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4章 盗火者(1/2)
既然已经做出决定,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就是为行动做好充足的准备。
陈平下达命令:“释放工程构装体,建立长期观测基地。”
【指令确认。】
机甲背部的挂载舱打开,数十个拳头大小的球形金属机器人飞出。
这些工程构装体开始在陨石内部进行作业。
它们切割岩壁,搭建起一个简易的合金平台。
随后,它们从机甲的储物模块中取出高精度探测阵列的部件,进行组装和调试。
半天后。
一个直径二十米的碟形超远程探测阵列被建立起来。
阵列的中央,正对着陨石裂口的方向,对准了遥远的位面中心。
陈平将机甲停靠在平台一侧,进入了待机模式。
他本人则盘坐在探测阵列的主控台前,将自已的精神力与整个阵列链接。
偷,是偷不完的。
只有学会它的方法,才能真正占有。
陈平命令道:“仲裁者,启动潮汐记录模块,以二十四小时为周期,持续记录目标生物无意识散发的空间规则波动。”
“建立数据库,命名为‘龙之息’。”
【指令已确认,潮汐记录模块已启动。】
主控台的光幕上,开始出现瀑布般刷新的海量数据流。
这些数据流混乱无序,代表风暴之眼位面本身狂暴的规则背景。
而在这些混乱的数据中,偶尔会闪过一丝极其微弱,但却蕴含着更高层级秩序的紫色数据链。
那便是虚空风暴龙在沉睡中,每一次呼吸所引发的规则涟漪。
陈平的工作,就是从这片充满噪音的海洋中,将这些针尖大小的信号,一根根地打捞出来。
第一个十年。
陈平只是在进行单纯的数据收集。
龙之息数据库中,已经存储了超过三千六百次完整的“呼吸周期”数据。
但这些数据依旧是混乱的。
陈平尝试建立初步的数学模型,试图找出其中的规律。
但每一次推演,都在中途因为变量过多而崩溃。
第二个十年。
陈平改变了策略。
他不再试图理解整体,而是将每一次“呼吸”数据,拆解成数万个更小的片段。
他开始分析每一个片段中,空间曲率、能量密度和规则弦震动频率三者之间的关联。
这项工作枯燥到了极点。
但耐心,是成为强者的第一要素。
第三个十年。
陈平终于从数亿个数据片段中,找到了第一个可以被重复验证的稳定模型。
【当能量密度上升0.01%时,空间曲率会以一个固定的非线性函数,在0.03秒后发生可预测的偏转。】
这是陈平第一次,成功翻译了风暴龙的语言。
第四个十年、第五个十年……第九个十年。
陈平在龙之息数据库的基础上,又建立了十几个子模型。
分别对应“空间涟漪的扩散”、“微型裂刃的生成”、“引力场的瞬时变化”等不同的规则应用。
陈平就像一个最虔诚的学徒,将四环生物无意识泄露出的力量,一点点地解析学习,并融入自已的《魂之武装·规则篇》理论中,进行印证和补完。
直到第九十九年。
陈平站在主控台前,注视光幕上一个正在缓缓转动的复杂星图。
星图的中心,是代表虚空风暴龙的红色奇点。
它的能量波动,被一条平滑的曲线记录着。
而在曲线的某个位置,出现了一个长达数小时,能量波动降至最低值的波谷。
陈平分析道:
“根据一万两千次模拟推演的结果,在接下来的一百年内,目标将有一次长达三小时的能量枯竭期,也就是深度沉睡。”
“这将是我唯一的机会。”
一次机会,就够了。
“仲裁者,将所有备用能源接入驱动核心。”
“计算从当前位置出发,抵达矿脉边缘,切割样本,并全速脱离至安全阈值外的最短时间。”
【计算完成。】
【最佳路径耗时:1分27秒。】
【警告:该行动方案将导致机甲引擎过载870%,核心骨架将承受120倍结构应力,成功率低于17%。】
“执行。”
又等待了一年。
当主控台上的能量波动曲线,终于缓慢滑入那个预言中的波谷时。
陈平进入了仲裁者机甲的驾驶舱。
“行动开始。”
中空陨石内部,仲裁者机甲的引擎瞬间被点燃。
暗紫色的机体化作一道残影,冲出了陨石裂口。
它没有丝毫停顿,以一种燃烧自身的速度,沿着早已规划好的安全航道,向着位面中心冲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