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大秦电力(1/2)
新的策略一旦形成,就要向皇帝陛下和与战略有关的人通气。蒙恬将自己战略思想写成条陈,和赵芃联名。以密电发给长安的皇帝和巩邑的张诚。
给皇帝,是要取得皇帝的授权。这么大的战略,还要并吞西方的月氏等国家,瞒过皇帝是不行的。
给张诚,是要取得张诚的支持。军粮、军装、车辆、燃料、军械、弹药。大秦的军队已经和始皇帝时期完全不一样了。对物资消耗极大,没有张诚这个工业体系的支持,只怕秦军走不了那么远的路。
这份密电绕过了御史府、丞相,而是直接发到未央宫的那个皇帝自己掌管的未央宫电讯处。
皇帝准许了蒙恬和赵芃的战略,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说到用兵打仗,自己离蒙恬差得远。如何确定目标,如何寻找战机,这都是在外面的大将军的事情。
大秦领土之内,虽然说不上四海升平,但是至少没有什么真正的反抗者。按照和张苍反复讨论,确定了复兴初年的国策是广开民智、普及教育,把大秦皇帝的荣光、大秦律法的威严、大秦制度的优势,通过无数郡县的学堂普及下去,令黔首百姓都知道敬畏律法,配合朝廷的政策,享受难得的和平时光。
鼓励农桑,让人民可以富足,普及教育,让人民能够知礼守法,未央宫大殿上的这张龙椅就稳当!
只要目前军事工业和财政体系能支撑得了蒙恬的大军,那就一路向西,打出一个万里疆土又能如何?
皇后亲身示范,鼓励全天下的人都使用农业机械。农机和化肥的使用,让粮食产量不断提高。这是张村发展经历过的一个阶段。农业机械能极大提高效率、化肥能极大提高产量。然后就能解放出无数劳动力,可以大搞公共建设,修道路建码头,也可以让更多农人有机会去做工。做工才能创造更多的财富。这是赵杏儿坚持的方向。
在桂林的投资,已经见到回头钱了。投资的时候,只是被张诚夫妇鼓动、忽悠,相信了白糖这东西必然会赚大钱。现在才体会到这东西到底有多赚钱!
有一个桂林糖厂,皇帝都觉得自己在北方的万顷良田和无数庄园的收入都不香了。皇家完全可以不需要靠税收就能过的极其富足。
有了这笔钱,皇帝下令,整个未央宫每一间房都安装电灯。发电厂专门引了一条管道,引入未央宫,为未央宫全面提供供暖服务。一年有六个月时间,未央宫都有暖气用。
这是两个浩大的工程。也是两个吞金兽,但是在糖厂的利润支持下,之前捉襟见肘的未央宫,这会儿可就轻松定下了这两项工程。
未央宫的电力需求和电灯需求,一个大订单就砸到了胡玄的电灯厂。这笔订单进一步降低了电灯的成本,未央宫的示范作用,也让长安城兴起了对电灯的疯狂追捧。
李灵告诉张诚一个好消息:“灯泡厂虽然负债还很高,但是已经止住亏损,开始有盈利了!”
张诚表示祝贺,直到李灵和胡玄一直在经营上承担巨大的压力。这种负债换一个大商行,能活活把掌柜的压死,难为李灵每天都能神态自若的处理各项事务。现在看来,李灵也只是掩饰、只是硬撑。
电力和电灯的好处,被越来越多的人看到,洛阳县令亲自拜访巩侯,申请巩邑发电厂送电到洛阳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