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李承乾的手段(1/2)
翌日清晨,监国皇子在甘露殿召开了小朝会,因着陛下搬了新殿,如今这甘露殿自然就留给了李象监国之用。
说是监国,却是取消了大朝会,往来国事,概是聚在甘露殿中与三省六部商议便是。
否则李象如今还没有太子的名头,当真要坐到含元殿上,莫说是御座,便是御座一侧放张椅子也是僭越。
若是与朝臣一同跪在在下首处,未免也有些不伦不类。
反正大小事务皆由中枢过一道手,而后由留守的各部侍郎与李象窝在小朝会中议一议,也无伤大雅。
今日无甚大事,昨日午后放衙之前,陛下微服之事,各部人手已然陆续通知到。
对于陛下如此一意孤行之事,大伙也没什么太大意见,反正朝中时局平稳的让人犯困,兼之反对声量最大的御史台又几乎被陛下借着某个由头差点一锅端了。
又被告知,最近三个月各部自行其是,并取消了大朝会……
于是不少平日里执着于摸鱼之人,早早的在衙门里点了卯之后,便四散而去。
于是乎,不管是勾栏瓦舍,或是亭台诗会,又或者是左近马场、赌坊、酒肆……
总之九月初十的这个明媚上午,长安各地的娱乐场所格外繁荣。
要说长安的消费主力军,还得是这帮子勋官才称得上是中流砥柱。
就说往日重阳佳节,朝廷也未见得这般大方,可昨日竟是自上而下发了不少的奖金。
便是县府小吏也有二十贯可拿,于是乎整个长安便似一壶柴火上的沸水,就在这一日,猛然喧闹起来。
然而,甘露殿中的诸人,却没有那般好命,大佬半数出走的情况下,各部侍郎便成了主力军,不得不耗在此处,陪着监国皇子做做样子。
嗯……想是这般想的,可未曾想到的是,竟还真的有事!
长孙无忌坐在李象右手旁,拿出一叠卷宗,沉声说道:“诸位,且传阅一下吧。”
长孙冲首先感受到了父亲态度的不寻常,心道昨夜父亲一夜未归,莫非还真发生了什么事?
可昨夜自己也曾遣人去询问,父亲却未留一言,如今看来,许是朝中出事了?
崔民干身为礼部侍郎,自是也看到了卷宗。
只是一眼,便感到后背冷汗直流!
这……陛下才将将出京,便发生如此事端?这其中有没有世家的参与?我博陵崔氏却是肯定没有的。
如今博陵崔与清河崔正是好的蜜里调油,断不会在此刻做什么幺蛾子。
不过若是清河崔……崔尧,会不会有动机?
若是果真如此,要不要重新押宝?还是说一条道走到黑呢?清河崔……也不是没有可能。
就在崔民干胡思乱想的时候,长孙无忌拍了拍手,唤道:“宣大理寺卿狄仁杰进来问话。”
侍立一旁的宫人却是看向李象,并未答话。
李象却奇怪的望着内侍,片刻后才说道:“你聋啦?赵国公的吩咐都听不见?”
那内侍面露错愕,心道是咱家聋了,还是你痴傻了,现在你是头儿哇?怎得还容旁人发号?
却也赶忙收拾心情,恭敬地说道:“奴婢一时恍惚,还请殿下恕罪,这便去。”
长孙无忌微不可察地点点头,低声问道:“这内侍是何人?”
李象答曰:“王力士吗?自小随本王一同长起来,说来还是皇爷爷送给本王的,刚来的时候才五六岁,平日里也机灵的很,今日许是精神不济,倒是怠慢赵国公了。”
长孙无忌摇头:“无妨,此乃忠谨之人,殿下还需善待才是。”
崔民干此时便发问道:“殿下,右相,此卷宗末尾为何含糊其辞?那名客卿既然吐口,可关键的口供呢?为何……”
长孙无忌摇头道:“并非含糊其辞,而是老夫将最后一页抽走了。”
“为何?”
“道贞莫急,老夫自有如此的道理,稍后由大理寺卿口述,尔等自能明白。
不留于纸上,乃是为了给陛下留一个余地,不至于让陛下进退不得。”
崔民干叉手道:“莫非右相信不过我等?”
谁知长孙无忌听此言辞,竟是没有如何婉转,轻轻嗯了一声。
……
不多时,狄仁杰便入了甘露殿,他今日坐堂大理寺,并未提前跑路摸鱼,而是一直在等候着,他知道,今日肯定有事!
如今已是永徽四年!竟还有这等事发生,委实匪夷所思!
这个时间点,说太早又是有些晚了,说太晚,却也是有些早了。
要么,永徽初年,要么你等到末年,再不济你等个灾年也算。
平白无故的来这么一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