊!”
昭昭指着远处的队伍,一脸正经说着婴语。
顾晗笑了:“那是你爹爹回来了。”
昭昭眨了眨眼睛,似懂非懂。
宁氏站在一旁,脸上也带着笑。
“总算是回来了。”
“可不是。”顾晗叹了口气,“这半年,可真是熬人。”
宁氏瞥了他一眼:“信里天天喊着想她,怎么不见你去京城?”
原本宁氏的想法是,最好是让顾晗也一道回到京城,登基大典和封后大典同时举办。
可惜儿媳妇是个有主意的,直接拒了。
顾晗干笑:“我这不是得带孩子嘛。”
“昭昭还小,经不起折腾。”
再说了,反正是要迁都的嘛。
封后大典,无非就是个大一点的婚宴,在哪办不是办。
宁氏无奈的笑笑,没再说话。
队伍越来越近。
顾晗抱着昭昭,站直了身子。
远远地,他看到了那辆龙辇。
黄色的帷幔随风飘动,隐约能看到里面的人影。
顾晗的心跳得很快。
半年了。
整整半年。
终于要见面了。
龙辇停在城门口。
苏令宜翻身下马,上前掀开帘子。
沈诗琪走了出来。
身着龙袍,头戴冠冕,威严肃穆。
看到顾晗的那一刻,脸上的表情立刻柔和下来。
“小晗。”
顾晗抱着昭昭,快步上前。
“你总算回来了。”
沈诗琪伸手,轻轻摸了摸昭昭的小脑袋。
“昭昭,还认识爹爹吗?”
昭昭歪着头看了她半天,忽然咧嘴笑了。
“啊啊!”(婴语:翻译:爹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