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0章 遗诏(2/2)
七日后,这四人陆续返回京城。
与此同时,小皇帝下令,命刑部尚书张雎率领刑部和大理寺会审士族谋逆一案,平国公高锦眉、淮王高暾,宦官童谨四人监审。
此案牵连甚广,几乎所有的世家大族都牵扯其中,谋反是诛九族的大族,那份在绢帛上用血写下的盟书便是最铁的罪证。
唯有早年间便看清形势,自愿远离中枢的崔氏一族,以及一些小族幸免于难。
可幸存的那些士族也已经不成气候。随着科考取士的发展,天下读书人都会有平等入仕的资格。
不过,任何人都明白,通过此案,旧士族的势力将在物理上不复存在。
不过案件的审理不是一朝一夕便能完成了,还需要一些时间。
…………
大燕承平三年三月二十五日清晨。
小皇帝高继尧一个人来到了太庙。
不知为何,士族谋逆被平定后,高继尧时常会想起父亲临终之前说过的话。
若是你们母子有朝一日彻底掌控了朝堂,可以把这最后一份遗诏打开看看,挺有意思的。
三年过去了,邓鸢母子忙于朝政,更是费心于朝堂争斗,似乎都忘了这份悬挂在太庙房梁上的遗诏。
而今士族之乱已定,新政之推行再无掣肘,太后邓鸢彻底掌控了朝局,并在她的操作下形成了一种新的朝堂制衡。
因为邓鸢下旨晋封刑部尚书张雎为次辅,并让他主审士族谋逆案,这极大的提高了他的地位,在以后的日子里,他将和于明阳相互合作,相互制衡。
还是那句话,张雎的出身和他的选择,注定了他必须和皇权绑在一起,君兴臣荣,君死臣辱。
同时邓鸢又拉拢平国公高锦眉,紧紧握住了兵权,这样一来,她和小皇帝便真的高枕无忧了。
也正是因为小皇帝清楚如今的局面,才想起了这份遗诏。
他一边看着悬挂在房梁上的遗诏,一边命人找来了梯子。
高继尧并没有让别人去拿这份遗诏,而是自己爬上梯子取了下来。
这时他又将周围的人屏退,自己一个人打开了这份遗诏。
在打开遗诏的那一瞬间,一个夹在其中的信封掉了出来。
高继尧将其拾起来后,见信封上写着:
“吾妻邓鸢亲启!”
这是高策留给邓鸢的信件,高继尧想了想,最终还是没有选择将其打开,而是揣进了自己怀中。
随后,他将目光放在了遗诏上。
在看遗诏的过程中,高继尧忽而皱眉,忽而苦笑,看完之后,他摇头说道:
“爹,你这还真有意思。”
之后他拿着遗诏离开了太庙,前往慈云宫。
…………
与此同时,在慈云宫内。
童谨向太后呈上来了士族谋逆案的审理结果。
不出意外,张雎借士族谋逆案,株连了所有涉事的士族,这些人都要死,只不过死法不同,而主犯马异被判凌迟。
一个谋逆,株连九族,更何况这是整个士族谋逆,正好名正言顺的一锅端了。
对于这个处理结果,邓鸢是满意的,毕竟她谋划了这些年,为的就是清扫这些士族。
就在邓鸢拿起朱批勾决这些罪犯的时候,高继尧揣着遗诏走了进来。
童谨等人皆向皇帝行礼问案:
“拜见陛下!”
邓鸢看着高继尧柔声说道:
“继尧,你怎么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