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8章 彻底地连接在了一起(1/2)
老陈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表情严肃地点了点头,没有多余的话,只是将手中的笔记本翻到了新的一页,准备记录任务要点。
命令下达,侦查员们如离弦之箭,分头行动。
技术科的办公室里,气氛紧张得仿佛能拧出水来。林悦和她的团队成员们正围着一台高性能计算机,屏幕上,U盘的数据正在被一层层地剥离。复杂的代码如同瀑布般飞速流淌,每一次成功的解密,都会让在场的所有人发出一阵压抑的欢呼。
“悦姐,你看这里!”年轻的技术员小张指着屏幕上一片刚刚被恢复出来的表格,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这是他们伪造的‘慈善基金’项目流水!和我们之前查抄的基金会案件里的模式一模一样,他们用这些虚假项目申请政府补贴,然后把资金转入王某控制的几家空壳公司!”
林悦的心脏猛地一跳,她凑近屏幕,指尖在那些伪造的捐赠记录和项目支出单上划过。“果然是同一伙人,王某不仅是利益输送的中间人,他本身就是这个‘洗钱工厂’的股东之一!”这个发现,如同一道闪电,将两条看似独立的案件线索,彻底地连接在了一起。
而在城市的另一端,老陈带领的小组,已经进驻了银行的VIP数据核查室。空气中弥漫着纸张和打印墨水的味道。银行和税务部门派来的工作人员正在紧张地调取数据,打印机“唰唰”地响个不停,一份份详尽的资产报告和银行流水被打印出来,很快就在会议桌上堆成了小山。
老陈戴着老花镜,一页一页地翻看着王某的账户流水。他的手指粗糙而有力,指尖划过那些密密麻麻的数字,眼神锐利得像鹰眼。突然,他的动作停住了。
“小苏,你来看这个。”他指着流水单上的几笔记录,声音里透着一丝凝重。
年轻的侦查员小苏立刻凑了过来,只见在最近一个月内,王某的账户先后有两笔高达数百万的资金,被分别转入了他妻子和他正在国外留学的儿子的账户中。
“转账摘要写的是‘家庭生活费’和‘学费’,”小苏皱起了眉头,“赵队,哪有几百万的生活费和学费?这明显是在转移资产!”他的声音里充满了对这种无耻行径的愤慨。
与此同时,另一名负责核查李强资产的侦查员也有了重大发现。“陈队,李强这边情况类似!他把近五百多万分批转给了他的弟弟和姐姐,而且……你看这个!”侦查员将一份消费记录递了过来。
老陈接过一看,瞳孔骤然收缩。记录显示,李强和王某两人,在近半年内,均有多次在欧洲奢侈品店、高档赌场和五星级酒店的境外消费记录。其中一笔在法国巴黎的消费,单日就高达数十万欧元。
U盘最终被成功破解!
那一瞬间,整个技术科爆发出了一阵压抑却无比激动的欢呼声。几名年轻的技术员甚至激动地拥抱在了一起。林悦则像被抽干了所有力气一般,重重地靠在了椅背上,长长地呼出了一口浊气。那口气,带走了连日的疲惫,却带不走她眼神里那份发现真相后的沉重。
U-盘里的内容,如同一个潘多拉魔盒被打开,释放出的,是足以撼动整个案件走向的惊天秘密。
当赵承平闻讯赶来时,林悦已经将破解出的核心文件,投影到了巨大的电子白板上。
里面赫然存有多份伪造的“城市绿化升级改造”、“智慧交通系统建设”等重大项目的合同。每一份合同都做得天衣无缝,从项目立项书、可行性分析报告,到具体的施工方案和预算清单,一应俱全,甚至连相关政府部门的公章,都伪造得足以以假乱真。
赵承平的指尖在其中一份合同上轻轻划过,纸张的影像在白板上微微晃动。他的心,也跟着沉了下去。他能想象到,王某正是利用自己在土地审批科的职权,配合这些伪造得天衣无缝的文件,是如何一步步骗取到巨额的政府补贴和银行贷款的。这背后,是多少国有资产的流失,又是对政府公信力的巨大践踏。
除了伪造的合同,还有大量的虚假财务报表。这些报表被精心设计,每一笔资金的流入和流出,都做得像模像样。然而,当技术人员将这些报表与老陈他们从银行调取出的真实流水进行比对时,那触目惊心的差异,让每一个看到的人都倒吸一口凉气。报表上所谓的“材料采购费”、“劳务支出”,在真实的流水中,最终都流向了李强控制的那些皮包公司,以及王某亲属的个人账户。
“这群蛀虫!”赵承平的牙关紧咬,腮边的肌肉因为愤怒而微微抽动。他仿佛看到了那些本该用于城市建设的一砖一瓦,都被这些贪婪之徒,砌进了他们自己奢华糜烂的生活里。
然而,真正让赵承平感到脊背发凉的,是那些被恢复出来的、与境外联系人的加密邮件。
邮件内容显示,艾斯查等人,在成功完成了之前的几轮洗钱操作后,正在策划另一笔更大规模的资金转移。
喜欢我爹贪污入狱,国防大学还要特招请大家收藏:我爹贪污入狱,国防大学还要特招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货物’已备好,‘航线’即将开通,预计下月初即可‘启航’。”一封邮件中,艾斯查用暗语向境外的联系人汇报着。
另一封邮件里,则详细讨论了具体的作案手法。赵承平的目光死死地钉在那几行字上:“……打算通过虚构大宗商品的进出口贸易,特别是利用大豆、铁矿石等价格波动频繁的商品作为掩护,将高达数亿元的非法资金,以‘预付货款’的名义,合法地汇往海外。”
“好大的胃口!”赵承平的心脏猛地一沉。之前的洗钱操作,还只是在国内打转,而这一次,他们竟想通过国际贸易,将黑钱彻底“洗白”并转移出境。一旦成功,不仅意味着巨额国有资产的彻底流失,更意味着这些罪犯将带着他们的不义之财,逍遥法外,再难追回。
这封邮件,如同一声惊雷,在赵承平的脑海中炸响。他立刻意识到,留给他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对方既然已经开始策划,就说明行动随时可能启动。
他不能再等了!
赵承平立即将这一最新、也最危急的情况,通过保密线路,向坐镇指挥的上级进行了紧急上报。他的声音因为急切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但逻辑却异常清晰。
“领导,情况万分紧急!我们刚刚破解了关键证据,犯罪团伙正计划通过虚假国际贸易,进行更大规模的资金转移。我判断,他们很可能已经察觉到了危险,这是他们最后的疯狂反扑和金蝉脱壳之计!”
他深吸一口气,语气变得无比坚定:“我建议,立即对所有已查明的相关涉案账户,包括王某、李强及其亲属名下的所有账户,以及那些关联的空壳公司账户,实施全面冻结!必须立刻斩断他们的资金链,阻止这笔资金外逃!”
电话那头,上级领导在听完汇报后,没有丝毫犹豫,果断地给出了指示:“批准你的建议!立刻行动!务必在他们反应过来之前,完成所有账户的冻结!”
命令如山,行动如风。
就在银行和税务部门的专项小组,正与时间赛跑,对一张张涉案银行卡执行紧急冻结操作的同时,专案组内部的另一条战线,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与此同时,对李强通讯记录的深度分析,像一把精准的手术刀,剖开了这个犯罪网络更为隐秘的肌理。
数据分析室里,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电子设备特有的微热气息和速溶咖啡的苦涩味道。年轻的侦查员小刘,正双眼通红地盯着面前由三块显示屏组成的工作台。中央的屏幕上,一张用特殊软件生成的、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网络图,如同一张巨大的蜘蛛网,占据了整个画面。而“李强”这个节点,就位于这张网的中心枢纽位置。
在过去的十几个小时里,小刘和他的同事们已经将李强近一年来的数万条通话记录、短信和社交软件聊天记录,全部导入了分析系统。他们剔除了那些日常的、无意义的联系,将所有高频次、发生在深夜或凌晨等非正常时段的、以及内容涉及“项目”、“款子”、“手续”等敏感词的通讯,全部标记为高危线索。
起初,大部分线索都指向了已经被捕的王某和艾斯查。但小刘的直觉告诉他,李强这个混迹于黑白两道的“中间人”,其能量绝不止于此。他调整了分析算法的权重,将联络频率和通话时长作为最重要的筛选标准。
系统重新运算,蜘蛛网的结构瞬间发生了变化。两条原本看似不起眼的细线,陡然变成了醒目的、闪烁着红色警示光芒的粗线。
小刘的心脏猛地一跳,他迅速点击其中一条粗线,一个名字和身份信息立刻弹了出来:张建国,市属重点国有企业“远航集团”的财务主管。
他又点开另一条:孙志刚,“滨海新区”开发区规划局综合审批科科长。
“赵队!”小刘拿起内线电话,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李强的通讯网里,挖出两条大鱼!”
赵承平此刻正在办公室里,他面前的桌上,摆满了刚刚从各个渠道汇总来的信息:银行账户冻结成功的确认回执、王某和李强亲属的资产清单、艾斯查房间搜查出的隐秘地址……每一份文件,都像一块拼图,正在逐渐拼凑出这个犯罪帝国的全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