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快穿大秦,我和抚苏闯咸阳 > 第598章 比粮草还金贵

第598章 比粮草还金贵(2/2)

目录

阳安城的日子依旧忙碌。孙健让人烧了砖窑,开始修石路;扶苏在私塾里教孩童读书,偶尔还讲些农桑知识;孙大宝带着人巡逻,顺便帮农户修农具;苏小宝则跟着商户学记账,把阳安城的账目理得清清楚楚。

这天,孙健正在查看新烧好的砖块,扶苏走来,递给他一封信:“周勃派人送来的,说匈奴在北边犯边,朝廷要征兵,问咱们要不要‘自请’出些人手。”

孙健看完信,笑了:“这是试探咱们呢。出兵,等于把兵权交出去;不出兵,就是抗命。”

扶苏想了想:“不如这样,咱们出些粮草,再派几个会医术的去前线,既表了态,又不用送人去拼命。”

“就这么办。”孙健点头,“再让大宝挑几个机灵的,去前线探探消息,别真让匈奴占了便宜。”

夕阳西下,阳安城的炊烟与晚霞混在一起,暖融融的。孙健与扶苏并肩走在田埂上,看着归巢的飞鸟,忽然觉得——或许不用复刻任何朝代,就这样守着一方城、一群人,慢慢走下去,也很好。

秋去冬来,阳安城的石路铺到了城郊,往来的商队不再担心雨天泥泞,货物周转快了三成。私塾里的孩童多了起来,不仅有本地孩子,还有周边郡县送来的学童——家长们都说,阳安城的先生不仅教认字,还教算术、辨五谷,是真能让孩子长本事的地方。

这日,孙健正在查看新落成的粮仓,青灰色的砖石墙又高又厚,能装下三年的存粮。他伸手敲了敲墙壁,实心的闷响让他心里踏实。“今年冬雪怕是不小,得多备些柴炭。”他对身边的管事说。

管事刚应下,孙大宝裹着一身寒气跑进来,脸上带着兴奋:“义父!北边传来消息,周勃率军把匈奴打退了!咱们派去的医匠还救了不少伤兵,周勃特意让人带了封信来道谢。”

孙健接过信,周勃的字迹遒劲有力,字里行间少了之前的戒备,多了几分坦诚:“阳安医匠技艺精湛,解前线燃眉之急。今冬粮草紧俏,若阳安有余,盼暂借万石,开春必还。”

“周勃这是放下身段了。”扶苏也凑过来看信,“他在北边打了胜仗,却开口借粮,想来是朝廷的粮草真的跟不上了。”

孙健沉吟片刻:“借。不仅要借,还要多借五千石,再备些伤药送去。”

孙大宝不解:“义父,咱们刚存够粮,何必帮他?”

“帮他,也是帮阳安。”孙健道,“周勃是朝中少有的明白人,与他结个善缘,比存着粮食防着他强。再说,匈奴虽退,北边边境不稳,多一分力量守着,阳安城就多一分安稳。”

扶苏补充道:“让送粮的队伍带些阳安城的棉絮过去。北边天寒,伤兵最缺这个。”

送粮的队伍出发时,孙健特意让孙大宝带队。“路上多留意北边的情形,看看匈奴退到了哪里,周勃的军队布防如何。”他叮嘱道,“不是让你刺探军情,是心里得有个数。”

孙大宝领命而去,一路向北。越靠近边境,越能看到战争的痕迹——烧毁的村庄、废弃的农田,偶尔遇到逃难的百姓,个个面黄肌瘦。他让人给百姓分了些干粮,听他们说匈奴骑兵的凶悍,说汉军将士的浴血奋战,心里对这场远在天边的战争,多了几分实感。

到了周勃大营,孙大宝呈上粮草和伤药。周勃亲自出营迎接,看到棉絮时,眼睛亮了:“孙大人想得周到!这东西比粮草还金贵!”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