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都重生成世子了,朕稀罕当皇后? > 第382章 是这样啊

第382章 是这样啊(1/2)

目录

顾晗着实过了几天舒心日子。

自从劝住了婆婆,停了行宫计划,他感觉压在心头的一块巨石终于被挪开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他每日挺着还不算明显的肚子,在青州的各大仓库与码头间溜达巡视,看着一袋袋粮食、一箱箱药品和一车车崭新的农具被装船,心中充满了参与一项伟大事业的豪情。

这才是对的。

这才是他和老公都想做的事。

只可惜这份好心情并没有持续太久。

他很快就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

规模太大了。

大得超出了救灾的范畴。

青州府库的存粮几乎被搬空了一半,运粮的船队从码头排出,首尾相接,几乎堵塞了整条运河。

除了粮食,还有大量的铁器、布匹、种子,甚至还有几台样式古怪的机器,看着有些眼熟。

最让他感到不安的,是那些被派遣南下的人。

学政堂的科目是他亲自定下的,每年的优秀人才他也都眼熟。

三百多名从青州学政堂毕业的顶尖人才,被分批送上了南下的船。

这些人里,不仅有农学翘楚,还有法学、医科、工科、商科的佼佼者。

他们意气风发,讨论的不是如何分发粮食,而是如何在当地建立全新的户籍与税务系统、推行青州新法、组建地方民兵自卫队以防盗匪。

这哪里是去救灾?

这是去殖民!

顾晗立刻找到宁氏。

“母亲,我们是不是派了太多人手南下?这几乎是把咱们青州一半的骨干都派出去了,万一有什么变故……”

宁氏从舆图上抬起头,脸上依旧是那副慈爱的微笑。

“好孩子,你的担忧很有道理。”

她走到顾晗身边,轻轻扶着他的手臂,指着舆图上那些被朱笔圈起来的州府。

“可你想过没有,那些地方烂到了什么地步?官府腐败,劣绅横行。我们若是只送去钱粮,不出三日,便会被那些硕鼠蛀虫瓜分殆尽,一个铜板都到不了灾民手里。”

“我们必须派去我们自己的人,信得过的人,有能力的人。他们不仅要把粮食亲手发到每一个灾民手中,还要把那些贪官污吏、地主劣绅从百姓身上拔下来!”

“我们不止要给他们饭吃,还要教他们如何耕种,如何经商,如何识字,如何保护自己。我们是在给他们活路,给他们一个新的选择。”

宁氏笑眯眯道:

“这才是真正的仁德,是釜底抽薪,是为万世开太平。难道你不想看到那样的景象吗?”

顾晗:“……”

他无言以对。

宁氏继续道:“好孩子,这还是和你学的呢,年前你派去其他州府的人才做得就很好。”

顾晗汗都要下来了。

是的呢。

他之前的确这么做过。

可是,可是!

他可没有半点想要造反的想法啊!

单纯的就是为了让其他州府的百姓也学着青州的模式过上好日子。

可如今自家婆婆做了同样的事情,他突然觉得哪儿哪儿都不对味了。

难道他一开始就做错了?

就在顾晗陷入自我怀疑时,京城的消息与江南的急报几乎同时抵达。

夏帝果然拿不出一分钱来赈灾。

他非但没有开国库,反而下了一道圣旨:命受灾各省自筹粮款,并加征祈福税,美其名曰为天下消灾。

此事交由二皇子与三皇子共同督办。

这两个皇子也是不知民间疾苦,一个赛一个的狠,在搜刮钱粮上那叫一个争先恐后,尤其是二皇子,短短十几日之内,派出去的酷吏就闹出了不少人命官司。

官逼民反,本就沸腾的民怨彻底被点燃,小规模的民变此起彼伏,整个南方已然成了一锅滚油。

这道消息让顾晗出离愤怒,他第一次觉得,夏帝这个皇帝真是死不足惜。

而宁氏,只是平静地将那份奏报放到一旁,淡淡地说了一句。

“时机到了。”

顾晗还没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另一封来自江南的密信就被送到了他的手上。

是青州派出去的人,以青州商队的名义进入灾区后,传回的第一份详细报告。

他们完全没有和任何官府接触。

而是直接深入民间,以工代赈,开仓放粮,迅速笼络了第一批流民。

他们带来的不仅仅是粮食,还有医生、工匠和先生。

免费的汤药,锋利的农具,甚至还有教孩子们读书的临时学堂,让绝望中的灾民看到了神迹。

“……商队护卫队已与当地乡绅联合,组建乡勇团,负责维持秩序,保护粮仓。民众感激涕零,称我等为‘青州来的活菩萨’,凡我等所到之处,灾民闻风而动,纷纷奔走相告,抛弃原籍,前来投奔。”

“当地官府形同虚设,府衙门可罗雀。百姓只知有青州,不知有朝廷。”

顾晗的手指攥紧了信纸,心凉得很。

活菩萨的善名算是被坐实了。

是他,提议去救灾的。

是他,一手促成了这个计划。

在外人眼里,这一切,都是他这位以仁德闻名的少夫人的手笔。

他亲手点燃了这把火,还浇上油,现在火势已经蔓延开来,燎原之势一往无前。

他不是在掌舵,他是那艘贼船本身。

“怎么了?脸色这么难看。”

宁氏对顾晗的状态很是上心,关切的问道。

“没什么,母亲。”他勉强挤出一个笑,“就是看了些灾区的惨状,心里难受。”

宁氏的脸上看不出什么情绪,只是平静地将另一份情报递了过来。

“看看这个,或许能让你好受些。”

顾晗疑惑地接过,展开一看,眉头皱得更紧。

是关于京城动向更详细的版本,洪家书局寄来的。

二皇子和三皇子斗法之事连累了不少人,已经有部分地方产生了小规模的冲突,求援和请求降税救灾的折子通通被夏帝无视。

夏帝更关心两个儿子筹钱的进度。

“他疯了?”顾晗脱口而出。

“他没疯。”宁氏语气近乎冷酷,“只是不在乎。在他眼里,南方的百万灾民,远不如他道观里的一块砖,丹炉里的一味药来得重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