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诸天影视剧变 > 第1371章 出发

第1371章 出发(1/2)

目录

等欢欣鼓舞的老百姓离开,林捷将县委和林昊召集起来开会,正式通报上级关于林县修建水渠的文件。

“同志们,引漳入林工程,所有的批复,我们都拿到了!”

“从今天起,我们再也不是纸上谈兵,可以大张旗鼓地干起来了!”

他脸上绽开一个如释重负,又充满豪情的笑容,大手一挥说道:

“行了,都说说吧,工作怎么部署?下一步怎么安排?”

县长李明阳同样心潮澎湃,脸上带着抑制不住的笑容接口道:

“老林,在你们回来之前,我们就在算一笔账,这漳河水,啥时候能流到咱林县?”

孙士厚忍不住笑着插话,语气带着几分调侃说道:

“老李算了算,说得两年!真等两年,黄花菜都凉了!”

“两年?”林捷眉毛一扬,带着一种怎么会用那么长时间,于是笑着说道:

“这笔账我来算!总渠长七十公里,八米宽,四米三高,对吧?”

得到众人肯定的回应后,他带着激动的心情说道:

“我呢,准备一下子上他七万人!一个人就负责一米!你们算算,多长时间能修好?”

孙士厚立刻抢着显摆道:“这账我好算!”

“七万人,一人一米,就算这一米他修十天,往宽了算二十天!”

“这不,不到一个月,渠就成了!这就叫人多力量大,干大事!”

委员老罗听着这种,完全不顾现实的算法,忍不住皱着眉说道:

“老孙,那劈山、打隧洞可费时间了,一个月根本不可能,时间得再宽裕点……!”

本以为他是个清醒的,谁知他话锋一转,也加入了这场臆想当中,只听他一脸笃定的说道:

“三个月!我看,三个月肯定完工!”

“行行行,就三个月!”孙士厚面带笑容,从善如流。

李明阳觉得还是太冒进,于是也忍不住补充道:

“什么三个月,老罗,那些意想不到的情况,你也得计算进去。”

“啥意想不到的?”孙士厚不以为然地摆手说道:

“咱们修的水利工程也不少,啥阵仗没见过?我打包票,只要咱们现在开工,年后就能修成,那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最多干到元宵,元宵节肯定没问题!”

会议室里洋溢着乐观到近乎盲目的气氛,仿佛那条救命渠已经触手可及。

然而看着热火朝天,越说越离谱的众人,林昊忍不住泼了一盆凉水。

“大家是不是高兴的太早了,你们这种计算方法,想要元宵节通水,完全就是在异想天开。”

热烈的讨论戛然而止,所有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

林捷脸上的笑容收敛了些,心里的那股狂热稍微退却了一点,也察觉到自己的盲目乐观。

不过林捷那股狂热终究还在,于是带着些许玩笑的情绪说道:

“那小林你倒是说说,怎么就异想天开了?”

“我知道,春节通水不太现实,这样不是大家高兴高兴嘛!”

“但小林你得有信心哪,春节不行国庆,大不了明年的这个时候总能通了吧!”

林昊没有因为书记的打圆场而退缩,他的表情反而更加严肃。

反而是用一个比喻,就打破了他的幻想,只听林昊一脸严肃的说道:

“我给大家打个比方,现在我们要劈开这块硬木头,但我们只有一块木头,和一把斧头。”

他的目光扫过众人,随后接着问道:“请问,是不是找一百个人来劈,会比一个人地劈的时间更短?”

“总共就只有一根柴,一把斧头,哪需要那么多人啊,都是一斧头的事儿,一个人不就够了。”老孙笑呵呵的说道。

“这就是问题所在了,一百个人干活需要排队、等待,会相互干扰,而斧头也只有一把!”

“而我们修渠,面对的太行山就是这块最硬的木头,我们的钢钎、炸药、水泥,就是那把唯一的斧头。”

“在狭窄的工段上,人不是越多越好,没有科学的组织和足够的工具,人越多,可能就越乱,效率反而更低。”

“我们的技术员就只有那么百十个,修的渠也只有这么一条,长度有足足七十公里,落差必须保证在八千米只有一米的落差范围。”

“中间但凡出一点差错,那一段就完全报废,运气好的话,修整一下还能用,运气不好的情况下,至少要几百吨水泥才能修补。”

“要是运气更差点,搞不好垮掉一段,将原来的缓坡跨成内凹结构,整段都得重新规划修建,而且难度只会比现在大十倍不止。”

“到时候别说两三年了,这段总渠几乎可以宣告失败,即便想继续修,没个一二十年就别想成事!”

“嘶~!”会议室里一片寂静,随后众人倒吸口凉气,没想到后果竟然如此严重。

林昊的话如同一盆凉水,硬是将一群狂热,心态膨胀生生浇灭。

而刚才还极度亢奋的林捷,此时也已经冷静了下来,同时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

林捷脸上带着些许羞愧,随后正色对林昊说道:

“小林,感谢你给我们降温,不至于让我们犯更大的错误!”

“关于工程方面的事情,你才是专家,你说怎么做我们都听你的,并且严格按照你的要求执行!”

林昊点了点头,这才说道:

“我计算过我们当前的物资,想要一两年修好这段渠是不现实的,不仅时间不允许,我们的物资、现金钱款、技术人员等,一系列的储备都不足。”

“而这又涉及到另外一个问题,如果水渠长时间没有修通,那士气必然受到打击,工程的进度和质量,很有可能出问题。”

“所以我建议,我们当前集中修建总渠的山西段,而且还是修一段通一段水。”

“要让老百姓看到漳河的水,一寸寸的流进咱们林县,才能持续激发大家的士气······。”

就在林昊和林捷这边,火热讨论引漳入林的时候,余副书记也没有闲着。

地委高书记的办公室内,余副书记坐在沙发上,身体微微前倾,脸上带着恭敬与忧虑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