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4章 路线·真假·十三家(2/2)
但是,不论如何,起义军到底都已经领先了明朝朝廷一步;同时,如今明朝朝廷的地方官府都不敢正面对上起义军,那么,非要说的话……李世民还是觉得,指不定这些起义军照样还是能够压制明朝军队一段时间。
说不得,因为他们领先一步,那么在明朝朝廷反应过来之前,他们还能利用这个领先的优势做出来什么大事儿呢。
“至于说荥阳大会的真假质疑,则是因为其并没有足够可靠的史料支持,因为这玩意儿最开始大的记录并不是在明朝末年的各种官方史书或者个人回忆录里,而是在清初的一个人的书里面,后来明史是采纳了这个说法而已,但是这个来源确实不够可靠。”
“此外,荥阳被起义军打下来其实是在崇祯八年正月初六,也就是说,就算真的召开大会,那也不会在崇祯七年的冬天,时间上也有问题;此外,按照各地县志府志,各路起义军在之后的动向其实也并不是按照荥阳大会上分派的路线方向……”
“总之,荥阳大会的真假确实存在争议。”
“但是不管如何,起义军的活动也确实是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个是不假的。”
“但是十三家还是真实存在的,这个时候,以高迎祥为首,也就是闯王;张献忠,八大王;李自成,如今是闯将;马守应,老回回,革左五营之首;贺一龙,革里眼,革左五营之一;贺锦,左金王,革左五营之一;刘希尧,治世王,革左五营之一;蔺养成,争世王,革左五营之一;罗汝才,曹操;惠登相,过天星;刘国能,闯塌天;李万庆,射塌天;拓先龄,一字王;薛仁贵,原名不详;混天王,原名不详。”
皇帝们对这史料的真假并不感兴趣,概因这上面都说了,不论真假,起义军的活动都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那这史料的真假,有影响吗?
要说有影响那肯定有,但是他们又不是研究史料的人,对他们没有影响。
只要知道结果就够了。
他们倒是对这个“革左五营”有点兴趣,这十三家中,高迎祥、张献忠、李自成这三人不用说了,从一开始就知道这几人会是日后的起义军核心;但是这革左五营竟然能够占据五个席位……
即便如今影响力没有那么大,那也绝对是起义军之中不可小觑的一股力量了。
而别说起义军之中没有什么争斗,那是现在还没到那个阶段。但如果往后发展,到了需要争斗的时候,如果那个时候这革左五营依旧存在……难道不会成为谁的眼中钉?
到时候,怕是要有一场内部厮杀,怎么着也得死上一个革左五营的首领才行。
马守应……应该不是他,鉴于他的威望和资历,就算要死上一个人作为威慑,也不会是他;或者说,如果他活的好好的,那么对于革左五营的处理可能会有其他方法。
但如果最后真的发生了争斗,那大概率马守应已经死了,而剩下的几个首领……如果前后排序有意义,那么就很可能是这个贺一龙。
“至于说这个新阶段有没有什么标志,也可以算是有吧……大家不要忘了,河南往东南方向挨着的是什么地方……是安徽啊!而安徽有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