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6章 老板不傻。(1/2)
这招搁一般的黑坑,估计没啥大用。
可放这儿完全没问题。
为啥?老板自己都说了,鱼饿了三天,眼下只要水里有东西,它们就会往上扑。
果不其然,
竿子刚甩进水,浮漂还没立稳,就有人大叫:“中了!”
一条壮实的鲤鱼直接被拉出水面。
而且清一色全是鲤鱼,个头都在三到五斤之间。
更有人第一竿就拽上来一条贴了红标签的标鱼,值一百块。
看着周围不断有人拉竿、上鱼,节奏快得像炒豆子,
跟着钟原来的几个钓友粉丝忍不住嘀咕:“这也行?我们上去也能这么来啊。”
与此同时,直播间里的十几万观众已经开始刷屏。
“哇塞!这些人胆子真大,在钟神眼皮底下还敢这么狂拉?不怕被虐哭?”
“这是啥地方?咋看着像屋子里头?”
“这肯定是咱们辽省的地盘,只有这边流行搞室内黑坑。”
“你别瞎扯了,我们川省也有!就是不多而已。”
“钟大师前天还在北京呢,哪能飞到你们四川去?我敢打赌,人就在辽宁!”
“管在哪,我咋发现跟钟大师一块钓的人,手速也不慢啊?莫非全是民间大神?”
“嘿嘿,说不定真是深藏不露的高人。”
“辽省真有能跟钟大师掰手腕的?别是吹出来的吧?”
面对弹幕的各种疑问,包流川立马开腔解释。
他不仅说了现在的位置,
连这钓场的规矩也一股脑儿倒给了观众。
反正粉丝想知道啥,他也不藏着掖着。
其实说实话,
这时候钟原的上鱼速度,确实和边上那些人差不多快。
但这很正常。
鱼饿疯了,你哪怕扔块泥巴进水,它们都会上前咬一口。
就算钟原饵料调得再神,也不可能让鱼只咬他的钩,不碰别人的。
再加上这些常来这儿的老钓手,装备熟得很,用啥竿、啥线都门儿清,
连甩竿拉鱼的力气都是长期练出来的。
刚开始那会儿,自然不会输给钟原。
不然花八千块进来钓一小时,脑子进水了吧?
可没过多久,情况就变了。
随着时间往后推,其他人的频率明显降了下来。
反观钟原,依然稳稳当当,保持着不错的节奏。
平均一分钟三条鱼,有时候双连中,有时候单条上。
不是他不想更快,
而是这鱼个头不小,三五斤的鲤鱼,劲儿比那种一斤重的工程鲫猛多了。
关键是——这些都是头回进坑的新鱼,养殖场直接拉来的,没被钓过。
嘴一挨钩子,本能就是猛蹿乱跳,拼命挣脱。
所以每次飞鱼上岸,都得费一番劲,速度当然快不起来,
比不得钓那种轻飘飘的小鲫鱼。
过了一个小时左右,
鱼情突然转冷。
估计是前面一个小时大伙儿狂抽窝子,鱼吃饱了,
嘴也不那么急了,不再见到饵就扑。
“钟大师这一个小时怕是都快五百斤了?”
“我觉得六百斤都有了。”
“我勒个去,一小时六百斤?这也太离谱了吧!”
“哈哈,有啥离谱的?你想想这密度,再想想鱼的状态,换我上我也行,要是钓不满四百斤,我当场折竿,这辈子不碰鱼竿!”
“就是啊,饿了三天的鱼,猪都能连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