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贵人的委托(2/2)
这些机缘到底是什么呢?
怎么才能得到这样的机缘呢?
朱家是一个有头脑有野心的人,在洛阳落脚以后,特地打听了巩侯的身世背景,反复琢磨,觉得自己和巩侯身世颇有几分相似:一样是身家平凡、一样是白手起家、一样是靠个人努力赢得了世人尊敬,甚至可以在长安出入贵人宅邸……
就只是……
自己也曾冒着性命的风险,才能略有薄名,靠着心机和手腕,在这落水河岸经营了这个脚行,一年也才只有几百万钱的收入……比起巩侯来,还是差的很远啊!
还因为韩信在长安遇刺的案子,自己不得不躲出长安,离开那些贵人的庇佑,也失去了许许多多贵人的关系。
人和人的差异怎么就这么大呢?
不过随着自己在洛阳站稳脚跟,自己已经又和长安的贵人取得了联系,前几天,贵人派了身边人到洛阳来,和自己一番问答,显然很满意,就又给自己新的任务,还放下一大笔黄金。
多年来朱家习惯了给人摆平麻烦。越是大麻烦,收取的费用就越多。但是给出这么大代价的主顾,迄今也只有这么一个。
酬金如此之大,当然是因为这麻烦太大。
大到自己都头脑发懵的地步……
长安的这些贵人玩的太大了。
当然,人家也不是要朱家亲自动手,就只是要朱家负责外围的一些活动,做一点侦查、做一点配合。
不过仍然是麻烦啊!
在朱家的脚行,最近最主要的活计就是粮船。
巩邑的新麦已经收获,这些新麦装在巨大的麻袋里,送上2000石的大船,这些船沿着洛河进入黄河,顺黄河而下,据说是在巨鹿郡黄河出海口再换船装到寺工新造的大海船上,运往番禺。
这是输送给南征大军的军粮。
商人们常说,百里不贩樵、千里不贩籴。如果肩挑手提,粮食这种东西贩运到几百里外,运费高昂。哪怕使用牛马车辆运送粮食,也没有运送到千里之外的。但是如果走水运,同样的距离,据说运费只抵陆路的二十分之一。尤其是东去的航船,顺水而下,几乎不费任何力气。自从大军南下开始,从洛阳开出去的粮船就没有断过。大军在万里之外,也能吃到来自河南郡的麦子。
数百万石的麦子,要在一个月时间全部运出洛阳渡口。
这些粮食就是大军的命脉。
朱家在账册上撕下一张纸条,写下几行字。这一天傍晚,朱家来到洛阳县衙后身的一条窄巷,趁着四下无人,把这张字条塞到一棵老树的树洞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