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这都什么年头了?还搞传统猎魔? > 第415章 虫星

第415章 虫星(1/2)

目录

流线型的舰体修长而充满力量感,仿佛一头蓄势待发的星际巨鲨。

银白色的涂装并非单调的平板,而是在不同角度下泛着细微的、如同星辰般的冷冽光泽。

显然应用了某种先进的光学迷彩或纳米涂层技术。

舰首并非简单的锥形,而是带着一种锐利的、如同古代骑士长枪般的突进感。

两侧还有微微隆起的装甲脊线,一直向后延伸。

舰体两侧是微微外扩、线条流畅的装甲带。

上面整齐地排列着各种他之前只在“博览会”上见过概念的武器接口!

相位裂解炮的幽蓝水晶簇基座、“蜂群”导弹的垂直发射井盖、以及一些他还没来得及问名字的、看起来就不好惹的能量武器聚焦阵列。

所有的武器平台都被巧妙地整合在装甲之下或流线型的凸起中,丝毫没有破坏整体的美感。

舰桥部分并非臃肿的堆砌,而是如同皇冠般精巧地坐落在舰体上方偏前的位置。

视野极其开阔,巨大的观测窗由某种深色的高强度复合晶体构成。

尾部是四个呈X形布局的、散发着幽蓝色光芒的主推进器喷口,其复杂的内部结构若隐若现。

光是看着就能感受到其蕴藏的澎湃动力,仿佛随时能将这艘钢铁巨兽推向超光速的深渊。

整体造型,硬朗、帅气、充满了人类或者说至少是洛德能理解的审美中的“星际战舰”该有的美感。

甚至带着一丝艺术品的气质,与他印象中帝国那种“实用主义糙汉”的风格大相径庭。

“我说塔洛斯…”洛德摸着下巴,语气带着十足的意外和探究,“你们帝国佬…什么时候审美水平提高到这种程度了?

按照你们那‘实用至上’、‘空间拉满’的尿性,我以为你们会直接搓个长方体的铁盒子出来,上面插满炮管就完事了?

内部估计连个像样的厕所都没有,大家直接拉在太空服里循环利用。

这玩意儿…看着也太‘不帝国’了吧?这曲线,这光泽,这布局…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从哪个讲究排场的精灵族或者人类联邦里开出来的旗舰呢!”

塔洛斯的身影出现在一旁的全息投影中,依旧是那副一丝不苟的军人姿态,连发丝都梳理得如同用尺子量过。

她金色的瞳孔扫过战舰的影像,语气平静无波,仿佛在陈述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事实:“陛下,您的刻板印象或许源于对帝国早期‘蛮荒扩张’时代遗留设计的观察。

或是某些专注于极端环境作业的特种工程单位给您留下的错误认知。

‘荣光级’多功能战略舰,设计定型于帝国历大远征后。

其设计理念在追求极致功能性与生存力的同时,亦开始注重长期深空部署下乘员的心理适应性。

舰体结构的应力最优分布、以及与不同谱系智慧文明进行非武力接触时的…‘形象展示’与‘威慑效能’需求。

优秀的非对称流体力学外形在特定大气环境或高密度星际介质中能有效减少阻力和能量损耗。

而符合多数碳基智慧生命潜在审美观的协调造型,在某些外交或威慑场景下,往往能起到单纯武力所无法达成的心理效果。”

她微微停顿,似乎是在调取更详细的数据,然后继续道:“当然,其本质依旧是一个高度集成化的作战、生存与拓展平台。

标准型号长度25公里,最外层是等效厚度超过两米的、持续运行的强化等离子护盾。

其能量密度足以在短时间内抵御绝大多数已知常规能量武器的饱和攻击。

护盾全开时逸散的高温等离子流就足以在近距离将小型陨石或低级生物单位瞬间汽化。

内部整合了模块化指挥中心、生态循环居住区、可生产维护中小型舰船及装备的生产线、标准科研模块以及足以支撑长期独立作战的战略仓储空间。

理论上,若情况紧急,它可以直接撞击一颗类地行星。

利用其极其坚固的舰体结构、内部储备的快速展开军备以及乘员(如果未提前撤离的话)的牺牲。

在撞击坑基础上,于数小时内建立一座具备基本防御、生产和通讯功能的前哨城市。

当然,这是极端情况下的最终手段,成功率取决于行星地质结构及撞击角度,并非标准操作流程。”

洛德听得嘴角直抽抽。

撞星球当基地?

还他妈成功率取决于角度?

这他妈是什么狂野的、写在说明书最后几页的“最终手段”?

这帮帝国使徒脑子里除了打打杀杀和极限工程,就没有点正常浪漫细胞吗?

不过…不知为何,他心底居然隐隐觉得这方案…挺酷的?有种暴力到极致的美学?

他还没来得及发表更多既吐槽又带点小兴奋的感想,注意力就被另一项更加震撼、堪称鬼斧神工的工程吸引了。

这半个月里,帝国展现出的效率已经不能用“高效”来形容。

那简直是如同神话创世,每天都在挑战他对“可能”与“不可能”的认知边界。

以“磐石级”堡垒和新建成的、规模更加庞大的星港为核心!

原本松散、杂乱、如同宇宙垃圾场般的小行星带,其总体积经过精确测算,约等同于一颗气态巨行星,已经被彻底改造!

这并非简单的占领和布防,而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针对整个星域结构的重塑。

无数的大小小行星,无论其原本成分是岩石、冰块还是金属,都成为了纳米集群的“食物”。

这些银色的微型机器人如同拥有集体意识的蝗虫,又像是宇宙中最勤奋的清道夫兼建筑师。

它们席卷而过,所到之处,小行星被迅速分解成最基本的粒子流。

然后,在这些“原材料”的基础上,奇迹发生了。

原本空无一物的虚空中,凭空生长出了连接主要小行星的、直径数公里的巨型金属桥梁。

这些桥梁不仅是通道,其内部更是布满了能量管线、运输轨道和防御炮塔。

层层叠叠的防御平台如同钢铁丛林,从各个角度将核心区域保护得密不透风。

规模庞大的船坞和工厂集群如同附着在岩体上的金属苔藓,日夜不停地吞吐着物资,建造着新的舰船和装备。

整个星域,已然从一个自然的、充满随机性的宇宙景观!

变成了一座无比庞大、冰冷、秩序井然、每一个结构都散发着金属寒光和幽蓝能量流光的、活着的、呼吸着的钢铁要塞群!

其改造速度之快,范围之广,协调性之完美。

让洛德不止一次怀疑塔洛斯是不是偷偷掌握了时间膨胀技术或者平行宇宙劳工引进渠道。

而最让他瞠目结舌、甚至感到一丝敬畏或者说对物理法则被按在地上摩擦的同情的,是帝国关于资源获取方式的又一次“升华”和“狂想曲般的实践”。

几天前,他通过高精度监视屏,看到几十艘体型仅有数百米、看起来毫不起眼的帝国工程舰。

簇拥着几个巨大的、看起来像是某种超级引擎基座或能量聚焦器的预构组件。

静悄悄地飞向了数个天文单位之外的一颗无人岩石行星——一颗体积约等于火星、地质结构相对稳定的星球。

他当时还在纳闷,这点小船,带着几个“大帽子”去干嘛?给星球做美容还是安装行星级路灯?

然后,他就被迫旁观或者说欣赏了一场足以载入宇宙工程学史册(前提是如果还有其他文明能观测并理解的话)的、暴力与精密完美结合的奇观。

那些工程舰并未直接降落,而是在精确计算的轨道上,将携带的预构组件如同播种般投向行星的特定位置!

主要集中在赤道区域以及南北两极。

这些组件在接触行星表面的瞬间,便如同被激活的种子,开始了疯狂的自我复制和构建!

无数纳米机器人从组件中汹涌而出,如同银色的潮水,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行星表面蔓延!

它们不是胡乱覆盖,而是严格按照某种极其复杂的蓝图进行作业。

在赤道区域,它们构建起的并非简单的结构,而是一个个巨大无比的、如同山脉般隆起的“行星支柱”!

这些支柱深深地扎根于地壳,甚至向下延伸至地幔,其基座直径超过数十公里,高度更是直插云霄!

而在这些支柱的顶端,更加令人难以置信的结构正在形成!

一个完整的、环绕整个行星赤道的、由无数六边形能量矩阵和超导管道构成的“行星环”开始合拢!

这个环并非装饰品,它闪烁着危险的幽蓝色电弧,发出低沉的、仿佛能震动空间的嗡鸣。

显然是一个功能未知但绝对强大的巨型装置。

与此同时,在行星的南北两极,纳米集群同样没有闲着。

它们以两极点为圆心,构建起了两个更加庞大、结构更加复杂的锥形结构。

这两个结构如同巨大的金属犄角,从行星表面刺出。

其内部充满了难以理解的能量聚焦器和传输通道,尖端指向虚空,仿佛在酝酿着什么。

整个过程快得令人窒息。

仅仅用了不到标准时间两天,这颗原本荒芜的岩石行星,就已经被一层厚厚的、不断蠕动增殖的银色“铠甲”覆盖了超过百分之六十的表面!

赤道行星环完全闭合,幽蓝色的光芒如同给星球戴上了一个散发着不祥气息的项圈;

两极的“犄角”也已然成型,高度甚至超过了行星的大气层,虽然它本来也没什么像样的大),直指深邃的宇宙。

“他们…他们这是在给星球穿盔甲?还是…搞行星级纹身?”洛德看得目瞪口呆,喃喃自语。

下一刻,他的疑问得到了解答。

只见赤道行星环和两极的“犄角”同时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刺眼到让观测屏幕自动调暗的幽蓝色光芒!

整个行星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庞大的力量从内部点燃!

行星环开始缓缓旋转,速度越来越快,带动着整颗星球偏离了它亿万年来运行的轨道!

它,被启动了。

不是被巨大的引擎从后面推着走!

而是被它自身表面那些帝国建造的、如同寄生虫般附着其上的巨型结构,硬生生地用人造引力奇点“拖拽”着,朝着帝国堡垒的方向,开始移动!

“我…我操!你们他妈…你们他妈是把星球当成遥控玩具车了吗?!

直接给它装上马达和方向盘了?!”

洛德当时就在指挥频道里鬼哭狼嚎,感觉自己的世界观又一次被按在地上狠狠摩擦,“这他妈是什么神仙工程学?!

力大飞砖已经不足以形容了,这他妈是给大力都干飞啊!”

塔洛斯的回应透过背景里隐约传来的能量过载的嗡鸣声,依旧保持着令人恼火的淡定:“陛下,请稍安勿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