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我大秦要照耀万邦(1/2)
难不成秦军在与东胡人、月氏人交战中,只伤亡数十人或数人?
使者给出了答案:“据秦国人自己所说,他们在征讨东胡、月氏时,没有人员伤亡。”
听到使者的话,阿尔沙克一世和安息众臣们第一反应是不信。
一名安息将领道:“莫非那东胡、月氏直接降了秦人?”
可想到使者说过东胡被灭、月氏被迫弃土西迁,说明东胡、月氏并没在开战后就投降了秦人,双方应在战场上厮杀过。
这让阿尔沙克一世等人更疑惑,既然东胡人、月氏人与秦军拼杀过,怎么可能一点伤亡都没给秦军造成?
又一安息将领猜测道:“莫不是那东胡、月氏太弱?”
应当便是如此,东胡、月氏应该都是两个实力十分弱小的部族,所以在面对秦国时不堪一击,连给秦国人造成点伤亡都难以做到。
只是这两部族实力不够,还胆敢去触怒秦国皇帝,自寻死路。
这时,一名安息大臣发现了使者话里的一点,看向使者问道:“那月氏被秦人打得弃土西迁,他们西迁到了何处?”
秦国的西方,可不就是他们这个方向……
使者本不太想提起此事,可他说话不小心,被人给抓到了。
见使者迟疑不回答,阿尔沙克一世和安息大臣们立刻意识到其中有鬼:月氏人可能西迁到了巴克特里亚附近,和巴克特里亚打过交道了吧?
对巴克特里亚人,这个“交道”很可能不太友好,巴克特里亚人在西迁的月氏人手里吃过亏。
这般一想,阿尔沙克一世和殿内的安息大臣们心中涌生出一股寒意。
月氏人在东边被秦国人毒打,连自己的土地都不敢要了,被迫西迁,可就是被秦人打成了丧家之犬的月氏人,在西迁后,居然能让巴克特里亚人吃亏。
巴克特里亚人在月氏人手里吃亏,而月氏人面对秦国人,毫无还手之力。
这说明秦国的强大远在巴克特里亚之上!
而他们安息虽要比巴克特里亚强一些,但强的也有限,即是说秦国同样远强于他们安息!
那名使者迟疑了会儿,觉得这事也瞒不住,这些安息人只要派人到他们国内一探便知。
既然瞒不住,不如坦然相告,使者道:“不瞒诸位,月氏人在被秦国人击败后,西迁到了我国附近,常侵扰我国。”
还真是西迁到了巴克特里亚附近,让巴克特里亚吃亏了。
可猜想对了,阿尔沙克一世等没有一点高兴,在秦人那连点伤亡也造不成的对手,却能成为他们的大敌,他们和秦国的差距得多大?
尽管知道秦国可能比他们强,但他们觉得秦国的强大还是可及的:秦国虽强,但咱也不算差,应该能和秦人支愣一二。
然而现在得到的消息是,你们要是面对秦国,表现也不会比东胡人、月氏人好到哪去。
秦国与他们之间存在的是断层的实力差距。
一安息将领问道:“秦国人是如何击败东胡、月氏?怎会一点伤亡也没?”
使者叹道:“这与秦国人用的一种武器有关!”
这让阿尔沙克一世等人更加疑惑好奇,什么武器能让秦国人无人伤亡便击败东胡、月氏?
那名将领道:“是何武器?”
使者又给他们分享了一个先前不知道的秦国情报,“秦国人所用的那种武器被称为‘火炮’,据说其能在极远处发起攻击,威力惊人,东胡、月氏便是被火炮所击败。”
火炮?
听到这个词后,阿尔沙克一世等人立刻在脑中检索,发现这是个他们从未听过的东西,完全没有概念,连想都很难想象得出来。
那名安息将领念着绕口的“火炮”一词,问道:“这‘火炮’是何武器?你等可亲眼见过?”
使者摇头道:“未曾见过,我等也不知晓究竟是何武器。”
一安息大臣道:“难怪秦国人愿意出售他们的兵甲,他们果然有更厉害的武器。”
只有在保证自己的武器够先进够强的情况下,才会出售那些落后的武器,真正先进的武器是不会对外出售的。
秦人也是这么做的,谁会把自家最好的东西拿出来卖啊?
偏偏他们对火炮这种武器一无所知,猜都不知道往哪个方向猜,技术仅秦人独有。
尽管觉得秦国人不太可能出售火炮这种武器,但一名安息大臣还是问道:“秦国可会出售火炮?”
使者道:“听秦国使者说在咸阳举行的诸国大会上,秦国曾表明可以向外出售火炮,但秦国出售火炮的国家须是其盟友,我等不可能买到火炮。”
消息倒是真的,只是大秦放出这个消息,目的是让诸国有点盼头。
听完使者的话,阿尔沙克一世等都颇为失望,他们不是秦国的盟友,估计很难买到火炮。
使者又讲起另外一事:“诸位可知秦国的诸国运动会、博览会?”
一安息大臣道:“秦国使者曾与我等说过。”
使者道:“听说,秦国人在那博览会上展出了许多奇物,有不用马拉、可以自己行驶的车,有生发雷霆的机械。”
这又是一个他们没听过的秦国消息,可什么叫作“不用马拉、可以自己行驶的车”,还有啥叫“生发雷霆的机械”?
这都什么东西?
已经超出了他们的认知,尤其是“生发雷霆的机械”,雷霆不该是神灵才能掌握,秦国人凭啥能掌握?
秦国人已经强大到将手伸进神灵的领域,掌握神灵的力量?
不用马拉、可以自己行驶的车,还能稍微理解……
理解个屁啊,同样不能理解,生发雷霆更不能理解。
那太夸张了,应当不可能,秦国人再强也只是凡人,不可能掌握神灵的伟力。
要是秦国人已经掌握了神灵伟力,那世间将没有国家部族可阻挡秦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