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 曹丕献土(2/2)
顾南行推行新制度的工作还有很多很多要做,至少在刘备看来,这位自称是要隐退的顾相,怕是这辈子都很难成功隐退了。
无他,他要做的事情太庞大了,好在自己的继承人,就是顾南行培养长大的,对于顾南行的理念很认同,可以继承自己的衣钵,把这些继承下去。
于是乎,刘备派出了诸葛恪和张松一起前往蜀中与曹丕谈判,底线是不能超过孙坚的待遇。
而实际上,曹丕所要的也无非是这件事情而已,双方很快就达成了一致。
不得不说,曹丕很会谈判,比起军事,他更擅长政治,也未尝不是一个人才。只是,按照他自己的意愿,他只希望留在蜀中继续与蜀中世家玩争夺权力的游戏。
对此,顾南行也表示理解,反正从他得到的信息看,曹丕那个饮食习惯,怕不是什么长命之人。
不过,曹丕倒是很识趣的把自己的儿子曹睿和曹操的幼子曹冲都送到了邺城,给刘备军当质子。
顾南行自然是来者不拒,把他们安排到自己创办的学府之中,先进行一些培育,看看他们擅长什么,再分配职位和工作。
事实上,这些人应该都是很好用的人物。你看那个孙权,在荀攸手下真的是人尽其才,做事效率惊人,堪称是天生的人力资源小能手。
对于这两位名声在外的曹家子弟,顾南行也颇为期待,不知道他们将会怎样。
而且,对于曹丕顾南行还是有所愧疚的。因为顾南行自己已经着手编纂《典论》了。他有野心要重塑文化,自然是不会放弃这项工程。如此一来,原本主持这个事情的曹丕,自然是无缘此事了。
而且,与其他方便刻印的教材一样,顾南行也要把这个刊刻出来,让天下学子都可以观看复制。
顾南行不会造纸,也不知道怎么调刻印用的墨水。但是他知道,只要有需求,那么这些都会被发明出来。
没有利益的事情没人做,当利益足够的时候,人人都会闻风而动,创造力和想象力都会被激发起来。刊刻书籍这种需求就是这样产生的,要知道,中国的雕版印刷怎么发展起来的?为了刊刻佛经。
庞大的国家机器一点也不觉得公文书写麻烦,那不过是多花点人力,甚至还是部分人的衣食所系。
但是,民间不行,他们要满足廉价和推广的需求。于是,从石刻经文发展到雕版印刷,在满足了需求之后,另一个世界的雕版印刷在华夏使用了接近一千五百年,才被进口的铅活字替代。
顾南行在这些年里,也悟出了这个道理,他作为宰相,真的就是要创造需求,靠这些逐渐撬动社会的变化……
不过,此刻说这些太多了,因为刘备军一统天下之后,还有很多大事要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