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章 和谐讨论 (二章合一)(2/2)
有个理论是,拍群体照时,漂亮的孩子要处于最显眼的位置,这样整个画面也会显得更美。所有与剧本围读会有关的采访报道都是摆拍,除了构图好看外没有别的要义。践行这个理论最合适。
商叶初站起身,坐到小杜记者指派的位置上,谢尔盖却似乎有些迟疑,虽然起身,却站在原处没有动。
小杜给商叶初使了个眼色:怎么回事?听不懂英文?
商叶初轻轻摇头:别问我,我和他也是第一次见。
“谢尔盖,”商叶初起身敲了敲他面前的桌子,用俄语道,“早拍完早结束,很快的。”
谢尔盖英挺的眉宇间闪过一抹显而易见的迟疑。看得商叶初心里咯噔一声,这人别是个有种族歧视的家伙吧?不想和华国人坐一起什么的……
谢尔盖最终点了点头,起身坐到了商叶初身旁的位置。但在坐下之前,他似乎无意地拉了拉椅子,将自己的位置拉得离商叶初远了点,离旁边的列夫导演近了些。
商叶初眉心一蹙,心中有些不悦。别真叫她猜着了,那《冰与铁》这个剧组也太寸了。
就在这时,俄方的翻译坐到了商叶初另一侧。翻译身上的浓烈香水味如同二踢脚一般炸开,直直地崩进商叶初的鼻腔,其中还混合着一股可疑的莫名味道。商叶初眼前一黑,也顾不上怀疑谢尔盖了,下意识屏住了呼吸。
谢尔盖瞥了商叶初一眼。
小杜眼尖地看到两位主演之间的鸿沟,叫道:“叶初,挪挪窝!留这么大一道豁牙缝干什么?”
商叶初麻木地搬了搬身下的椅子,搬了半天没搬动,头昏脑涨的大脑这才想起自己还坐在椅子上,忙站起身,将座椅拉得离谢尔盖近了些。
客观地说,谢尔盖身边的空气清新多了。谢天谢地。
一群面和心不和的主创终于在记者的指挥下完成了座位调节仪式,又敬业地端起剧本、摆好架势,放任记者们纵情拍摄了十几分钟。华视派来的记者专业水平相当不错,一会儿叫编剧凝神细思,指点江山;一会儿叫导演比量手势,挥斥方遒。商叶初也被指挥着,摆拍了几个与谢尔盖探讨剧本的姿势。只看照片,在场的各个人模狗样,绝看不出刚刚打车轮战的遗迹。
商叶初本意是摆拍,忽想起谢尔盖方才说的话,迟疑了一下,问道:“您刚刚说的那句话是什么意思?”
“哪一句?”谢尔盖抬眸看了商叶初一眼。
两人此刻的动作很像上课交头接耳的那种小学生,小杜见状,眼睛一亮,忙叫人抓拍。
“科瓦廖夫并不是夏伯阳,他比夏伯阳要软弱很多。”商叶初一字不差地重复了一遍,“您为什么这么说?”
谢尔盖道:“您看过《夏伯阳》的小说吗?”语速放得很慢。
商叶初本想摇头,想起现在在摆拍,只好扳住脑袋,低声道:“没有。只有电影。”比起《夏伯阳》的电影,它的原著小说在国内并不出名,商叶初还真没读过。
谢尔盖一字一顿,吐字清晰道:“‘他所已经开始舍弃的东西就要被他永远地舍弃;而现在开始使他感到兴味和沉溺的东西,也将不可抗拒地吸引着他。’”
商叶初虽然听懂了,但并不能很好地理解:“这是什么?”
“《夏伯阳》小说中的句子。”谢尔盖低声道,“‘他’自然就是夏伯阳了……那些坏的,旧的恶习,夏伯阳一旦舍弃,就是永远舍弃了。不会再重新拾起。但科瓦廖夫却重新拾起了。”
商叶初费力地将这番话翻译成中文,细细品味了一番,眼睛一亮。
谢尔盖见状,又道:“一块铁矿石,经过淬火、冶炼、锻打,而变为一把利剑。那么无论这把剑如何遭受折磨,哪怕折断,也不会变回铁矿石。只会变成一把断剑。除非剑本来就没有成型。”
商叶初又翻译了半晌,谢尔盖便切换成流利的英语,重复了一遍。
商叶初顽强地继续使用俄语回答道:“这不一定吧?很多人,很多剑都会被,呃,被腐蚀。”
“腐蚀不是这样的。”谢尔盖低声道,“腐蚀是软化,是一点一点的,”谢尔盖看了商叶初一眼,“是没有声音地一点点吞噬。”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商叶初忆起这句话。文化有时是共通的。她明白谢尔盖这佶屈聱牙的话语背后的意思了(商叶初绝不承认是因为自己俄语学得不好):如果科瓦廖夫最初真的是一位经得起考验的战士,也就是魏冰开理想中那种同志,夏伯阳式的英雄,那么就算遭受排挤和重压,也不会退化成工厂里那副鸟样。
除非,这个人的底色本就是软弱的。他从来没有真正完成过信仰的改造,只是一个壳子英雄罢了。
商叶初的呼吸慢慢急促起来,伸出笔点住谢尔盖的剧本,道:“这是编剧的真正意图吗?”
谢尔盖摇了摇头:“不是。是我自己想的。米哈伊尔编剧没有想这么多,他只是——”
谢尔盖停住了。因为他发现自己说的已经太多了。
商叶初追问道:“什么啊?”急死她了。
谢尔盖顿了顿。
谢尔顿微微凑近了些,用很低很低的声音道:“他只是把自己那种软弱的想象套在了夏伯阳身上,捏造出了一个他幻想中堕落的英雄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