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丝线编织(1/2)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棂洒进房间,沈若兰已经穿戴整齐,准备前往周玲珑的秀艺坊开始她的第一天工作。这是来到杭州后的第十天,她终于要重新拾起自己的事业,这让她既兴奋又忐忑。
\"娘亲,我也要去!\"沈清韵穿着一身粉色的小袄裙,站在沈若兰面前,小脸上满是期待。
沈若兰蹲下身,轻抚女儿的脸颊,\"好啊,今天娘亲带你一起去。不过,你要答应娘亲,在那里要乖乖的,不能打扰大家工作,好吗?\"
沈清韵用力点头,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我会很乖的!我可以带着小画本去吗?我想给玉凤姐姐画一幅西湖的画。\"
沈若兰微笑着点头,\"当然可以。去准备一下,我们一会儿就出发。\"
用过早餐,沈若兰牵着女儿的手,在李妈的叮嘱声中出了门。春日的西湖边已经游人如织,沿着湖畔的小路,远处的雷峰塔在晨雾中若隐若现,近处的柳树轻拂湖面,一派诗情画意。
\"娘亲,西湖真美啊!\"沈清韵蹦蹦跳跳地走在前面,不时停下来指着湖中的景色,小脸上满是惊叹。
沈若兰微笑着点头,\"是啊,杭州的西湖是天下名景,自古以来就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说法呢。\"
\"天堂是什么样子的?\"沈清韵好奇地问道。
沈若兰思索片刻,\"天堂应该是一个无忧无虑,人人都能自由、快乐生活的地方吧。\"
沈清韵歪着头想了想,\"那杭州就像天堂一样啦!我在这里很快乐,娘亲也很开心,对不对?\"
沈若兰心中一暖,轻抚女儿的发丝,\"是的,宝贝。只要有你在,娘亲去哪里都很开心。\"
不知不觉间,两人已经来到了秀艺坊门前。推开门,周玲珑正在一楼接待一位客人,看到沈若兰和沈清韵,她的眼中闪过一丝喜悦,但很快就恢复了职业的微笑,继续与客人交谈。
沈若兰牵着女儿安静地站在一旁,等待周玲珑忙完。趁着这个空档,她仔细观察着秀艺坊的布置和展品,发现与上次来时相比,店内又多了几幅新的绣品,风格各异,但都精美绝伦。
\"沈夫人,小姐,你们来啦。\"周玲珑送走客人后,迎了上来,\"今天人不少,正好需要帮手呢。\"
沈若兰点点头,\"周小姐尽管吩咐。\"
周玲珑蹲下身,与沈清韵平视,\"小姐今天也来啦?正好,二楼有个小房间,里面有些画本和故事书,你可以在那里画画或者读书,好吗?\"
沈清韵害羞地点点头,小手紧抓着母亲的衣角。周玲珑微笑着站起身,\"我让小丫鬟带小姐上去。今天店里来了些新客人,我希望沈夫人能帮我接待一下。\"
沈若兰有些惊讶,\"我刚来,对店里的情况还不太熟悉,怕接待不好客人。\"
周玲珑自信地摇摇头,\"沈夫人不必过谦。您在上海经营绣坊多年,阅历丰富,待人接物必定周到得体。而且,您的绣技精湛,对各种风格的绣品都有深入研究,最适合接待那些对绣艺有真正了解的客人。\"
听到周玲珑如此信任自己,沈若兰心中一暖,点头应允,\"那我会尽力的。\"
安顿好沈清韵,周玲珑带沈若兰简单介绍了店内的布局和商品,以及基本的接待流程和价格策略。沈若兰认真聆听,很快就掌握了要点。
\"沈夫人果然聪慧过人,一点就通。\"周玲珑由衷地赞叹道,\"今天主要有两类客人:一是本地的贵妇人,她们多是来挑选礼品或者家居装饰的绣品;二是从外地来的商人,他们对我们的新式绣品很感兴趣,希望能大批采购,运往南洋或者欧洲。\"
沈若兰点点头,\"我明白了。不过,那些商人是要批量生产吗?我们的绣娘能满足需求吗?\"
周玲珑神秘地一笑,\"沈夫人果然一针见血。确实,目前我们的绣娘数量有限,无法满足大批量的订单。但是......\"她压低声音,\"我已经在城郊建立了一个小型工坊,专门培训绣娘,为的就是能接这样的大订单。\"
沈若兰惊讶地看着周玲珑,没想到这位看似文静的小姐,商业头脑如此精明,早已布局未来。\"周小姐真是深谋远虑,令人佩服。\"
周玲珑谦虚地摇摇头,\"我只是看准了市场的方向。传统的绣品虽然精美,但市场已经趋于饱和。而那些融合了东西方元素的新式绣品,在国际市场上却大有可为。\"她看着沈若兰,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沈夫人在上海的经验和眼光,正是我们所需要的。\"
沈若兰感受到周玲珑的诚意,心中更加坚定了要在这里重新开始的决心。\"周小姐放心,我一定尽我所能,为秀艺坊贡献自己的力量。\"
两人相视一笑,一种默契在无言中达成。
这时,店门被推开,一位身着华贵的妇人走了进来,身后跟着两个丫鬟。周玲珑连忙迎上前去,\"杨夫人,您来啦。\"
沈若兰听到\"杨\"姓,心中不由一紧,但很快就镇定下来。杨是常见姓氏,不必过于紧张。
\"周小姐,听说你这里新来了几幅融合西洋风格的绣品,我特意来看看。\"杨夫人一边说着,一边环顾四周。
周玲珑微微一笑,\"杨夫人果然消息灵通。这位是我们的新伙伴沈夫人,她在绣艺上颇有研究,尤其擅长融合东西方风格的作品。\"
杨夫人这才注意到站在一旁的沈若兰,上下打量了一番,\"原来是沈夫人。久闻大名,今日一见,果然气度不凡。\"
沈若兰微微福身,\"杨夫人过奖了。不知杨夫人喜欢什么样的绣品?\"
杨夫人思索片刻,\"我喜欢那种既有中国传统韵味,又带着几分西洋时尚的作品。下个月我要举办一个花园派对,想找些新颖的装饰品。\"
沈若兰心中了然,立刻引导杨夫人来到一处展示区,那里陈列着几幅融合了东西方元素的花鸟绣品。\"这几幅作品或许符合杨夫人的要求。它们保留了传统花鸟画的意境,但在色彩和构图上借鉴了西方的技法,更加鲜活生动。\"
杨夫人仔细观察着这些绣品,眼中闪过一丝赞叹,\"确实精美。这种风格很新颖,在杭州还没有流行起来。\"她看了看价格,微微皱眉,\"就是价格有点高。\"
沈若兰不急不缓地解释道:\"这些作品都是我们的绣娘一针一线手工绣制的,从设计到完成,少则半个月,多则一个月。每一幅都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品,价格自然比普通的绣品要高一些。\"
杨夫人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沈夫人说得有理。艺术品自然有其价值。\"她指着其中一幅描绘西湖景色的绣品,\"这幅我很喜欢,就它了。对了,下个月的花园派对,我还需要些小一点的装饰品,不知道能否定制?\"
沈若兰看向周玲珑,后者点头表示可以。\"当然可以,杨夫人可以详细告诉我们您的需求,我们会为您量身定制。\"
杨夫人满意地点点头,开始详细描述她的需求。沈若兰认真倾听,不时提出一些专业的建议,很快就赢得了杨夫人的信任和赞赏。
谈妥了订单,杨夫人满意地离去,周玲珑欣喜地看着沈若兰,\"沈夫人果然深谙待客之道,一个上午就接了一笔大订单。\"
沈若兰微微一笑,\"这多亏了周小姐的信任。不过,这些定制的小件,我们的绣娘能按时完成吗?\"
周玲珑自信地点点头,\"这个不用担心。我们在城郊的工坊有充足的人手。\"
正说着,店门又被推开,这次是一位穿着西式服装的中年男子,看起来像是个商人。
\"老板在吗?\"男子操着一口带南方口音的普通话,环顾四周。
周玲珑迎上前去,\"先生您好,我是店主。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的?\"
\"我姓吴,从广州来的,专做南洋一带的贸易。\"吴先生直截了当地说道,\"听说你们这里有融合了西方风格的新式绣品,很受洋人喜欢?\"
周玲珑点点头,\"是的,我们确实有这样的作品。\"她示意沈若兰,\"这位是我们的合作伙伴沈夫人,她在这方面很有研究。\"
沈若兰上前一步,\"吴先生您好。我们的新式绣品确实融合了东西方的元素,无论是在构图、色彩还是主题上,都更加符合洋人的审美。\"
吴先生眼前一亮,\"能给我看看样品吗?\"
沈若兰引导吴先生来到一处专门展示出口绣品的区域,那里陈列着一些明显带有西方风格的作品:有描绘西方建筑的,有融合了西方人物的,还有一些西方常见的花卉和动物题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