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3章 众人皆沉默(2/2)
果不其然,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众人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白墨对吕慈的评价一直是很准确的。
吕慈不是一个有底线的人,更不是一个广泛意义上的好人。
他表现出的底线和正面形象,都是因为恰巧这种行为更符合他的利益或者内心。
根据魏淑芬跟白墨所说的内容。
吕慈可以说完全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双标。
在嘲讽三十六贼的时候,吕慈认为三十六贼只顾自己痛快,无视了其他人的感受。
还吹捧自己,说自己为了家族、为了自己在乎的人,哪怕再难受、再不痛快也能忍受。
实际上呢?
端木瑛才是那个能够忍受的人,为了双全手不落入吕慈这样的畜生手中,转后天为先天,相当于是放弃了生的选择。
而吕慈自己,在发现可能得不到八奇技后,立马就表示要去杀人泄愤。
并且表示他知道杀人没意义,但他就是不痛快,要杀个人。
哪怕他要杀的是关系网遍布天下的医药世家的人,必定会给家族带来麻烦,吕慈也这么表示。
也就是说,吕慈不仅是个双标,而且他最鄙视的人,其实就是他自己。
这跟很多网上的喷子很类似,他们在骂人的时候很多情况都是在自我介绍。
吕慈就是这样。
那么,根据结论——吕慈表现出的正面形象,完全是凑巧。
凑巧他做的正确的事情被众人所知,凑巧他做的错误的事情没有被人察觉。
也就是说,一旦给一个吕慈一个错误的环境,他会毫不犹豫的做出错误的事情。
就比如屏幕中的事情。
甲申之乱那年,正好的瀛国败退的时候。
侵略者被迫离开,那么在这种时候,吕慈需要“实验品”,自然就没办法做出旁人看来的“正面形象”该做的事情了。
他没办法再去抓捕瀛国人作为实验体,让观众来一句“吕爷尿性”之类的话。
他只能对无辜的国人下手。
当然,这个“只能”,只是一种表示。
实际上对于吕慈来说,他并没有经历多少心理斗争。
在对无辜人下手的时候,他极其顺手,没有心理负担。
就像在魏淑芬诉说的时间线里,吕慈做的事情也完全没有底线。
就比如吕慈王蔼他们这批追求八奇技的名门正派,在对田晋中、郑子布家乡这类人下手的时候,也从来没有过手软。
他们只做符合自身利益的事情。
吕慈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只是以前符合吕慈利益的事情,偏向正面。
而这次,则是完全的负面。
负面到众人已经彻底沉默了。
但这种事情发生,众人却一点都没有感觉奇怪。
因为吕慈就是这样的人。
他能做出这样的事情,完全合情合理。
只是,在众人的朴素价值观中,能做出这样事情的,只有当初的那些侵略者。
吕慈做了什么呢?
他为了让猪学会一些东西。
抓了一个怀孕的农妇。
然后让猪观察人类的一些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