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将帅之才(1/2)
郎月川的话语如同在暗流汹涌的湖面投入一颗定石,虽未平息所有波澜,却暂时划定了争论的边界。
他将褚英传那惊世骇俗的“弃守”之策,从纯粹的理念之争,拉回到了需要具体谋划的现实层面。
议庭内灼热的空气似乎冷却了几分,但那份沉重的压力,却更加精准地落在了褚英传的肩头。
褚英传深吸一口气,他能感受到父亲那依旧锐利如刀的目光,熊震那混杂着期盼与恐惧的复杂注视,以及狼王那深不见底、静待下文的审视。
他知道,仅仅提出方向远远不够,他必须用缜密的细节,将这看似“懦弱”的撤退,编织成一张足以困住雄狮的死亡之网。
他向前微踏一步,身形在跳跃的火光中显得更加挺拔,声音沉稳而清晰,开始勾勒撤退路线的骨架:
“陛下明鉴,父帅、熊王陛下所虑极是。
撤退,绝非溃逃,而是一场有序的战略转移,其目的在于保存我军主力,并将未来的战场,塑造成利于我而不利于敌的形态。”
他转向一侧墙上那幅巨大的、标注着无数符号的北境军事地图,手指精准地点在代表熊穴城的标记上。
“第一步,撤退序列。当以伤员、重要工匠及非必要文职人员为先,
由熊灵族熟悉地形的部队护送,沿官道分批、分时段向相思泉转移。
此举可示敌以弱,麻痹辛霸,使其误判我军意图,或以为我军心涣散。”
他的手指沿着地图上的线条向北移动。
“第二步,主力梯次阻击。
由我狼族轻骑与熊族精锐斧兵混编,组成数支机动灵活的阻击兵团,
依托熊穴城以北的‘黑森林’、‘断脊峡谷’、‘咆哮河渡口’这三处天然险隘,
进行梯次防御、节节抵抗。不求歼敌,
只求最大限度地迟滞敌军先锋,消耗其锐气,并精确探查其主力构成与进攻节奏。
每一处阻击点,坚守预定时间后,即行后撤,与下一道防线汇合。”
他的手指最终重重地点在了地图最北端,那片被标记为狼国边境的区域——相思泉。
“第三步,也是最终目的,稳固相思泉防线。”他的目光扫过众人,
“相思泉并非孤城。其地依山傍水,饮雪按我的方略经营至今,早已构筑起纵深的防御体系——
‘狼牙’、‘鹰喙’、‘熊掌’三大主堡互为犄角,其间暗道、壕沟、陷坑、箭塔林立。
我军主力后撤至此,并非龟缩防守,而是以此为核心,配合外围游击,形成一个巨大的血肉磨盘。”
他看向熊震,语气带着一种令人信服的坚定:
“进王陛下,放弃土地是痛苦的,但请相信,这只是暂时的。
我们的撤退,会将辛霸的大军引入一个尴尬的境地——
他们兵力占优,却在我熟悉的边境地带无法完全展开;
他们补给线漫长,需要分兵守护,处处设防,而这漫长的补给线,将成为我们游击队最好的猎场!”
接着,他转向褚百雄,目光坦然:“父帅担心战火波及国境,永无宁日。
然而,正因在家门口作战,我军将士保家卫国之志将更为坚定,地形熟悉,补给相对便利。
相反,辛霸劳师远征,人地两生,久攻不下,其师必疲。
届时,主动权将悄然回到我们手中。”
最后,他迎向狼王深沉的目光,说出了最关键的部分——那“待机而动”的“机”在何处。
“至于陛下所问的‘战机’,”褚英传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其一,在于辛霸后勤。
我已查明,狮灵国此次倾力出战,国内存粮支撑如此规模的大军长期在外,极限应在五到七个月之间。
只要我们能在相思泉一线坚守超过四个月,其后勤压力将急剧增大,军心必然浮动。”
“其二,在于狮灵国内。”他压低了声音,却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
“狮灵王后谷烟穗虽已被我们带出,但其旧部势力仍在。
大执政官枫怜月所代表的圣灵教会,与辛霸代表的王权之间,并非铁板一块。
辛霸长期在外,国内权力必然出现真空。
我们或可设法,与某些……‘潜在的盟友’取得联系。”
他没有明说,但在场几人都明白,这指的可能是那位曾赠与他“述灵之刃”、身份神秘的馨馨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