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防范未然直挑明(2/2)
“陛下,臣附议!”
其中不乏元韶等元氏宗亲。
元善见深深吸了一口,终张了口。
“既众卿一致恳请,朕便准奏,立元仁为皇太子。即命太常会同尚书省,共择黄道吉日行册封大典!”
高澄立刻又奏:“陛下,册礼诸仪自有各司依制筹备。
臣请太常寺即刻推演,择定黄道日,及早议定以成大典!”
日程拉得越近越好,以免真的下省去讨论,又是一番奏一番请,延误册封流程,而坏自己代魏之事。
司马子如望向高澄,再望了一眼高洋。
册立太子当日,必定是满朝出席册封典礼,禁军会着重往册封典礼上调动,高洋既为京畿大都督,倒是可以在当天堂而皇之的调兵。
然他不知,趁朝会之际,斛律光已以大将军调令,迅速调禁军出三台,往讲武城与高岳移交。
三台只余高澄亲信部曲,只听高澄调统。
城内兵力调动上几乎架空高洋。
太史早已得高澄授意,当即出列奏道:
“陛下,既储位已定,册典当尽早礼成!臣近观天象、推历法,八月辛卯乃大吉之日,天地合和,正宜行册封大典!”
元善见面无表情,自己又有何力转圜。
望向高澄,只觉得胸中一阵烦恶,眼不见心不烦,只想早点退朝,勉强抬手道:
“既然如此......便定于辛卯日行太子册封大典。只是时日紧迫,就有劳诸司加紧筹备了。”
说罢,不待众臣回应,元善见径直起身。
黄门见状,立即高声宣道:“若无本再奏——退朝!”
下朝后,高澄与高洋同车,对于禁军的调动仍不知情。
牛车行得缓,以往高澄总会趁着这个间隙好好休憩,今日却盯得弟弟甚紧。
反正高洋一回府,便知禁军之事,也不藏着掖着。
“子进,如今叔父在京中,我暂将禁军交由他统辖操练。你近日便在府中好生休整,不必再过问军务。”
高洋吃惊:“长兄?”
“您不信我?”
高澄依旧直视着他:“有些事,我不愿挑明。信与不信,不在我,而在你自己的所作所为。你做过什么,自己心知肚明!”
高洋面色微白,仍作委屈欲哭状:“子进究竟做过什么?哥哥要这样防备我?”
“你做个什么?倒反问起我来了?”
说着,高澄往车壁上靠了靠,转过面目:“把那刘和放了吧,兰京已经死了,你没有可威胁的人了!”
高洋苦笑:
“原来哥哥是被那膳奴挑拨!他只是一个外人,说起来,更是敌辈,你宁信他,也不信你亲弟弟?”
这话说得似自己冤枉委屈得很!
纵然只是怀疑,但只要无凭无据,他就要让哥哥的这怀疑显得虚妄,让他对自己纠结自己的判断。
高澄威视,只道:“二弟对此看来大为不满?”
“不敢!子进不敢有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