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睢宁的黄沙(1/2)
窑湾镇原本和官山镇一样,也是个平原上的小镇。但黄河夺泗以来,这里就成了黄河水道上的一个大码头,漕运繁忙,也养活了许多人的生计。不幸的是,随着明清两军在邳州交锋,窑湾镇也由此被卷入了战火之中,最首当其冲的就是窑湾水道被堵塞了。
徽军副帅白文选,在众将簇拥下,登上了河边的一处山坡。他身穿山文甲、双手叉腰,眯着眼睛望向远处河道。
六月的太阳很烈,众将刚站一会儿就是一身大汗,偏偏身上又穿着厚重的铁甲,让人愈发的闷热。
此时河道两侧密密麻麻站着数千光着膀子的军汉们,他们拉着手臂粗的缆绳,喊着号子,不遗余力的拉扯着河道里的沉船。还有上百条平头小船在河道里穿梭,时而上前固定绳索,时而观测船体移动情况。再往下游水面望去,大量悬挂“明”字军旗的战船如同树叶飘在水面一般,拥堵不堪,水面上乱糟糟一片。
白文选瞅见这一幕,不禁暗自感叹,敌将也并不都是那么粗鄙无能之人。至少沉船堵河这一招,就确实给明军造成了很大障碍。水师战船被堵在了窑湾镇这里,一步也不能进,这就意味着徽军暂时无法依仗水师的大型火炮支援,进攻邳州了。
看水面上这个进度,恐怕要疏通河道得是十天半个月之后的事情了.......可是军情如火、军令如山,战争岂能因此就止步不前?
白文选猛地一转身,杀气腾腾的对着身后的徽军大将们说道:“本座奉定帅军令,受命节制徐淮东路之军权,尔等须遵从军令,若有抗命不遵、拒不听调者,先斩后奏!尔等是否明白?”
四弟刘文秀自不必说,谢之遴、顾清石等大将纷纷抱拳领命。
白文选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后正式调度各部开始攻伐邳州。
邳州作为徐州的东大门,在淮上的战略地位也非常重要。所以邳州城修筑的非常高大坚固,光是城墙就高达十一米,又引入黄河水作为护城河,河面宽达六米。虽然还比不上襄阳那种恐怖的防御力,但也足以算得上“高城深池”矣。
所以白文选直接点了嫡系精锐忠信军担任了攻城主力,负责主攻东门;其余诸门则由谢之遴、顾清石等诸将分领,以作佯攻。
“刘军使,本座限汝三日内,拿下邳州,汝可敢接令?”
忠信军指挥使刘文秀不忧反喜,咧开一张大嘴笑道:“三哥,您就瞧好吧。”
虽说少了水师的那些大家伙掩护,大家的士气仍然很高,这主要得益于渡淮以来,徽军每战必胜的战果使然。唯有一旁的谢之遴面上有些不自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