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4章 难逃败局(2/2)
刘表点了点头,目光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是啊,乱世之中,唯有审时度势,方能保全自身。希望孟德公能信守承诺,不再觊觎荆州。”
然而,他心中清楚,在这乱世之中,承诺往往是最不可靠的。曹操的野心,绝不会仅仅止步于击败袁绍。荆州这片富庶之地,迟早会成为曹操的下一个目标。一场新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
庆功宴结束后,曹操独自回到书房,召来郭嘉。他看着眼前这位年轻的谋士,沉声道:“奉孝,如今袁绍大败,河北四州已成囊中之物。但刘表据守荆州,孙权盘踞江东,马腾、韩遂虽表面臣服,实则心怀异心。接下来,我当如何进军?”
郭嘉咳嗽了几声,脸色有些苍白,却依旧目光如炬:“主公,袁绍虽败,但袁谭、袁尚仍据守冀州、青州,根基未稳,当先一举平定河北,消除后顾之忧。刘表年老多疑,胸无大志,可暂不急于进攻。孙权继承父兄基业,江东人才济济,需徐徐图之。马腾、韩遂可加以安抚,封官许愿,使其暂时安定。待平定河北后,再挥师南下,先取荆州,再攻江东,天下可定。”
曹操闻言,深以为然:“奉孝所言,正合我意。明日起,便令夏侯惇、夏侯渊率军进攻冀州,张辽、徐晃进攻青州,务必在半年之内,平定河北四州。”
郭嘉点了点头,又道:“主公,平定河北后,需注意招揽人才,安抚百姓,稳固民心。袁绍统治河北多年,虽不得民心,但仍有不少旧部忠于袁家,需加以分化瓦解,方能长治久安。”
曹操笑道:“奉孝放心,我自有计较。你近日操劳过度,当好好休养,日后平定天下,还需仰仗你多谋善断。”
郭嘉拱手谢恩,转身离去。曹操望着他的背影,心中感慨万千。郭嘉的智谋,无人能及,若能长期辅佐自己,平定天下指日可待。
然而,他并不知道,常年的操劳和奔波,早已掏空了郭嘉的身体。这位被誉为“鬼才”的谋士,生命已经进入了倒计时。而河北的平定,也并非一帆风顺。袁谭、袁尚虽为兄弟,却因争夺继承权而互相倾轧,这给曹操的进攻带来了便利,却也埋下了新的隐患。
与此同时,江东的柴桑城内,孙权召集周瑜、鲁肃等谋士,商议对策。周瑜手持羽扇,面色凝重:“曹操击败袁绍后,势力大增,下一步必定会南下。刘表年老体弱,荆州迟早会落入曹操之手。我们当趁曹操平定河北之际,先取江夏,吞并黄祖的势力,再与刘表结盟,共同抵御曹操。”
鲁肃接口道:“公瑾所言极是。江东与荆州唇亡齿寒,若荆州被曹操攻破,江东危在旦夕。我们当派遣使者前往襄阳,说服刘表与我们结盟,共抗曹操。”
孙权点头道:“好!便依公瑾、子敬之计。派遣使者前往襄阳,面见刘表,商议结盟之事。同时,令甘宁率军进攻江夏,务必拿下黄祖,扩大我们的势力。”
一场新的博弈,在中原、河北、江东、荆州之间悄然展开。曹操平定河北的战事如火如荼,孙权进攻江夏的军队整装待发,刘表在荆州坐立难安,马腾、韩遂在关中静观其变。乱世之中,各方势力此消彼长,英雄豪杰各展其能,共同谱写着三国时代的壮丽篇章。
半年后,河北四州尽数被曹操平定。袁谭、袁尚兵败被杀,袁绍的残余势力被彻底肃清。曹操在冀州邺城建立新都,封赏功臣,安抚百姓,河北之地渐渐安定下来。
此时的曹操,已是天下最强大的诸侯,麾下兵精粮足,谋士如云,猛将如雨。他站在邺城的城楼上,俯瞰着广袤的大地,心中的野心越发膨胀。他知道,是时候南下了。
“传我将令!”曹操的声音铿锵有力,“令夏侯惇、夏侯渊率五万兵马,驻守河北,防备北方异族;令张辽、徐晃率十万兵马,进攻荆州;令曹仁、曹洪率五万兵马,牵制江东孙权;我亲自率领十五万大军,作为后援,直取襄阳!”
军令一下,整个中原都为之震动。刘表得知曹操大举进攻荆州的消息,顿时惊慌失措,连忙召集蒯越、蔡瑁等谋士商议对策。
蔡瑁上前道:“主公,曹操势大,不可力敌。不如打开城门,献城投降,尚可保全性命和富贵。”
蒯越连忙反驳:“不可!曹操野心勃勃,若献城投降,主公必遭其害。江东孙权已派遣使者前来,愿与我们结盟,共抗曹操。我们当坚守襄阳,同时向孙权求援,内外夹击,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刘表犹豫不决,他既不想投降曹操,也担心孙权不可靠。就在这时,探马来报:“主公,张辽、徐晃的大军已攻破新野,正在向襄阳进军,距离城池不足百里!”
刘表大惊失色,瘫坐在椅子上。他知道,襄阳已经危在旦夕。蒯越见状,急声道:“主公,事不宜迟,速速派遣使者前往江东,请求孙权出兵相助!同时,令蔡瑁、张允率领水军,驻守汉江,抵御曹军进攻!”
刘表颤抖着点了点头:“好,就依你所言。速去传令!”
然而,此时的孙权,正面临着两难的抉择。曹操派遣曹仁、曹洪率军牵制江东,同时派人送信给孙权,劝其归顺。周瑜力主出兵救援荆州,与刘表联手抗曹;而张昭等谋士则主张投降曹操,以保全江东。
孙权在帐内徘徊良久,最终下定决心:“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我江东子弟,岂能屈居人下!令周瑜率领五万水军,程普率领三万陆军,前往荆州救援刘表,务必阻止曹操南下!”
汉江水面烟波浩渺,蔡瑁、张允率领的荆州水军战船连绵数十里,帆影蔽日。蔡瑁手持令旗立于主舰楼船之上,眉头紧锁地望着北岸——曹军先锋张辽的骑兵已抵达汉江渡口,正忙着搭建浮桥,马蹄声与木料撞击声隔着江水隐约传来。“张将军,”蔡瑁转向身旁的张允,“传令下去,所有战船列成雁形阵,强弩手沿岸布防,绝不能让曹军踏过汉江半步!”
张允领命而去,甲板上的士兵们动作迅速,弓弦上弦的脆响此起彼伏。然而荆州水军虽号称精锐,却久未经战阵,看着北岸越来越多的曹军旗帜,不少士兵脸上已露出怯色。蔡瑁拔出腰间佩剑,高声道:“今日一战,关乎襄阳安危、主公存亡!谁敢退缩,立斩不赦!”
话音刚落,北岸突然鼓声大作,张辽亲率三千轻骑率先踏上浮桥。箭矢如暴雨般从荆州水军的战船和岸边阵地射出,曹军士兵纷纷中箭落水,但后续部队仍源源不断地涌上浮桥。蔡瑁挥剑下令:“冲上去,撞毁浮桥!”数十艘蒙冲斗舰顺着水流直冲而去,船首的铁撞角狠狠撞上浮桥的木梁,溅起漫天水花。
就在汉江激战正酣时,江东援军已抵达江夏。周瑜身披银甲,立于船头远眺荆州方向,程普率军紧随其后。“大都督,”副将黄盖上前禀报,“探马来报,曹军主力已渡过汉江,襄阳城外已展开厮杀,刘表麾下将领文聘正率军死守城门。”
周瑜眼神锐利,沉声道:“传令下去,水军全速前进,从汉江下游包抄曹军后路;陆军由程将军率领,直扑襄阳城外,与文聘将军里外夹击!”他顿了顿,补充道,“告诉士兵们,此战不仅是救援荆州,更是为江东守住门户,只许胜,不许败!”
程普领命,立刻率领三万陆军弃船登岸,向襄阳疾驰而去。一路上,随处可见逃难的百姓和溃散的荆州士兵,曹军的烧杀抢掠让沿途村镇一片狼藉。程普心中怒火中烧,下令:“加速行军,尽早赶到襄阳,解救城中百姓!”
襄阳城内,刘表拄着拐杖站在城楼之上,望着城外漫天烟尘和厮杀声,脸色苍白如纸。蒯越站在一旁,语气凝重:“主公,文聘将军已快支撑不住了,曹军攻势太猛,若江东援军再不到,城池恐难保全。”
刘表长叹一声,眼中满是悔恨:“悔不该当初犹豫不决,错失联合江东的最佳时机,如今反倒连累全城百姓。”话音刚落,远处突然传来一阵震天的喊杀声,一面绣着“程”字的大旗出现在地平线尽头。蒯越喜出望外:“主公,是江东援军!程普将军到了!”
城楼上的荆州士兵见状,顿时士气大振,文聘率领残部趁机发起反击。程普率军冲入曹军阵中,大刀挥舞之处,曹军士兵纷纷倒地。与此同时,周瑜率领的江东水军也已绕到曹军后路,放火焚烧曹军粮草船只,浓烟滚滚直冲云霄。
张辽在阵中见后路被断,援军赶到,心知战局已逆转,只得下令:“撤军!向新野方向撤退!”曹军士兵本就久战疲惫,听闻撤军令,顿时军心涣散,纷纷丢盔弃甲,仓皇逃窜。荆州军与江东军乘胜追击,一路上斩获无数,汉江水面上漂浮着曹军的战船残骸和尸体,江水被染成了暗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