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明:开局请朱元璋退位 > 第600章 微妙的态度!风暴来临!

第600章 微妙的态度!风暴来临!(1/2)

目录

在正式启程之前,老朱遣人快马加鞭,往签订了条约的诸国送信。

告诉他们,大明无上皇将率领人马,前往西方,让他们接待。

刚刚与大明签订条约的诸国迅速做出反应,派出大批人马,迎接并护送老朱的队伍。

大明天威之下,各国都想着怎么讨好这位无上皇,绝不敢有半分冒犯。

许多国家的国君,甚至亲自率兵前来,打着护送的名义,拉近与老朱的关系。

讨好大明无上皇,绝对是笔划算买卖。

大明是很慷慨大方的,最重要是,大明拥有大量的宝钞。

他们干了活,大明也不会让他们白干,会给予大明宝钞,作为报酬。

老朱一路走,一路撒币,自是极受欢迎。

老朱也非常乐意这样做,已经拥有大量经济学知识的他,深知让这些国家都使用大量宝钞,对大明将有多大的益处。

有了这些国家出面护送,老朱的队伍,走得极为顺畅。

不过,从图兰帝国的西境,深入到原来钦察汗国的最西边,路途十分遥远,也不是短时间内能走到的。

离开大军驻地之后,西方诸国没有架设电缆线,就再也无法用电报机和后方联络了。

好在沿途诸国皆与大明签订条约,会给予方便,派快马往返传讯,仍然可行,无非是联络没有之前那般紧密罢了。

……

另一边,老朱走后,霍连诚加紧进行各项军事部署。

虽然决定暂时按兵不动,但相关的工程建设,却可以提前展开。

大明军队将来要经过的地方,都得先修道路,提前架设电缆。

毕竟,等到军队开拨再做这些事,多少有点晚了。

得益于大明发达的商业环境,在老朱率军远征之后,已经有不少商人,做起了远征军相关的生意。

如修建道路,铺设电缆,这些事情,大多是由承包商来完成,而不是军队直接开展建设。

相关的承包商,有些是大明国有的企业集团,有些则是民间的商人,他们还带来了大量的民工。

在如今的图兰帝国境内,除了一万多大明正规军之外,大明的各类商人,民工,总量也高达数万人。

这些人是远征军有力的保障!

因为他们的存在,远征军可以将精力集中在训练和征战上面,而不必分心他顾。

当然,具体的部署,如何建设,承包商都是要向远征军的将领汇报的。

毕竟,他们做的事情,就是为远征军服务的。

大明的大企业承包主体工程,商人分级承包,从大明来的民工则主要进行工程技术上的指导,真正开挖山体,修建道路,铺设电缆线的工人,主要都是当地的土著。

一个从大明来这里干活的民工,薪水比当地土著要高几十倍。

如果企业真用大明的民工干普通的活计,那是疯了。

土著没有相应的技术,连图纸都看不懂,故而需要大明的“技术工人”进行指导。

实际上,这些大明的“技术员工”,文化水平并不高,许多人仅仅是进过朝廷这几年开办的“扫盲”的学校,认识了几个字,然后,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学会了看图纸,学会了基本的相关技能,等等。

但即便这些在后世看来不值一提的技术,对这个世界的落后地区的人来说,仍然是降维打击。

至少,从别失八里到图兰帝国,再到新近成立的诸国,这些大明的工人,都是十分难得的人才。

后世可能读到博士,都不算什么人才。

但在如今这个世界,在大明接受几个月最普通的培训,俨然是“高级人才”了。

当然,如果在大明,他们也仅仅是能靠“技术活”混口饭吃,大明的人才虽然紧缺,却也没有到这个地步。

但到了这里,他们就能指挥成百上千的土著干活,是难得的精英技术人才或管事“官员”了。

为了保证技术不轻易外流,企业也做许多“保密”措施。

比如说,所有的图纸,文件资料,都是用大明的文字编写,描述,不懂汉字,就根本不可能看懂。

由于这些地区远离汉地,能看懂汉字的人可谓少之又少。

除此之外,关键的地方,更是必须由大明的工人亲自动手,不允许外人参加,以防止技术外泄。

当然,实际上,许多事要用当地人去做,技术仍是难免会转移的。

企业用这些措施,只是尽量保证大明一直领先。

等当地的土著学会的时候,大明的技术,又早就已经替代更新了。

其实,由于朱允熥的存在,大明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有良好的科研环境等等,即使是将技术敞开了让他们学,他们仍会是望尘莫及。

加上这些措施,不过是让大明领先更多而已。

有了大量的大明宝钞注入,再加上大明强有力的组织能力,道路的修建非常迅速顺利。

不得不说,当地土著尽管没啥文化,但干起活来,还是十分卖力的。

尤其是在给了当地贵族大量的大明宝钞,并由他们来监督施工之后,工程进展更是进一步提速。

毕竟,大明给的报酬,极具诱惑力。

金钱的魔力推动之下,当地的贵族,纷纷投身其中,不断用各种方法,将底层劳动力输送过来。

新修建的水泥大道,不仅是保障远征军的生命线。

待到未来,也将成为连接大明与欧罗巴的“大陆桥”。

将大明与沿线诸国,紧密连系在一起。

大量的矿藏资源,各类物资,都将通过这条线路运送。

这里将是未来的经济大动脉,因此建设丝毫也马虎不得。

除了水泥大道之外,还规划了一条铁路。

当然,仅仅是规划,为未来留下建设的空间,暂时仍未正式开建。

大明现在建设铁路,都没有正式通车呢。

这里的建设,自然不可能这么早。

按照大明与各国签订的友好条约,这条道路两侧一定范围内,都将永久租借给大明,交由大明管理,以保证道路的安全与永久畅通。

等于说,这里也是大明的国土,当然要好好建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