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1章 比丘劫难,佛道之争(2/2)
唐僧上前一步,躬身合十道:
"国丈大人,贫僧有礼了。"
那国丈端坐绣墩,纹丝不动,只将拂尘轻摆,转头问国王:
"这和尚从何而来?"
国王忙道:"乃东土大唐差往西天取经的圣僧,今日特来倒换关文。"
国丈捻须长笑:
“西方之路黑漫漫,黄沙蔽日,妖魔横行,有什么值得你舍生忘死前去?”
三藏正色道:
“阿弥陀佛。西方乃极乐胜境,金光普照,八德池中莲花盛开,如何不是好去处?”
国王听得入神,忍不住探身问道:
“长老既为佛门弟子,朕有一问:修行佛法,真能超脱生死,得证长生否?"
唐僧合掌应道:
"陛下,修行佛法,重在明心见性。若能万缘放下,诸法皆空,自然超脱轮回。"
国丈不待唐僧说完,便拂袖冷笑:
"好个'万缘放下'!你佛门终日枯坐,谓之参禅,殊不知这恰是作茧自缚!"
唐僧从容应道:
"非也。大智闲闲,在无生无灭中得大自在;真机默默,于寂灭清净中见真如。心净则智慧明照,性空则万境皆清。"
"空谈!"
国丈拍案而起,
"你佛门终日说空,却连自己的臭皮囊都要脱去!岂知我道门修士,采天地灵气,取日月精华,炼就金丹大道,方是长生正途!"
"道长所言差矣。"唐僧微微摇头,
"执着肉身,反成桎梏。若说采阴补阳,更是入了邪道。唯有放下执着,清净自性,方是正道。"
国丈仰天大笑:
"好个清净自性!你可知我道门神通?携箪瓢访仙山,采百药济世人。摘仙花为冠,折香蕙为席。歌可动九霄,舞能惊鬼神。炼阴阳而结丹,运水火以成胎。二八阴消时若恍若惚,三九阳长时如杳如冥。这才是与天地同寿的真法门!"
唐僧肃然道:
"道长所言,尽是外在功夫。我佛门修行,重在内心觉悟。行善布施是功德,持戒禅定是根本。不执着于形相,不贪恋于长生,方能得大自在。"
"荒谬!"
国丈戟指喝道,
"你佛门终日说寂灭,不过是逃避现实!涅盘之后留下一具臭皮囊,算什么超脱?哪像我道门修士,阐道法,扬太上之正教;施符水,除人世之妖氛。参满天之华采,表妙道之殷勤。比你那静禅释教,寂灭阴神,涅盘遗臭壳,又不脱凡尘!三教之中无上品,古来惟道独称尊!”
满朝文武听得如痴如醉,但见:
佛道交锋处,真机各显扬。
一个说寂灭,一个论阴阳。
空有难相契,虚实自成章。
满朝皆侧耳,唯闻语铿锵。
国王听得眉飞色舞,连声喝彩:“好个'惟道独称尊'!国丈高见!”
众官员纷纷附和,殿中尽是赞叹之声。
三藏见众人皆倾向国丈,不禁合掌默然,眼中流露出悲悯之色。
国王又叫光禄寺安排素斋,款待那远来的僧人,然后送出城西去。
三藏谢恩退下,刚下殿,往外正走,孙悟空从帽顶上飞下来,落在三藏耳边道:
“师父,这国丈是个妖邪,国王受了妖气。你先去驿站中等斋饭吃,等老孙在这里听听消息。”
三藏明了,独自返回驿站。
孙悟空一翅膀飞进金銮殿的翡翠屏风中钉住,只见那班官员中闪出五城兵马官奏道:
“我主,今天夜里一阵冷风,把各坊各家鹅笼里的小儿,连笼子都刮走了,一点踪迹都没有。”
国王听了奏报,又惊又恼,对国丈道:
“这是老天要灭亡我啊!连续几个月病重,御医医治无效。幸亏国丈赐给仙方,专门等着今天午时开刀,取这些小儿心肝做药引,没想到被冷风刮去。这不是老天要灭我是什么?”
不想国丈却笑道:
“陛下,此乃天赐长生。我见那东土和尚是十世修行的真体。若取他的心肝煎汤,胜过小儿心肝万倍!”
昏君大喜,急命紧闭城门,发兵围住馆驿。
孙悟空急飞回驿馆,现形报信。
唐僧吓得魂不附体。
孙悟空道:
“若要活命,须得师作徒,徒作师。”
孙悟空命八戒和泥,八戒用尿调和,敷在唐僧脸上,念咒变成孙悟空模样;自己则变作唐僧。
刚装扮停当,官兵已到,将假唐僧押往宫中。
国王道:
“朕得重病,需长老心肝作药引。”
假唐僧问:“不知要何种心肝?”
国丈指定道:“要你的黑心!”
假唐僧慨然道:“快取刀来!”
接过牛耳短刀,剖开胸膛,骨碌碌滚出一堆心来:
红心、白心、黄心、贪心、妒心、名利心、好胜心、杀害心、狠毒心……却无一个黑心。
国王惊骇,连叫收起。
假唐僧现出本相,正是孙悟空。
指着国丈喝道:
“陛下!这国丈才是黑心,正好做药引!”
言罢举棒便打。
国丈急取蟠龙拐相迎。
二人在半空中一场恶斗:
如意金箍棒,蟠龙铁拐杖,虚空之中云霭霭。
原来国丈是妖精,进献妖女惑君王。
国王贪欢病缠身,妖邪欲害小儿郎。
幸遇大圣显神通,解危救难降魔障。
铁棒当头势凶猛,拐杖迎击堪喝彩。
杀得满天雾气罩城池,城中百姓尽惊慌。
文武官员魂飞散,嫔妃宫女面如霜。
昏王战战兢兢无处藏,魂不守舍心惶惶。
棒起好似虎出山,拐轮犹如龙离海。
今番大闹比丘城,邪正分明见真章。
斗了二十余合,妖道不敌,化寒光落入宫中,携美后不知去向。
孙悟空按落云头,文武百官跪谢不已。
国王被太监搀出,问道:
“长老早间容貌俊伟,为何此时变了模样?”
孙悟空笑道:“早间是我师父唐僧,我是他徒弟孙悟空。因知你信妖言要取我师父心肝,故变化模样,特来降妖。”
国王羞愧,急请唐僧等人入宫。
唐僧脸上臊泥未除,羞于见人。
八戒道:“师父莫怕,定是师兄得胜,请我们受赏。”
三人来到宫中,孙悟空为师父恢复原貌。
国王亲迎,口称圣僧。
孙悟空问明妖道住处——城南七十里柳林坡清华庄,便带着八戒腾云而去。
结果孙悟空与猪八戒在那柳林坡前寻觅多时,但见溪流潺潺,杨柳依依,却始终寻不着那清华庄的踪影。
孙悟空焦躁,正要捻诀念动真言,拘唤土地,忽见天际一道玄光垂落,云气散处,显出一位仙官。
但见这仙官:
身穿玄天法袍,上绣周天星辰;
腰束金丝绦带,悬着监察玉令;
眉心一道竖目开合间神光流转,
手持神鞭凛凛生威。
端的是一派威严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