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六岁儿童一次杀了40个匈奴人 > 第84章 皇帝在忙什么?

第84章 皇帝在忙什么?(2/2)

目录

在前朝的时候,各地的公文送到咸阳以后,是直接送到御史府,御史府的工作人员进行分类,柱下史对文件的轻重缓急进行判断,提出处置意见后转给丞相府,丞相对文件进行分拣批阅后,呈送皇帝,皇帝对丞相的处置过目,然后批阅执行。

丞相才是管理天下的核心办事机构。皇帝的审核,相当于是对丞相处置的一个检查和背书——重要的事情皇帝不能不了解,丞相的处置就已经代表朝廷的意志,皇帝的签字只不过赋予这个处置一个最终的合法性。

但是扶苏的这个小秘书班子,正在直接接收来自帝国神经末梢的信息,并且正在建立一个数据库,皇帝通过这个数据库,能够对帝国的运转有更细致的了解。皇帝的这些了解绕过了丞相府,当丞相再递交文件的时候,皇帝不再是只依靠丞相对帝国运转进行了解,甚至可以透过这个数据库,皇帝能独自进行判断,对丞相的处置进行修正。

这体现了对帝国行政系统的不信任。

可是新皇帝有义务相信帝国的行政系统吗?

扶苏本身就是帝国行政系统的受害者。赵高李斯两个人就能整出一份圣旨,送到上郡,直接宣布赐死扶苏。

这个事件证明了,帝国行政系统是很容易绕过皇帝本人,去推动一些皇帝本人也不赞同的事件的。更揭示了,帝国行政系统本身就存在着对皇帝本人隐瞒信息的能力和意图的。

经历了秦末的动荡,皇帝当然有理由不相信行政系统。当然希望自己能抓住一部分力量,能够绕过丞相-御史府这个体系,了解帝国真实的情况。

不只是皇帝在做这样的事情,计相赵杏儿实际上也在做同样的事情。

计相府统的末端是帝国各个县的县丞,县丞每日要上报钱库、粮库、物资库的各项数据和重要的调动使用信息。所有数据变化也建立起一个超级详细的大账。可以说,赵杏儿对各个县的库存情况、日常用度、人口变化、应收税款和灾害情况的了解,也已经超出丞相府。

虽然看不出赵杏儿有插手帝国行政事务的动作,但是做过多年柱下史的张苍深知,谁掌握了数据,谁就能掌握帝国的运作,眼下御史府的柱下史,除了对往来文件有所了解之外,说能力、说对帝国的把握,可是远远不如。

有感于陈胜吴广起事,各地县令郡守先后追随,从体制内给帝国沉重的一击,张村的核心层早就有共识——帝国的官吏对帝国并不忠诚,需要一种教育、一种训练,来提升占领区对皇帝和朝廷的认同,需要提升地方官员对朝廷的忠诚和依赖。这件事的推动也只能由扶苏来进行。

扶苏正在指使叔孙通进行一个“皇帝崇拜”的工程建设,要通过童谣、故事、口诀、行为考验等等,强化全天下的百姓——尤其是齐楚之地的占领区的百姓对皇帝扶苏的崇拜。要让各地的百姓知道,皇帝是一个心怀百姓,犹如百姓父母的伟大的君王,世间的任何不公,如果你告诉皇帝,皇帝都会倾听,并且为你主持公道。

张苍觉得叔孙通这个人很脏,叔孙通现在在干的活很脏。但是张苍却没办法去反对和指控。

搜集情报、教化天下,皇帝在忙这么重要的事情,哪里有闲工夫去接见南方不臣之地的百越的一个军阀的大儿子?

赵仲始就这样被晾在了馆驿。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