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羁縻之地(1/2)
礼部员外郎高应松陪着杨邦宪。一同前往户部交接贡品了,而礼部尚书陈宗礼则热情地将赵旋邀请到了自己的尚书房内。待下人奉上茶水后,便悄然的退下了。
赵旋见房间里只剩下了自己和陈尚书二人,这才问道:“陈尚书,这杨邦宪前来供进,为何不直接去户部,怎么却跑到你们礼部来了,而且还要劳烦您这个礼部尚书亲自接待呢?”
陈宗礼摇了摇头,笑道:“赵龙图,你有所不知,这播州向朝廷输送物资,准确地说并非供进,而是朝贡。所以,我礼部自然是要出面接待的。”
“哦”,赵旋面露惊讶之色,连忙问道:“陈尚书为何这么说,难道这播州并非我大宋的土地不成?”
陈宗礼解释道:“播州名义上自然是我大宋的土地,但实际上却是我大宋的羁縻之地。也就是说,在播州地区,无论是官员的任命、赋税的收缴,还是军队的调动等具体事务,我大宋朝廷都不会直接干涉的。”
赵旋的脑海之中,立即便浮现出关于羁縻之地的相关信息。
所谓的羁縻之地,实际上就是指那些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域。由于这些地方与中原地区相距甚远,且当地的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与汉族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朝廷对于这些地区,往往难以进行直接、有效的管理。
在这种情况下,历朝历代都采取了一种相对灵活的统治方式,即承认当地原有的土着头目,并赐予他们相应的官职,以此将这些地区纳入到朝廷的管理体系之中。
这样一来,朝廷虽然没有真正的对这些地区进行管理,但至少在名义上,这些羁縻之地已经成为了朝廷版图的一部分。
值得注意的是,羁縻地区通常不需要向朝廷缴纳赋税,朝廷也不直接介入当地行政管理,这也是朝廷为了安抚当地土着而做出的让步。当然,作为交换条件,这些地区也需要定期向朝廷朝贡,以表示对朝廷的臣服。
此外,朝廷还会通过允许盐铁等重要物资在羁縻地区的流通,以及开展一些贸易活动等手段,来加强与这些地区的联系,从而进一步拉拢和控制这些地区。
想明白了这点,赵旋不禁感叹道:“如此说来,那播州安抚使杨文岂不就是当地的土皇帝了吗?”
陈宗礼笑道:“也可以这么说吧,毕竟那播州那个地方山高林密、穷山恶水的,朝廷也无意插手,就交给杨家去管理好了。不过,播州杨氏一族,历来对朝廷都十分恭顺,朝廷对他们也是相当信任的。”
赵旋原本还想继续追问下去,但没想到陈宗礼突然话锋一转,开始询问起他婚事的筹备情况,以及为何要选择在春草堂酒楼设宴的缘由,因为这并不符合礼法。
赵旋也只得将自己当初给皮龙荣的说辞,又对陈尚书重复了一遍。
陈宗礼听完后,不解的说道:“以赵龙图的身份地位以及身家,购置一所好些的府邸也是理所当然的啊。若是担心将来会外出戍边而无暇顾及府邸的管理,那你完全可以考虑到我礼部来任职啊。只要你点头同意,我随时都可以向朝廷上札子要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