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我被不在了 > 第458章 纸上传薪

第458章 纸上传薪(1/2)

目录

破庙的横梁在晨露里泛着潮白,昨夜新糊的窗纸被风掀得簌簌响。扁鹊正用炭笔在麻纸上勾勒,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混着远处艾草燃烧的噼啪声,在空荡的大殿里荡开涟漪。他面前的矮桌上摊着三张纸,每张都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字迹,边角还画着草药图谱,黄芩的锯齿叶、艾草的绒毛边,都用炭笔描得清清楚楚。

“先生,这‘清瘟汤’的剂量,孩童是不是得减半?”药农张贵蹲在旁边研墨,青石砚台里的墨汁泛起细泡,“昨儿城西那户人家的小娃,喝了成人的量,反倒吐了。”

扁鹊笔尖一顿,在“金银花三钱”旁添了个小注:“童者减三分之一,弱冠者减二分之一”。他抬头时,晨光恰好穿过窗棂,落在他鬓角的白发上,银丝里还缠着几星艾草灰——那是昨夜在火场废墟补种艾草时沾上的,他倒没拂去,像别了支细碎的银簪。

“孩童脏腑娇嫩,苦寒之药需轻用。”他指着纸上的图谱,“你看这黄芩,根粗者性烈,根细者性缓,给娃子用药,得挑那些刚长两年的嫩根。”

张贵赶紧掏出块磨得发亮的木牌,用炭笔把这话刻在背面。木牌正面早已刻满了字,都是这些日子记的药方要点,边缘被摩挲得圆润,像块浸了岁月的暖玉。“俺记着了。”他憨笑两声,露出被药汁染黄的牙,“等过了这阵,俺就把这些刻成木版,印成书传给后人。”

海伦坐在供桌旁,指尖缠着光带梳理药材。她面前摆着两堆艾草,一堆叶片肥厚,绒毛上还凝着露;另一堆叶尖发焦,茎秆带着黑斑。“这些是能入药的,”她把好的那堆往药农那边推了推,光带扫过叶片时泛起淡蓝,“带露水的艾草挥发性成分最足,晒干后得用陶缸装,不能碰铁器。”

张贵媳妇正用针线把晒干的黄芩串成串,闻言抬头笑道:“海伦姑娘说的,和俺婆婆当年教的一样。她说铁器会‘败了草性’,原来就是这道理。”她把药串往房梁上挂,阳光透过药叶的缝隙漏下来,在地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像撒了把碎金。

左克·米兰靠在门槛上擦枪,枪管的寒光映着他眼底的凝重。他刚从城外隔离沟回来,靴底还沾着黄泥:“校尉让人在沟边种了圈苍术,说按先生的法子‘筑气墙’。”他顿了顿,往火塘里添了块柴,“不过城里的粮快断了,再撑五日,怕是要出乱子。”

杰克·伦敦正用军刀削木片,打算做几个简易药箱。他把削好的木片码齐,忽然道:“彭罗斯的裂隙信号越来越强,最多还有三日,我们就得离开。”

这话一出,大殿里的动静都停了。张贵研墨的手悬在砚台上,墨滴落在麻纸上,晕开个小小的黑团。扁鹊放下炭笔,指尖在药方上轻轻摩挲,像在感受纸页的温度。

“该来的总会来。”他站起身,往火塘里加了把艾叶,青灰色的烟腾起,带着清苦的香气,“趁这三日,把该交代的都交代清楚。”

爱德华正用显微镜观察药汤的成分,光屏上的分子结构在艾叶烟里微微晃动。他忽然指着屏幕道:“先生您看,黄芩的黄芩苷与艾草的侧柏酮结合后,抑菌效果提升了三成。这就是‘清瘟汤’比单味药管用的原因。”

扁鹊凑近光屏,看着那些交错的分子链,忽然笑了:“就像咱们几个,各有各的本事,凑在一起才撑过了这场疫。”他转身从药囊里掏出个布包,层层解开,里面是些晒干的菌种——有从健康人肠道里取的乳酸菌,有从药田土样里分离的放线菌,都是这些日子收集的“好菌”。

“这些‘善生’(他给益生菌起的名字),得好好存着。”他把布包递给张贵,“等开春了拌在种子里,庄稼长得壮,人吃了也少生病。”

张贵小心翼翼地接过布包,像捧着稀世珍宝。他媳妇赶紧找了个陶罐,垫上防潮的艾草叶,把菌种小心放进去,又在罐口盖了层油纸:“俺们会像守着传家宝似的守着。”

接下来的两日,破庙成了临时学堂。扁鹊在门板上画经络图,讲解“导气入络”的手法;爱德华用树枝在地上画杆菌的形态,教大家如何辨别病鼠的特征;海伦教孩子们唱防疫歌谣,歌词里“勤洗手,晒衣裳,艾草挂在门两旁”的句子,连三岁的娃娃都能跟着哼。

张贵把这些都刻在木牌上,堆在墙角竟有半人高。有个识字的老秀才自告奋勇,把药方和防疫法子抄了几十份,让逃难的人带往各地。“就当是给后人留条活路。”老秀才蘸着药汁写字,笔尖在麻纸上洇出淡淡的黄痕。

离别的前一夜,火塘里的柴烧得正旺。扁鹊把三张药方仔细叠好,用桑皮纸包了,又在封皮上画了个简单的艾草图案。“这第一张,给张贵。”他把药包递过去,“你懂草药,能让方子落地生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