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7章 全剧终(1/2)
再看苏我虾夷,李世民看了眼李承乾问道:“太子,这倭国的皇室该如何处置?”
听见李世民将处置权交给李承乾,大家都看向了李承乾。
李承乾思虑一番后,对李世民道:“父皇,要不将倭国皇室就待在京城吧,毕竟倭国还有几百万的百姓。”
“想要统治倭国,还需要他们倭国皇室的帮助。不如就封一个诚义郡王,不赐封地,朝廷俸禄照常给,不知父皇意下如何?”
“诚以郡王?”李世民蹙眉。
大臣们也是十分不解,这是什么郡?
大唐都是按照州郡封王封爵,这诚义郡闻所未闻啊。
李承乾解释道:“无封地的爵位自然是不能够按照地名来算,而且颉利也该提一提爵位了,主要是让他们在长安城不受歧视。”
“要不就叫归顺郡王吧。”
额......
好像有几分道理。
大臣们微微颔首,虽然有一个郡王的名字,但无封地。
无非就是一个名号,大家也没有多在意。
而且大唐现在连年赋税上涨,养两个郡王也是没什么问题。
李世民看大家都没有异议,便同意了:“既然如此,左仆射就封倭国这个什么天皇为诚义郡王,然后封颉利为归顺郡王。”
“至于倭国使臣苏我虾夷......”
听见自己的名字,苏我虾夷抬头看向了李世民,眼神中全是期待。
天皇都封王了,他应该不用死了吧?
不料,李世民眼神一寒道:“联合渊盖苏文对大唐图谋不轨,制造暴乱,使大唐海军损兵折将,腰斩吧。”
“刑部复议后,直接执行。”
“喏。”房玄龄和一众大臣纷纷对李世民拱手。
倭国一事算是了解了,李世民让众人散去之后。
李承乾便回了东宫。
已经一年多没有回来了,偌大的宫殿还是那么的整洁。
叹息着坐在了摇椅上。
这一年,可把他累坏了。
不料王泉此刻匆匆跑来,手中还捧了一个盒子。
“太子殿下。”王泉喊道。
“嗯?”李承乾本来都眯着要睡着了,忽然有人喊他,他睁开眼道:“有何事?”
王泉兴高采烈的捧着盒子道:“太子殿下,这是潮州特区送来的,说是太子殿下要的东西,这儿还有一封信。”
潮州特区?
起身,李承乾打开了盒子一看。
顿时整个眼神呆住了。
这不是......枪吗?
王泉也认出来了,当初他可是和李世民、李承乾去了造船厂。
还亲眼看见过这玩意儿。
怎么把这东西送来长安了。
李承乾拿了起来,重量不错,摸了摸枪身,一点都不扎手,光滑的很。
拉了拉枪栓。
咔嚓~
空洞的咔嚓声传来,李承乾眼前一亮。
旁边还配有子弹。
看见这种大玩具,第一时间当然是试一试。
李承乾立即装子弹,上膛。
走到了崇教殿外面,看见不远处的一棵树,确认附近没人。
哒哒哒~
哒哒哒~
嚯。
惊动了东宫的侍卫赶过来,可看见太子殿下在把玩一个类似于火枪的东西,他们都没有靠近。
直到一梭子子弹打完。
李承乾这才朝天举着枪哈哈大笑。
“哈哈,这玩意儿是好东西啊。”
看见李承乾如此开心,王泉自然也是开心的,然后将信双手奉上道:“太子殿下,还有信。”
“嗯。”李承乾意犹未尽的将枪丢给了王泉。
打开信件来看。
重复的看了三遍,李承乾这才确认他看的没错。
生产线出来了。
“哈哈。”李承乾兴奋的握住了王泉的双肩摇晃道:“王泉,你知道吗?枪的生产线被黑宗哲他们弄出来啊,哈哈哈哈。”
“弄出来了,弄出来了,哈哈哈,这么多年,终于弄出来了。”
说着说着,李承乾便泪流满面的笑道。
谁也不知道他这些等这个机会等了多久。
哪怕是晚上做梦,他都在想,自己拿着枪驰骋沙场的样子。
而东宫的动静传到了张阿难耳朵里。
听见描述,张阿难不敢置信的瞪大了眼,立即去和李世民汇报了。
李世民也是震惊,虽然知道张阿难不敢肯定,但他还是放下了手中一堆还未处理的奏折来到了东宫。
正好看见李承乾兴奋的在原地蹦跶。
旁边的王泉已经被他摇的七荤八素,站都站不稳了。
可以看见,王泉怀里抱得就是枪。
本来有内侍要通传,李世民拦住了对方,走过去就把王泉怀中的枪给一把抢了过来,粗鲁的不行。
李承乾转身看见李世民,完全不分大小王的就上前抱起了李世民的腰,哈哈大笑道:“父皇,父皇,大唐有枪了,大唐再也不怕打仗了,哈哈哈。”
被这一举动吓到的李世民很快冷静下来。
看着李承乾如此开心,就知道他对这枪抱有多大的期望。
可何止是他抱有希望,李世民一样抱有希望。
让李承乾把自己放下来,看着手中的枪,立马伸手询问王泉要子弹。
子弹有很多,毕竟有了生产线,子弹再也不会缺了。
王泉立马握了一把子弹递到了李世民的面前。
兴奋的李承乾也是帮李世民压子弹。
就这样,两父子在东宫试了一下午的枪,虎口都磨出茧子了。
可太过兴奋,根本感觉不到疼痛。
或许是已经麻木了。
试完枪,李世民便下令,派了一队锦衣卫长期驻扎潮州特区,专门保护枪支。
李承乾也说道:“父皇,枪是绝密,需要严格的管理,从制造,然后到运送,数量必须要把控。”
“若是枪支丢了,对大唐和皇室极其的危险。”
“儿臣以为,要比把控雷霆更严,这样才能以免出现意外。”
“之所以把枪支放在潮州特区,那也是因为长安城不定因素,雷霆炮体型大不太好弄,基本上生产都是有定数的,可枪支不像雷霆炮,一定要严格管控。”
“嗯。”李世民微微颔首,对张阿难道:“朕就将枪支保护和运送的任务交于你们锦衣卫,若是有事,朕第一个拿你问罪。”
“需要人手十六卫里随便挑选,银钱户部也可支取,唯一的要求就是太子所说,枪支的管控必须要严格。”
“喏。”张阿难表情严肃的应道。
自然也清楚这枪支对大唐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三月过后。
长孙皇后回宫,听闻了李泰监国期间干的事,也是一顿耳提面命。
知道了李世民的处罚,长孙皇后甚至感觉都轻了。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李靖在鞑靼作战,传来了好消息。
有无限炮火支援下,哪怕是很冷的冬季也是顺利的拿下了鞑靼。
而剩下的韦室根本就不在话下。
李承乾和李世民研究了几日,打算一次性解决北方之患。
从潮州特区运送了一批枪支,在郊外安排了秘密训练。
也就千人之数。
这些人里面大部分都是之前猛虎营的人,然后又从十六卫挑选了几百名好手,组成了特种队。
李世民还询问特种队是什么意思。
李承乾也解释了特种队的作用。
跟锦衣卫差不多,只不过锦衣卫负责的是大唐内部,而特种队针对的是外部。
有了枪支的加持,土制的手雷也有了。
不能与后世的特种队想比,可李承乾组织的大唐特种队,已经是超越千年时代了。
这是一件秘密的事情,只有几个亲近之人知晓,要么就是武将们有所猜测,可也猜不到具体干什么。
经过几个月的特训,在李世民检阅后,直接开赴了战场。
那就是薛延陀和回纥。
李道宗的五万兵马为主力,而特种队隶属于各个军种之外,属于独立的军种。
直属皇帝。
看李承乾如此懂事,李世民也放心极了,上交了猛虎营,那他就把东宫的配置拉满。
直接从原先的六千人,扩充到了一万五千人。
也就是李承乾还能亲自挑选九千人。
当然有军事学院的人,他们可是未来大唐的精锐。
同时军事学院除了学习军事,李承乾也是特意安排了枪械的书籍,让他们了解枪支和大炮。
甚至把海军基地的教官喊过来教学培养一批新的海军将领。
贞观十一年。
回纥、薛延陀、韦室尽数被大唐所灭。
这三地也被发展了为了新的特区。
而鞑靼则和高句丽并未成为新的特区,如今的北方只剩下了新罗。
新罗吞并了百济后,实力也壮大了。
虽然是盟友,可李承乾知道,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盟友。
所以进一步的对新罗的经济开始蚕食。
让大唐会所的商贾们,尽量的去新罗和倭国进行交易,将他们进行绑定。
贞观十二年。
大唐对吐蕃、西域、真蜡、掸国、骠国出兵。
主要真蜡和掸国、骠国在高句丽的事情上竟然敢背叛盟约,断大唐粮道。
要不是岭南的粮食,恐怕高句丽一战,都不能维持下去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