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炮击(1/2)
新式的楼船比始皇帝时代的楼船大了一倍,一排数十艘巨船,在珠江上列阵,本就给番禺守军巨大的压力。这样大规模的船队,就算直接一次运送五万人渡江,也不奇怪。
现在,是蒙恬中军并没有登船,只是船队横陈在珠江之上,在江心抛锚。
眼力好的人,还能看到主将的旗舰上,矗立着“蒙”、“周”的大旗。
赵佗也盯着这艘旗舰看。
南越国对楼船这种巨舰并不陌生,当初任嚣、赵佗南下,就使用了大量的楼船。无论是运兵、渡江、运粮,巨大的楼船都表现出非常强悍的性能,甚至在水急风浪大的江上,楼船都相当稳定,乘坐楼船也不易出现什么晕船呕吐的现象。
船只要大,就稳。
只是,过去的楼船,没有今天的楼船这么大,更没有这么快。
楼船从珠江口开进来的时候,赵佗看得很清楚,这种巨船速度甚至比那些狭窄的艨艟、赤马、走舸都要快得多。甚至有一种乘风破浪的感觉。
南越在水上的兵船尝试拦截,但是楼船巨大的撞角轻易就能破开拦截的舰船。即便有舰船撞到楼船,破开楼船侧腹。打穿一个洞,那艘船也不曾因为浸水下沉!
有古怪。
秦军的楼船船帮高大,船身沉重,无论是跳帮作战还是对撞,南越的船都比不上秦军的船。
什么时候,秦军这么擅长水战了?
赵佗忽然觉得,当初陆贾来的时候,自己应该多留陆贾一段时间,陆贾提出来的条件,自己也应该认真考虑一下。至少,不能那么仓促就拒绝了扶苏的建议。
但是兵临城下,哪还有再谈的机会了?蒙恬周勃这些武夫,带了这么多巨舰,难道是三言两语能打发的吗?
正发愁呢,江心的巨舰居然已经被水兵们脱去炮衣,准备发射了。
赵佗从未见过铁炮,看到船上的水兵掀起一块块棕色的油布,露出黑漆漆的炮口,还不明白水兵们在做什么。只是直觉觉得这些漆黑的炮口不详。
下一刻,水军们已经用火把点燃了这些铁炮的印信,一团团烟雾升起,然后就听到巨大的声响,这声音连滔滔的珠江水都遮掩不住。
如果张诚或者巩邑理工大学的同学在这里,就会告诉赵佗——你先看到烟雾后听到声音,这是一个典型的物理学现象,就是说光比声音传播速度更快。
当然,此刻没有人给赵佗上物理课,赵佗眼看到炮管中闪耀着火光,升腾起白烟,然后就有弹丸从火炮中射出。
数百门铁炮在楼船上齐射,后坐力震得楼船也向后剧烈的晃动起来。
蒙恬就扶着最顶层舱室的围栏,努力稳定下身体,尽力保持大将军的威严。
数百颗弹丸,就落在番禺城城墙之上,有守城的士兵直接被洞穿胸腹、砸掉头颅的,也有弹丸直接击碎矗立在城墙上的旗杆的……
紫色的南越大旗就这样落到了城下,沾满了泥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