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珍馐玉盘(上)(2/2)
不过,其中最令大家感兴趣的,则是那张最新的告示,因为上面明确指出了一点,那就是——
珍馐玉盘!
告示原文具体如下:
天佑四年,兰秋初旬,曹州刺史衙谕
急募江湖异士榜
盖闻乾坤藏珍,造化隐奇。
今据星官夜观天象,测得太阴蔽岁之时,将有远古神物惊现于东南地界。其状若玉盘映月,虽未及尺长,却有吞海纳河之姿,一旦现出,方圆百里可见霞光冲斗牛之墟,诚《杂曲酉经》中载“珍馐玉盘”之属也。
然异宝出世,必生妖祟。
探卒报称天干山深处已有黑眚窥伺,吐雾噬人,非寻常刀兵可御。
特此征召:
一须内家高手,能运气如罡者;
二须玄门术士,通奇门遁甲者;
三须佛门尊者,持破魔真言者;
四须驯兽奇人,可驱策灵禽者。
应募者须于望日前至曹州刺史衙门验牒(注:需出示武林帖或宗门符信)
凡助朝廷取得此宝者,赏:
·御赐金鱼符一枚
·录功入弘文馆秘藏阁
·赐《青囊遁甲经》残卷抄本
·纹银三万两
※特别示警:妖物擅惑心神,未习守心诀者慎近!沿途若有见瞳生双芒、行迹诡谲者,速速报官衙处置。
——曹州节度使戎(朱印:曹州节度使印)
(官府批注:此榜另抄送星辰殿、通天塔、不知阙等一众宗派)
告示看完,众人都是一阵儿沉思,有的在思考内容真假,有的在衡量势力划分,有的好像跃跃欲试,有的却是一脸平淡,无关己身。
“你们怎么看?”向问天道,“小姜?你听说过这个什么珍馐玉盘的吗?”
小姜是这里最博学的了,毫无疑问,所以大家也都是心悦诚服地看向了他。
“首先,我不确定自己的记忆是否准确啊,不过汉代张衡的《四愁诗》里,确实有记载‘美人赠我金琅玕,何以报之双玉盘’的传说,诗中以‘玉盘’作为珍贵礼器,仿佛在隐含传说中‘仙人赠宝’的主题。”
小姜一边凝重思考,一边还努力搜索着记忆。
“其次,虽然我没有读过《杂曲酉经》,但之前和星辰殿的玉衡真人简单探讨过一些先秦古典比如《淮南子》《尚书》及《神女赋》,据他所讲,在商朝之前,这天下里确实出现过一种神器。”
“什么神器啊小气鬼?”
“是这样的,具体时间我已经记不清了,好像是大禹治水还是共工怒触不周山的时候,反正是为了解决天下大水的问题,无上仙神曾经拿出过一种‘蓄水器’,这神器虽只有巴掌大小,可居然能容纳一海之水,甚至……”
“甚至什么?”
“或许是高密度的聚集使无穷水量产生了异变,之后从那神器里出来的水,不仅能让人洗髓易筋,脱胎换骨,更传言还能起死回生,羽化成神。”
闻之,众人都是默默无言……
“哦,对了,有流言传出,据说唐王之前被薛举打败时,也就是浅水原之战后,正是因为得到了此神器,所以之后才势如破竹,一举问鼎了中原。”
小姜再无需多言,因为大家现在已经都有了各种各样的想法,眼神中都不甘示弱地溢了出来。
“要不……我们去瞧瞧?”
灵秀最爱宝物了,所以此行在她看来是必不可少。
当然啦,像如此传说中的神器,如果说有人不心动,那恐怕都不太可能。
那么,现在就有一个问题是:
安全问题,怎么保证?
毕竟告示上三令五申,他们要怎么避免江湖野士的身份,同时还要隐匿住自己的行踪?
他们这伙儿人,现在可万万不能出现在大众视野,否则后果可想而知。
“啊!我有办法啦!”
可谁知就在大家思前想后,准备算无遗策时,小瑶却灵机一动,眼珠子咕噜咕噜地转了一圈,面容狡黠道。
“我们一起抓阄,然后分开行动,不就行啦?”